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看劉若英《家家》:離家不一定無情,而是藉「出走」找回對原生家庭的愛
劉若英主演的短片《家家》談論與母親、姐姐的相處問題,她用一趟送走母親的路途,治癒原生家庭留下的傷。
劉若英主演的短片《家家》談論與母親、姐姐的相處問題,她用一趟送走母親的路途,治癒原生家庭留下的傷。
早前,劉若英(奶茶)在網上舉辦線上演唱會為新冠肺炎(COVID-19)進行籌款活動,亦透過是次機會與歌迷交流。現年 50 歲的劉若英自 2017 年處女執導電影《後來的我們》後便鮮少公開露面,往後的 3 年也只著重家庭生活和個人興趣發展,不時在網上分享日常生活照;而劉若英獨特愛做自己的個性和與眾不同的愛情觀,同樣灌切融入她與商人鐘小江的 9 年婚姻當中。
電影裡有一幕特別心酸,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被辜負了。「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對自己的生氣與不滿,投射在對方身上。其實是氣自己,卻讓對方以為是針對。」劉若英對角色,有很多同理與諒解,「真正影響兩個人關係的,通常不是第三人,而是他們自己的變化與生活的殘酷。」
這個六月女人迷與大家一起討論「結婚」。網站上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對婚姻還是抗拒的,為什麼我們對結婚這件事這麼害怕呢?面對現代人的婚姻恐懼,奶茶劉若英卻說:「結婚對我而言並不平凡。」(推薦閱讀:結婚不結婚,都是我的選擇)
他就像一面鏡子,讓你在轉身之後,赫然驚覺自己的好、看見原來自己傻傻的也很可愛,而他的溫柔也讓你能更堅強地面對自己的脆弱。
對於張幼儀來說,婚姻裡可以沒有愛情,卻不能沒有責任,她承擔責任照顧前夫的家人,前夫的繼室,甚至還請梁實秋重整徐志摩的著作。後來有機會再婚,她想的也是:「我能不能為這個人做什麼?我有沒有能力幫助他成功?」她了解熱情來來去去,是責任讓人茁壯,並讓關係走的更深更遠。
人選之人——造浪者除了是一部談論幕僚工作的職人劇外,也呈現台灣的政治現象及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