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同婚合法、歐洲非二元性別歌曲奪冠、國際驕傲月:LGBTQ+ 社群的三大勝利|DEI 快訊
6 月同志驕傲月,LGBTQ+ 社群的三大勝利!泰國同婚合法、歐洲非二元性別歌曲奪冠,慶祝驕傲月的 10 種新方法。
6 月同志驕傲月,LGBTQ+ 社群的三大勝利!泰國同婚合法、歐洲非二元性別歌曲奪冠,慶祝驕傲月的 10 種新方法。
同婚通過後,你看見了哪些改變呢?一起從女同志作品《刺青》、《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看同婚通過了嗎。
從米蘭大遊行反思義大利 LGBTQ+ 現況:同婚非法、在歐洲敬陪末座。
同婚五週年,立院三讀通過同志家庭共同收養子女。盤點 5 位同志女神,一起為愛的多元樣貌喝采!
台灣對於同志議題的討論,越來越多元,從《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到筆者的觀察,看見了社會的進步。
中央選舉委員會昨天傍晚(17日)公告,審議通過反同團體發動的三個公投提案:婚姻定義、專法公投、禁止實施同志教育,並且交付第二階段的連署。接下來,反同團體只要在「六個月內完成 28 萬份連署」,公投提案就能正式成案。反同團體有組織、有權勢、有財力,再加上全台灣反同宗教信徒的動員,六個月內 28 萬份連署,並不困難。
近日,日本國內三個在野黨提出同性婚姻法案;韓國受臺灣同婚合法鼓舞,舉辦了國內史上最盛大的同志遊行。臺灣同性婚姻的這陣風,終於吹到日韓了嗎?
專訪釋昭慧,談同志婚姻第一年。
同志結婚為什麼要修民法?用專法不行嗎?同志不能生小孩怎麼結婚?11/24 該怎麼投票?關於同志婚姻,如果還有很多疑惑,為你整理的婚姻平權 Q&A,幫助你更加了解平權公投!
2018 年 11 月,台灣舉行同婚公投。日前,台灣首份「公投對同志心理影響」研究結果出爐。非異性戀族群在公投前,15.4% 有自殺意念,公投後顯著上升至 24.6%,異性戀族群則沒有明顯變化,無論公投前後都有 5 至 6% 有自殺意念。
結婚前,伴侶雙方需要達成哪些共識呢?跟著張希慈從澳洲政府提出的 4 大面向,檢視從情侶到配偶的關係!
「如果我現在受傷,那同志朋友怎麼辦?」因為温貞菱明白,在支持婚姻平權的同時,是在支持自己的權利。
當華郵用短短的幾行字,陳述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我們都曉得,那背後是多少的努力與哀愁。無數戀人不論如何共同度過多少光陰,克服多少困難,仍然是法律上的陌生人,他們為了與心上人成為親人,花了一輩子奮鬥,把握每一次機會,試圖告訴所有台灣人:同性戀也是人。對這群人來說,每一次的挫敗,都需要更多的勇氣、毅力與信念,才能再站起來往前走,但他們總是能夠站起來,而且站的一次比一次更挺拔,走的一次比一次更堅定,因為他們知道,唯有如此,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以及以後的世世代代,才能勇敢自信的活著。
許毓仁挺同婚,曾被藍營黨內威脅、也招網友訕笑。他說:「我一直相信,我投下的票,沒有在傷害國民黨。」
除了親近的家人之外,在一般情況下受訪伴侶都表示與異性戀的互動很正面,但是對某些荷蘭異性戀來說,一對同性伴侶結婚讓他們訝異(surprise)或好奇(curious),這兩者都無法清楚歸類為「正面」或「負面」的反應─不過這件事支持我的說法,也就是同性感情關係正在重組定義。
同志家庭是否可以收養小孩?如何教育孩子接納多元性別?趁著母親節,編輯帶讀者們透過四位名人同志家庭,看見愛的多元性。
同婚走到盡頭怎麼訴請離婚?桃園地方法院司以釋字第 748 號解釋施行法第 2 條之關係應予終止。
2021年的祁家威案與信奇阿古的兩件跨國同婚案件判決中,伴侶盟說法院明確指出跨國同性伴侶有結婚權利。
陸軍司令部政戰主任楊安受訪表示,立法院於去年 5 月 17 日三讀通過同婚專法,配合國家政策,今年聯
去年同婚,帶起了同志成家、育兒的討論,而近兩年,我們也看見家庭的樣貌趨向多元,兩個媽媽的家、兩個爸爸的家⋯⋯,原來家沒有樣板的,同志家庭一樣為了教養與育兒問題而困擾。
在經過不斷努力與數次社會運動之後,台灣不但在今年五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承認同性婚姻,也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那它的相關英文,你都會了嗎?
上週五 5 月 30 日,即將迎來 2019 六月 LGBTQ 驕傲月的前夕,倫敦一對女同志情侶在夜間巴士上遭四名青少年男子騷擾、攻擊,最後釀成血淋淋的性別歧視暴力事件,為這個本該值得歡慶、值得喜悅的時節添上了重重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