職業女性的罪惡感何時能消失?妻子、媳婦、母親,都只是尋找自己的過程
踏入婚姻後,作為一名媳婦、母親與職業女性,該如何在這些角色中取得平衡?
踏入婚姻後,作為一名媳婦、母親與職業女性,該如何在這些角色中取得平衡?
為何媳婦的角色在婆家裡,常常是一個討好者?其實,在夫家過年所需要的「安全感」,你可以自己給予自己。
女人迷讀者投稿:進入婚姻後,她成為老婆、成為媳婦、成為媽媽,卻迷失了自己。幾年過後,她決定將心力轉到自己身上,不再為了配合他人期待而改變自己。
「媳婦啊,你知道下星期要祭祖吧?」「媳婦啊,你幾點來?」成為媳婦之後,每個節日對作者來說,都是勞動節。對婆婆來說,兒子可以不記得祭祀節慶、家人生日,媳婦卻千萬不能遺忘。
她看著母親為人媳婦三十四年,盡心盡力,獲得好媳婦的讚美,卻從沒人肯定她的付出,過著不快樂的生活。於是她下定決心,不要像媽媽一樣。說實在地,要能夠破除「好媳婦病」不簡單,你要能不在意他人將你視為「逆媳」。
故事中的媳婦除了照顧公婆,也心心念念娘家父母的健康問題。女性婚後若住在夫家,易陷入範圍無限擴大的家務勞動中。
除夕與初一成了已婚婦女搶排班的黃金時段,潛訊息明顯——過年時節,做個工作者,比做個媳婦容易。工作者有勞動上線,媳婦可是全年無休。
媳婦早晚熬成婆,這句話是對的嗎?婆媳關係是世紀難解之題,人和人之間相處,各退一步多點體諒,日子就會更滿足開心。
法律怎麼會與人情世故,有時候離得很遠。失去丈夫的孝順媳婦,是否就一定能繼承公婆的遺產?讓專業的律師告訴你!
金秀賢、金智媛主演韓劇《淚之女王》,庶民與公主的故事反轉愛情劇王子與灰姑娘的固有框架,能擺脫重男輕女文本嗎?
婆媳關係,像是一道總是難以突破的檻?也許,我們可以藉由這幾個建議,重新思考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相處原則。
除夕不能回娘家圍爐嗎?一名女性婚後的獨白:與夫家溝通,發現自己要的只是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