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問答】你也曾經說過「女權自助餐」嗎?
讀者 Peichun 提問:「最近常常聽到身邊男性友人說自己沒辦法接受享用『女權自助餐』,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樣的話語有一些刺耳,想問問大家對於「女權自助餐」此一詞彙的看法。」
讀者 Peichun 提問:「最近常常聽到身邊男性友人說自己沒辦法接受享用『女權自助餐』,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樣的話語有一些刺耳,想問問大家對於「女權自助餐」此一詞彙的看法。」
你認為的「女性主義」是什麼?「打擊」男性特權、徵求女性「福利」?如果以這些字眼來說,那也許在許多人心裡女權人士就是可怕的權利狂。
在婦女節這天,Emma Watson 指出女性主義不等於厭惡男性,舉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
女性主義者的含義是複雜的。
再者,女性主義者引述女性受到壓迫的論述大多源自上半個世紀以前,且證據多數為女性「自我陳述」,也就是「主觀感覺」。活在現代的人並不覺得女性受到壓迫,而且不信主觀感覺者,恆不信。就算是大多人比較願意相信的統計數據,也多半品質不佳。筆者就有做過考試制度是否對女性不公的文獻探討,多半宣稱對女性不公的學術研究都僅以「女性平均表現比男性差」為由,驟下「考試不公」的結論,而沒有在統計模型中試圖排除「能力」的影響(萬一這個考試的受測者剛好真的女性都抽樣到能力比較差的呢?)。
在臺灣,對開始接觸並認同女性主義的人,叫做「開天眼」,指的是開始理解女性主義並用這樣的知識去觀看世界時,會發現這世界充滿了反女性的人事物。
這本兒童圖畫書是美國著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傳記,介紹一個精彩有趣的奮鬥故事,也充滿對夢想追求的啟示。
公開宣講女性主義並非件容易事。然而《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作者卻認為,不論男女,都該是女性主義者。
新冠病毒的擴散,向我們展示全球的人類社群有多不穩定,或詭弱。在大流行病之中,重舉人類平等的價值尤其變得刻不容緩,而這不只是總統競選的口號。巴特勒認為我們應該有一種集體的欲望,在基進的不平等(radical inequality)之中欲求基進的平等(radical equality);我們必須對抗所謂資本主義的「現實主義」,並堅持不論我們是誰或是否手執財政資源,每個人都有權力得到基本的物質需要,包括醫療保障。
本文介紹上野千鶴子教授著作的兩本入門性別書。《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東大教授寫給女孩與女人的性別入門讀本》是一本問答式的讀本,專為青少女撰寫,涵蓋家庭、校園、感情、職場和社會等議題。《上野教授教教我!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記錄了漫畫家田房永子向上野千鶴子教授請教的七小時對話。這兩本書對於對「女性主義」感到好奇但艱深無比的讀者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