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後,走不出來」這段感情給你的,正是你要學習的一課
每一個我們在感情裡會出現的樣貌,都代表了我們過去認為自己未曾得到的事物,以及沒被滿足的面向。
每一個我們在感情裡會出現的樣貌,都代表了我們過去認為自己未曾得到的事物,以及沒被滿足的面向。
時間會療癒傷口,傷痛總會過去,身體也會準備好面對新戀情;然而逝去愛情的記憶卻可能縈繞不散,餘生迴盪。
其實,在面對失戀時,不管是當事人或者旁觀者都應該重新樹立這樣的認識:失戀並非小事,它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創傷事件(Traumatic Event),並且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切實的影響。
人們越是想逃避悲傷、越是想要把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好,就越是搞砸,那是因為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就設定歪了。相反地,正是要讓自己經歷悲傷、發現自己一個人其實過得並不好、發現還有其他的人願意在你不好的時候陪伴你,然後在一連串新的發現中,走出原先的自怨自艾。
這幾年在情傷工作的實務經驗,讓我發現大部分的人若自信與自我價值夠穩定,也有夠好的支持系統,通常最遲能在半年內就走過情傷,往自己生命的下一階段邁進。因此在實務工作中長期處於情傷狀態中的人,往往有以下兩大特質:自我價值低落、逃避親密關係
新生代作家曾彥菁發行了新作《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為即將邁入三十歲不安的妳,找到人生的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