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伴侶關係來彌補童年的缺憾」關係心理學:成熟的個體,可以同時親密又獨立
愛情關係,成熟個體是能親密又獨立,讓我們透過心理學的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習得愛情。
愛情關係,成熟個體是能親密又獨立,讓我們透過心理學的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習得愛情。
本篇收集了四十個網友的留言,來看看每個人最在乎的「點」是什麼。其實所有的分手原因都可以歸結為不尊重。
六月主題,我們邀請作者們討論婚與不婚的選擇,當結婚不再是「女人一輩子的人生大事」而是更自由的選擇,我們會否因而愛得更坦率?作者許菁芳從多倫多捎來對加拿大伴侶制度的觀察,另一種我們想要的幸福是 Shall we be partners, but not married? (推薦閱讀:認識法國的 PACS 民事伴侶法)
我們有可能因為期待忽略了對方真實的樣子,並因此頻頻感到失望。比如,你一直期待一個溫柔體貼的伴侶,希望自己的伴侶朝這個方向努力。但事實上他可能木訥或過於理性。他很愛你,但不太會用溫柔體貼的方式愛你。你因此失望,覺得對方不夠努力,但對當下的他來說,你的期待或許的確不夠合理(Jacobson, 2018)。
開放式關係是一種關係的參與者雙方(甚至多方)共同認同的非一夫一妻制親密關係。在一段開放式關係中,關係的雙方可能會同時擁有一個或以上的長期或者短期伴侶,這種伴侶的形式可能是短期約會,或者是長期的婚姻等等。
你的伴侶,同時也是你最好的朋友,這聽起來很不錯。然而,這是感情或婚姻中的必要條件嗎?如果你們無法做到這點,會對彼此的關係有什麼影響?
那一天,妳拿掉了一個孩子。從那天開始,妳天天告訴著自己類似這樣的話,我是加害者,我不能快樂,也不值得快樂,寶寶我對不起你,我真的對不起。
無論是在曖昧中、還是已在穩定的伴侶關係裡,都需要持續學習如何滋養一段能帶給人們豐盛能量的愛情!
所謂的對的人不是靠運氣遇到,而往往是在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過程中,透過磨合與改進而塑造出來的。
社會中充斥著的關係大多數可以說是假性親密關係,不論是伴侶還是親子關係,真正達到維基百科所描述的親密關係是非常稀少的。
疫情期間,戀人們該如何經營親密關係呢?想提升關係能量,你們需要主動創造社交。加入與他人的社交讓關係壓力變小,還能增加彼此的話題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