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點歌|《蒸發》:不論是被劈腿還是出軌,「生活還是得繼續啊」
為什麼感情中的背叛、劈腿、被劈腿會一再地出現?「慣性劈腿」原因之一是「怕無聊」,然而真正的成熟是⋯⋯
為什麼感情中的背叛、劈腿、被劈腿會一再地出現?「慣性劈腿」原因之一是「怕無聊」,然而真正的成熟是⋯⋯
被曾經最信任的人背叛很痛,但痛過之後還是要回歸生活,用時間和空間來哀悼失去的部分,迎接嶄新的自己。
一個人真實的生活裡,不應該有別人加諸於他身上的謊言。當他脫光所有外在的東西,他原本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重點在於你的本性是怎麼樣,而不是「想要變成怎麼樣」。謊言無法變成真理,製造出的人格也無法變成你的靈魂。非主要的永遠無法變成主要的。真理不必被達成,因為它無法被達成,它是既定的事實,而謊言必須被拋棄。
首先要談劈腿,就得先談談到底什麼樣才叫劈腿?逛街、吃飯、看電影甚至旅行,都是我們會和朋友一起做的事情。但是當一個人有伴侶的時候,和其他異性單獨做這些事情,算不算劈腿呢?Brent Mattingly的研究指出,其實這是一個「灰色地帶(The gray area)」:「如果妳刻意不和伴侶說」,似乎就代表你「似乎認為這件事情是錯的」[1],或者說了一定會吵架,那我乾脆不要說。
一張發票,一封簡訊,或是手機裡的照片,甚至從新聞報導看到伴侶出軌的證據時,當下自己的心也被敲碎了。親密關係發生外遇或被背叛,是人生重大打擊,然而,面對這樣的人生風暴,尤其當知道「你們很相愛」,面對痛苦與痊癒的路徑,卻是更靠近自己。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故事:有些人明明有伴,卻愛在網路上裝單身、對某個「特別好朋友」拼命按讚、或背著另一半偷傳有語尾愛心的曖昧私訊。這些狀況,到底算不算出軌?這幾年,這個現象,終於有了名字,有心理學者將之命名為「微劈腿」(micro-cheating)。
情侶間的距離,究竟怎麼樣才是最甜蜜?也許每個人的標準不同,但有個普遍存在的潛規則 : 容不下第三者。 妳們之間,有妳不知道的存在嗎?如果戀情真的低潮又不知道原因在哪裡,不妨做個測驗當作參考,看看彼此之間,是否真的多出了不該多出的人。
所謂「真誠興趣」,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對於伴侶的內在世界(inner life)是否有足夠的、持續的好奇心。比如,他今天發生了什麼?心情如何?他有什麼夢想和目標?曾經發生過什麼改變一生的事件?他為什麼會做出某項決定?在那些外界認可的成功光環背後,他遭遇過哪些苦難?付出了哪些努力?以及,對於那些你們共同經歷的體驗,他是如何感受的?
我們都期待愛情是兩人世界,但悲哀的是三個人的關係往往是最穩定的,這就是愛情或親情當中經典的三角關係。
人心是肉做的,分開以後,許多人會有「頓時失去依靠」的感覺,原本以為可以繼續的事情結束了,而這些不再繼續的東西,也帶走了一部分的自己。關係的結束,就像是碎落一地的心靈碎片,只有彎下腰來,一一挑揀,才能夠拼出原本屬於自己的模樣。
當代約會單元。處女座式的愛情,很驕傲,也很真心。初次見你,就知道自己會不會愛你。如果僅是共枕眠的陌生人,我卻不小心愛上你,我會流淚,但那再也與你無關。
那天晚上,男孩女孩因為早已記不得的小事,大吵一架。女孩轉身要走,男孩使盡全力抱住她,用再卑微不過的語氣,求一個苟延殘喘的機會。女孩點了點頭,跟著男孩上了車,但她的視線看不到男孩用強顏歡笑的手,握著生澀的方向盤,她只是望向車窗外,那吸引她所有目光的月色。音響播放著光良那首
如果你曾在愛裡受過傷害,曾經歷過背叛,你一定經歷過一段很痛卻也讓你更成熟的旅程。
亞洲女孩常見的梨形身材,是否困擾著你?那可能不是脂肪,而是姿勢不良!每天練習這五種動作,改善假胯寬。
有人說乙武洋匡「五體不滿足,下體很滿足」,有人說簡直是另類勵志故事,有人說「搞不懂願意跟他外遇的女生想什麼」,從這些論述裡,我們看見陽剛階序的暴力與將女性視為「商品」的歧視。
比爾蓋茲、威爾史密斯、莫妮克、徐崢,他們的婚姻型態可稱為「開放式婚姻」,一種知情同意的多元婚姻關係。
專訪 Youtuber 阿卡貝拉,聊聊兩人在親密關係的相處之道,她們把伴侶想成合作夥伴,一起往理想生活前行。
出軌到底是否有跡可循?也許對於出軌背後的心理動機更加了解,能在認識階段就能略有感知,決定是否要進一步發展成親密關係。
一直以來你都沒有辦法好好的放下他、甚至在分開以後還覺得迷惘、藕斷絲連,那是因為,你在他的身上看到人屬於你靈魂的一部分。或許是他的自信補足了那個缺乏自信的你;或許是他的放蕩不羈補助人那個最守規矩的你;或許是他對一些事情都表現出不在乎的樣子,補足了那個總是過度在乎別人的你......
周芷萱:「對我來說,『台獨』和『女性主義』是不衝突的,兩者都是重回自我的過程。」
上一週,九把刀在劈腿事件過後,在臉書上寫下長達3676字告白,坦誠自己有一段時間心不完全在小內身上,而與記者周亭羽擁有過一段感情。「我犯了錯,但小內拯救了我,她拯救了我。」坦白以對認了出軌,卻再度引起許多網友憤怒。或許,當事人都已經選擇原諒,我們又何必窮追猛打?我們可以思考的是,今天九把刀的作為確實有其爭議,但是我們有沒有必要這麼生氣?難道我們真的都不會犯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