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經典動畫語錄|《小美人魚》、《冰雪奇緣》、《無敵破壞王》刻畫人生課題
迪士尼動畫是不少人的童年記憶,其中更隱藏著深富意義的台詞,精選 10 部迪士尼動畫教會我們的事。
迪士尼動畫是不少人的童年記憶,其中更隱藏著深富意義的台詞,精選 10 部迪士尼動畫教會我們的事。
我們從《冰雪奇緣 I》的幾首知名曲目中,看到極頻繁出現的「開門/關門」,在劇中扮演關鍵的隱喻媒介,隱喻兩位主角 Elsa 和 Anna 怎麼處理姊妹間「心門」該開還關的問題。 在這篇,我們將延續這個觀察,從電影的畫面元素中,看無所不在的「門」的隱喻,還有其他《冰雪奇緣 I》在視覺設計上著墨的象徵巧思。(我非常讚歎製作團隊這麼細緻地去設計視覺元素,甚至不少續集中才明著使用的元素,都已在第一集中先埋梗、呈現了) 我們將分成「劇中場景元素」和「人物造型元素」兩部分來解析。
我記得那時看《冰雪奇緣 I》的海報時,還想說「嘖,又是兩男兩女的配對」,但結果完全不是這樣啊!應該說,註定不會是這樣。因為《冰雪奇緣》有一個「3+1」的角色配置,三個孤兒(Elsa、Anna、Kristoff),和一個有很多兄弟的非孤兒(Hans)的組合。
從《冰雪奇緣》到《冰雪奇緣 2》,為你精選五句態度語錄,和 Elsa 一起成長與變化。
(微雷)《冰雪奇緣》艾莎 Elsa 在不同時期的髮型與服裝,暗示她的心境變化與成長。你發現了嗎?
之前紅及一時的金球獎最佳動畫片【冰雪奇緣】不只打造了振奮人心、人人朗朗上口的經典主題曲 Let it Go,片中對姊妹情深的描繪也讓人為之動容。我們在片中看到了社會的縮影:對摯愛之人的過度保護、對自己或他人的與眾不同感到惶恐、因不理解而蔓生的恐懼和仇恨...今天女人迷的特約作者茄子皮,以自身的體悟和出於台灣社會的關懷,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們可以從【冰雪奇緣】學到的,讓自己、讓我們所愛的人、讓社會更美好的四件事。
為你精選《冰雪奇緣 2》五句勇氣語錄,看艾莎與安娜堅定的姐妹情誼,也看兩人如何各自面對恐懼與挑戰。
在《冰雪奇緣》系列的女主角艾莎身上,沒有感情線的安排。為了拯救王國,艾莎奮不顧身,她知道那是自己心之所向。我們能不能接受,一個女孩的生涯規劃中,從未放入一段愛情關係?
第一集中,艾莎從一個自卑的的女孩,重拾勇氣,面對自己身上的疼與傷,登基為艾倫戴爾王國的女王,領導整個王國,深受人民愛戴。接著,在第二集,艾莎再度踏上尋找自己的旅程。這次,除了拯救王國,她還要面對更深層的內心課題,不再害怕面對,願意勇敢承認軟弱。
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擁有某些特殊技能或天賦是一種詛咒。舉凡雨人的高功能性自閉症、美麗新境界的數學天才家到能堅持一直跑下去的阿甘,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 magic power,有的人選擇面對、控制、駕馭它,讓它產生善的價值之外,也讓自己的天命找到適當歸屬(環境)。面對別人的誤解與害怕,你是否能證明你的價值並贏得信任。
從《冰雪奇緣》到《冰雪奇緣 2》,讚嘆艾莎的同時,我們經常忽略她的妹妹安娜。安娜沒有魔法,她唯一能做的是靜靜守護在姊姊艾莎身旁,成為支持她的力量。支持者,聽來簡單,其實並不容易。作為一個後盾,是前線倒下時,你還要撐著。
內文劇透,小心閱讀。《冰雪奇緣 2》再度返回大螢幕,當全世界都在看艾莎與安娜面對更多的人生課題,其實鮮少有人注意到,安娜的男友阿克,也給予了我們一種新的男性伴侶想像。
由於艾莎與安娜的角色性格與衣著風格,早已在第一集定案,所以在設計服裝時,他們不需要考量「艾莎到底會不會穿這種衣服」,更多的討論是圍繞在「那個時刻,女孩通常會穿什麼?」
待在人群中,眾人視她為妖魔、怪物;就算離開了人群,人們還是視她為麻煩的源頭,欲除之而後快。這種特質像極了十四主星中冷冰冰的武曲、七殺,對人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真情流露」絕對不是他們的強項。而這種特質也常讓他們傷人於無形,就像艾莎總是在不經意中傷了安娜,或是冰封了艾倫戴爾王國。
6 年前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風靡全球,並締造近 13 億美金(約 390 億台幣)的驚人票房,女主角艾莎更成了小女孩爭相 Cosplay 的對象,因為她既美又酷,重點是還會魔法!可是美麗的女王為何會使出千變萬化的冰雪魔法?她是誰?從哪裡來?又將去向何方?這些最基礎的哲學問題,決定了《冰雪奇緣 2》的拍攝。
2023 年的真人版《小美人魚》的選角,展現新世代更多元共榮的力量,成為一位挑戰世俗框架的愛麗兒!
許多人批判好萊塢為了種族多元而做不倫不類的選角,但既然故事本身已經是童話,又怎會有種族或膚色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