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該為性別歧視言論下台嗎?語言背後潛藏的厭女症
台灣國會女性立委比例亞洲第一,然而當我們爬梳台灣政治人物「歧視女性言論」歷史,卻是不分政黨持續發生。
台灣國會女性立委比例亞洲第一,然而當我們爬梳台灣政治人物「歧視女性言論」歷史,卻是不分政黨持續發生。
鏡週刊大規模揭露台版 N 號 房事件。300 多位受害者遭騙取性私密影像,連同個人資料被當商品販售。
討厭女性就是「厭女」嗎?在性別的世界裡,我們都有可能是「厭女」。帶你從頭認識,何謂厭女,測測你的厭女程度有多少
我的前半生受到男性對我的厭女行為,以及我自己對於自己身為女性以及女性群體的厭惡,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我現在長大能夠意識到厭女問題,並且開始脫離厭女的處境,真是我人生的一個萬幸。
有人認為女性不用負起養家責任、不需服兵役,卻享有和男性相同的資源、競爭好的工作和位階,因此對女性有了仇恨和報復的心理。
女人迷全新專題【最惡名昭彰的傷口:時代厭女症?】,要和你一起聊聊這個時代無所不在的厭女現象。你害怕被貼上厭女標籤嗎?其實,無論你是男人、女人,厭女症狀都可能曾發生在你身上。(延伸閱讀:女性主義老是要求特權?當女性主義變成負面標籤...)
你聽過厭女情節嗎?你想過厭女情節存在嗎?七月另一個專題,我們與聯合文學合作討論亞洲的厭女傾向。藉由書籍的討論,帶出厭女最初源於生理上的無知,接著則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情境,最後提到厭女情結背後更嚴重的自厭時代。
本月女人迷與聯合文學共創議題討論「最惡名昭彰的傷口,時代厭女症 Misogyny」除了邀請六位知名作家就厭女現象書寫,聯合文學也推薦了關於厭女的閱讀書單,藉由閱讀體驗,我們體察生活中讓人瘙癢難耐不舒服的厭女細節,一起來閱讀吧,也歡迎留言寫下你心目中的厭女書單!
直男行為研究社討論:異男為何不善溝通表達?背後是恐娘、厭女、有毒男子氣概機制?海苔熊教你兩個突破方法
從龍龍與老K的事件,我們看到被包裝成玩笑的性別傷害,這些「性羞辱」手段,我們與旁觀者,能如何應對。
移居到鄉下的三個女生,卻遭遇鄰居歧視性的惡意羞辱。顯現台玩社會,仍活在「仇女情結」的陰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