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響就好緊張?克服「電話恐懼症」兩方法:認知行為治療、暴露療法
克服「電話恐懼症」,學習重建認知、階梯式練習溝通,就能緩解焦慮,提升反應力與社交技巧。
克服「電話恐懼症」,學習重建認知、階梯式練習溝通,就能緩解焦慮,提升反應力與社交技巧。
心理學家為拖延症定義:自願延遲預定的決定或行動,儘管你知道延遲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你也有拖延的習慣嗎?
想改善拖延症?擺脫拖延的最佳方法就是踏出第一步,在腦海中思考該做的事情之前,就該付諸行動。
社交焦慮的認知治療針對社交評估焦慮(social evaluative anxiety)的三個核心要素:對負面評價的過度恐懼、自我聚焦的提高與廣泛迴避。患有社交焦慮的人們不僅害怕他人的負面評價,也時常對社交表現抱持高度標準,像是他們應該要表現出機智和有趣或是應該感覺完全放鬆、舒服和自信。當然,設定他們不可能達到的高標準只會使焦慮增加,並且強化「我就是無法處理社交情境」的信念。你的理想社交是什麼?你所害怕的負面評價又是什麼?
你的愛情模式常常重蹈覆轍嗎?明明一直告訴自己,下次不可以再逃避,碰到問題時卻還是逃之夭夭?或者是,明明知道不能抓得太緊,要留點空間給另一半,卻又因為沒安全感而把對方嚇跑?親愛的,這一切很可能都和你的依戀形態有關。你是安全型、逃避型,還是焦慮型情人呢?用心理學來面對自己的問題,下一次,談一場更好的戀愛吧!(同場加映:越愛越小心翼翼?愛裡的不安全感)
有時候低潮像是一陣烏雲,伴隨著雷擊,內心在下雨,而沒有一把傘給你,在荒野無處可逃的窘境。也問自己「怎麼了?」說不上為什麼,就覺得好像什麼都做不好,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跟惶恐,害怕一步錯,好多步就錯到底。
每個長期抑鬱的人,體驗到抑鬱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人的情緒波動會比較大,狀態好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抑鬱,狀態不好的時候會感到非常強烈的抑鬱;也有一些人,會以更持久、更溫和的方式感受到抑鬱。
看完焦慮依附、安全依等戀人的文章後,讀者寫文回饋:「當我擁有焦慮依戀型伴侶,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彼此?」
頂著一頭蓬鬆黑捲髮,厚重的瀏海遮住雙眼,卻遮掩不了他的才華光芒,他是米津玄師,日本當今最受注目的樂壇歌手。
正因為我們的想法是觸發感受與情緒的主要因素,只要能改變想法,通常就能夠改變心情。這並不容易,但有個技巧能夠幫助我們:模式中斷。簡單來說,就是放棄一套思路,轉換成另一種想法。
失戀,是人們在生活中,最普遍遇到的創傷性事件之一。雖然它普遍,可能每個人都會遇到,但對個體來說,並非意味著失戀就是一件小事。它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的情感衝擊和心理壓力,甚至威脅到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
「上台做報告」這件事是許多人從小到大的噩夢!只要在多人場合公開演說、就會情不自禁的腦袋失控、胡言亂語。八個步驟訓練你的演說力,親愛的別忘了,無論在職場或是人際關係,有迷人的說話魅力都會讓你更受喜愛、也在溝通上容易達成協議!(推薦閱讀:「我明白你的觀點」三句無往不利的職場開場白)
你要相信,面對不堪的發生你仍能好好活下去。因為你沒有不安,你只擁有安全感:你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
經歷失去和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尋找意義」是我們在傷痛事件發生後,選擇如何回應,如何繼續活著。
人的成長是一個喪失的過程,結婚讓我們喪失了其他的人生選項,然而承擔責任,能使我們發揮更強大的力量。
為什麼性單戀者在交往後,往往會選擇逃避呢?或許在他們的世界觀裡,自己並不值得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