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童話革命:《美女與野獸》算女性主義電影嗎?
以電影「哈利波特」妙麗一角走紅的英國女演員艾瑪華森,多次為女性主義發聲。近年來,艾瑪華森的女性主義者頭銜甚至蓋過演員的鋒芒,這樣的她願意接演迪士尼「公主」片,看似矛盾其實合理不過。
以電影「哈利波特」妙麗一角走紅的英國女演員艾瑪華森,多次為女性主義發聲。近年來,艾瑪華森的女性主義者頭銜甚至蓋過演員的鋒芒,這樣的她願意接演迪士尼「公主」片,看似矛盾其實合理不過。
或許在喬、瑪格、艾美的選擇裡,我們更會看見——女性的典範從不只有一種,女性主義不是鐵板一塊,女性價值的實踐不必總是拆解著父權結構前行。女性自我的成形,說實在,只需要問過自己就夠了,你沒什麼好對這世界交代的,或讓這世界滿意的。
《可憐的東西》由艾瑪史東飾演不受拘束、思想開放的貝拉,本篇透過四個女性主義面向解析,延伸至歷史女性遭遇。
這部搞笑到位、層次豐富的電影,用一個瘋狂的晚上完整鋪陳高中生轉大人的過程,就是一連串認同崩毀、衝突、覺醒與再建構的結合。
「我從沒有拍一部女權主義電影,但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我所感興趣的是不同社會層次、不同類型、在不同情況下的人。」,有「新浪潮之母」之稱的 Agnès Varda,作品大多都帶著紀錄片般的影像風格,呈現她對不同女性角色的觀察與探索,以及她女性凝視下的各種社會現象,她說影像創作對她來說不是一項職業,而是一個她擁有的世界。
電影《芭比》心理師解析:從存在主義到女性主義,看見主體性與自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