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女人迷總編 Audrey:你有能力帶自己去任何遠方
許多讀者認識女人迷,都是先從認識 Audrey 開始的,我也不例外。那時從英國唸書回來,偶然看見兩篇文章:一篇專訪王明與何天祥(【看見同志】系列專訪中的一支);另一篇,則是專訪張小虹,標題讓人眼睛一亮:「女性主義的努力,是為了讓女性主義死去」,切中核心,都是 Audrey 寫的,筆調柔軟抒情,以人物故事為主的敘事,使女人迷在性別書寫的犀利環境裡,成了特別溫柔的存在。
許多讀者認識女人迷,都是先從認識 Audrey 開始的,我也不例外。那時從英國唸書回來,偶然看見兩篇文章:一篇專訪王明與何天祥(【看見同志】系列專訪中的一支);另一篇,則是專訪張小虹,標題讓人眼睛一亮:「女性主義的努力,是為了讓女性主義死去」,切中核心,都是 Audrey 寫的,筆調柔軟抒情,以人物故事為主的敘事,使女人迷在性別書寫的犀利環境裡,成了特別溫柔的存在。
寫手帳為什麼重要?重拾手寫愛好,女人迷夥伴 Tanya 從手帳書寫找回初心、填補心靈的空缺。
一問對我而言,也是個漸進的動態,因為一個好問題,必須要經過幾經討論與沈澱,在彼此分享探索的過程中,漸漸地找到自己適合的一條路。於是日出瞬間的暖白光,到最後炙熱的紅色,漸層過程中千變萬化,都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團隊中總有一種人,不必說話,站在那裡,就能安定人們慌亂的心神。我想在女人迷,那個人就是 Tanya。歡騰的辦公室裡,她自有一股寧靜而沉穩的氣韻。會議中開口,輕言細語,卻帶著堅定不屈的信念。
「當時瑋軒只給我三個關鍵字:網路、女性相關、」她笑:「和沒有人做過。」 留下三個神秘關鍵字,也只給她三天的考慮時間。我詫異,哇,太難抉擇了。Lulu 卻說,從高中時候認識的瑋軒,一直都很認真,做什麼事都很全心全意的投入,分組啊,班級比賽啊。 回想高中時的瑋軒,Lulu 想,會成功吧。因為高中時認識的她是那麼自信,神情篤定,像暴風雨中仍志氣高昂的掌舵,好似能乘載所有人的夢想。 現在看起來,三天的時間倒也不短,因為 Lulu 說起瑋軒,那雙眼裡有讚賞,更有滿滿的信任。我想去遠方,你要不要來?
女人迷全新的品牌識別,為下一個十年溝通,提供更清晰的視覺外觀與體驗基礎。你是否好奇設計師們如何設計?
拾年有承,女人迷品牌識別重塑,使命做每個人的生命教練,邀你成為自己、一起 becoming。
本篇訪問到女人迷的設計師們,他們揭露全新的品牌 Logo 最初的設計以及形成決策的過程⋯⋯
女人迷願景會 DEI 企業盟友沙龍導入多元共融企業文化,邀請 KPMG 顧問團隊、跑者林信廷與營運總監 Merci 分享共融解方。
關於「女人迷 DEI 多元共融願景獎」、DEI 與 CSR、ESG 的差別是什麼、獎項報名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