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外向有時害羞」性格測驗量表:你是內向的人嗎?
長大後,我學會一個技能:在面對社交場面時,打開內心的開關,獨處時,才能把開關關掉,變回最原始的樣子。
長大後,我學會一個技能:在面對社交場面時,打開內心的開關,獨處時,才能把開關關掉,變回最原始的樣子。
你有沒有遇過看似安靜害羞,實則熱情活潑的「假性內向者」?了解一個人的外向與內向性格,便能發揮其優勢。
內向只是一種傾向,不要被內向特質所限制,你依然能夠找到熱情實踐想做的事情。
然而在世俗價值觀底下,都是鼓勵外向性格而貶抑內向性格的,因為在所謂的「成功者」身上﹐普遍都具有活潑熱情、活力四射、領導統御⋯⋯等等,比較大膽開創性的特質;反觀內向者,卻總是被要求應該要更勇敢一點、更外向一點、更主動積極一點⋯⋯似乎一般人提起內向性格,都是負面看待的成分居多。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你知道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嗎?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在忙碌了一天之後,外向者需要找一群朋友出外吃飯,從中恢復能量;內向者則是必須一個人靜靜地,不管是看書、泡澡或是發呆都好,只要是一個人,內向者就能好好充電,再繼續出發,這就是內外向的不同。
「我有社交恐懼症!」不論是內向者或是外向者,都會產生社交焦慮。問題是為何「假性外向者」要假裝外向呢?
內向者並不是愛耍孤僻或反社會人格,我們只是很享受獨處的時光,因為這也是內向者充電的方式 。然而,在這提倡外向者比較吃香的社會,不管在學校或公司,內向者無疑是容易被忽略的族群,如果你也有總被當隱形人煩惱,今天的文章將和你分享 4 種職場內向者的生存法則。
而且無論是再怎麼喜歡獨處的人,跟他人的互動仍然是他們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部分。雖然一旦在這種場合受傷,就會痛到好一段時間不願意去面對這件事,但這樣的傷最終仍然會因為人際關係而癒合,我們就是抱持著這樣令人感到悲傷的矛盾活著。對從來都認為自己最適合獨處的內向者來說,與配偶的關係就成了他們最後的堡壘。
內向者們常被誤會不擅社交,並且注定終老,但這不是事實,他們甚至非常有趣!那麼到底他們如何找到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