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特別依賴人?」關係最重要的課題,是覺察家庭對你的影響
有一天,我的伴侶希望我陪她去看醫生,但我卻說我有事情要忙,但當時她其實非常地焦慮,事後我還責怪她,怎麼很多細節都沒跟醫生問清楚,到最後我才知道,原來她當時是非常的焦慮;她第一次體驗外拍,要去找一個未曾謀面的男性攝影師外拍,但我因為腳受傷的緣故沒辦法陪她,從依附的觀點來思考獨立與親密談到獨立與自主,就不得不談到家庭的影響。
有一天,我的伴侶希望我陪她去看醫生,但我卻說我有事情要忙,但當時她其實非常地焦慮,事後我還責怪她,怎麼很多細節都沒跟醫生問清楚,到最後我才知道,原來她當時是非常的焦慮;她第一次體驗外拍,要去找一個未曾謀面的男性攝影師外拍,但我因為腳受傷的緣故沒辦法陪她,從依附的觀點來思考獨立與親密談到獨立與自主,就不得不談到家庭的影響。
K 在方方面面幾乎都是我與南轅北轍的人,在獨立的議題上,我們更是清楚地展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特質。他一個人在國外教過英文、做過投資、學過外語、爬過高山、走過雪地,獨自旅行的足跡遍及世界。要學習獨立,就要練習在聽到「拒絕」時,不要把「拒絕」擴大解釋成對個人或是關係的否定。那天,我感覺我們離成為「在依賴與獨立之間平衡的自己」又更近了一步。
「適度依賴是這樣一種能力,讓你融合親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時仍保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並且在需要時樂於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覺得自責。」也就是說,適度依賴讓我們自信並充分地信任他人,不恐懼暴露自己的脆弱,懂得求助,同時最終是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依然保持自己的自主性。
美國心理學家 Janae Weinhold 和 Barry Weinhold(2008)在他們所著的關於依賴無能的書中指出,這個人群對於依靠別人這件事是心懷恐懼的。他們乍看之下可能是強大、自信,甚至是很成功的,但在內心他們其實脆弱不安,雖然害怕,卻又隱隱渴望著親密。
「這是愛情,還是只是依賴?」有時你不禁在心裡疑惑。五個讓你越愛越強壯的關係練習,讓我們一起往真愛靠近一步、也向更自在的自己打聲招呼。祝福我們都有一天,在愛裡自由飛行。
如果你是獨立大女子,愛一個人、展現自己的依賴,對你來說很不容易。從心理學解套,溫柔地相信自己、相信彼此,去理解、去體驗。關於愛,我們一起練習。
IKEA 推出「支持你所想所愛的新生活」廣告影片,片中描述一位母親某天突然宣布「從現在開始,我想要當一隻貓」,她有時候很黏人,有時自在做自己,她正用一種不同以往的方式關心著家人。而這會不會是可以被全家人都期待的一種全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