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自己以為的,更渴望突破自限思維!劉軒專訪:生命自始自終,都不僅僅是選擇題
軒言文創的劉軒帶你透過剖析自我「慣性」,突破舒適圈,在女人迷本質大學課程中,跳脫限制性思維的框架!
軒言文創的劉軒帶你透過剖析自我「慣性」,突破舒適圈,在女人迷本質大學課程中,跳脫限制性思維的框架!
任何人都可能會碰到言語攻擊,這時候請認識「消極偏見」,不要因為一個負評,影響了九十九個好評的肯定。
每一個思緒,就像是划過眼前的雲彩,而你是天空,無論氣象怎樣變化,天空永遠在那兒,永遠不變。
許多心理研究已經證明人確實無法一心多用。但只要妥善切割時間,依然可以將心力分配給每個身份。設定好一個區段,在這個時間內專注做好份內該做的事,全神灌注就能把效益最大化。「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決定好這時間做什麼就好好扮演這個角色,比方說:陪小孩的時候,不要身體在家,心還飄到工作或其他雜事上。」
首先,我認為「平衡」是不存在的,因為「平衡」是靜態的,而人生是動態的。就好比一個秤,若是一邊放工作,一邊放家庭,兩邊加減之下達到一種平衡?這是不可能的,工作和家庭所需要的投入,以及對你整體的要求和負擔,都會根據情況而改變。而且界線也越來越模糊;以前或許還能下班後就全給家庭,但現在有個手機,工作就能跟著你回家。
一個真正對你好的人,最在意的應該是什麼會對你好,但往往 good for you 的事情,是「逆」著來的,是會不舒服的。
在實驗中,學者們對於五種不同的正向心理技巧進行了追蹤測驗,檢視是否真正能夠影響一個人的快樂。結果顯示,感恩日記不但能夠明顯提升一個人的快樂指數,而且就所測試的技巧中,是唯一一個做了越久,效果越好的。報告中寫「效果長達六個月」,但那不是因為半年後沒有效果,而是因為研究只有追蹤到六個月而已!
接受那個總是出錯,努力起跳仍摔得四腳朝天的自己很難;接受那個有點悲觀,總是自我貶低的自己很難;接受自己,還沒有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很難。愛自己一直都不容易,但我希望,我們一起練習在否定自己前,先擁有嘗試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