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付出,是如此美好的經驗」從 3 個面向出發,讓你更好地照顧身邊的人
要如何讓重要他人感覺到自己的關心與愛呢?從基本需求出發,從細節裡愛,他們會知道自正被你好好照顧著。
要如何讓重要他人感覺到自己的關心與愛呢?從基本需求出發,從細節裡愛,他們會知道自正被你好好照顧著。
過度付出的愛會讓伴侶窒息嗎?心理師解析:考慮對方感受、對等付出,才能避免成為恐怖情人
你的收入和付出,是否達成平衡?跟著心理師用 4 個問題,重新定義自己的努力和價值吧!
在一段關係裡全然付出之前,我們都需要檢視自己的需求和探索對方是否為情感匱乏者,才能在關係裡得到幸福。
時間久了,他也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心扉上了鎖,從此之後,他害怕別人走進他的心,因為那意味著傷害。但是,
所謂「真誠興趣」,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對於伴侶的內在世界(inner life)是否有足夠的、持續的好奇心。比如,他今天發生了什麼?心情如何?他有什麼夢想和目標?曾經發生過什麼改變一生的事件?他為什麼會做出某項決定?在那些外界認可的成功光環背後,他遭遇過哪些苦難?付出了哪些努力?以及,對於那些你們共同經歷的體驗,他是如何感受的?
心理學家 Winnicott 認為,當一個人自己沒有擁有過某種感受時,他也沒辦法接收到來自他人的相應的感受。就像關於愛的「接收開關」沒有被打開,此時,無論身邊有多少愛意環繞著,他都缺少一種情緒上的真實感,而沒有辦法真切地感到「被愛」。
今天是感恩節,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呢?八張插畫使你心底浮現那個人的模樣。
為什麼在生活中,有時候覺得自己對某人的愛情難以掌控、無法管理?首先是因為,你不願意相信/認為,愛情是可以被人為地掌控和管理的。我們曾經多次提到僵化、錯誤的認知會對我們的思維造成負面影響,這在愛情裡也同樣存在。「無可救藥地愛上他,是我無力掌控的宿命。」——如果你的浪漫主義是悲觀的,對愛情的看法是宿命化的,你的信念會阻撓你對自己的感情做出管理。實際上,只要你自己不願意接受,沒有人會是你的宿命。
womany 編按:「我什麼你不能用我愛你的方式去愛我?」「為什麼總是我在付出,你卻什麼都不做?」兩個人談愛情,總是會相互比較、猜忌,明明都很愛對方,卻可能因為認知上的不同,開始計較愛的得失,因而從此和愛越走越遠。沒有人說愛情是全心全意的付出就會得到回報,既然愛了,付出就不是付出,而是愛的表現了。(推薦閱讀:一輩子的戀愛習題)
在愛情裡,是不是比較愛的那一方,就注定沒糖吃?你有沒有想過,或許是你扼殺了男人的行動力與保護慾,正因為你不斷毫無節制的付出,養成了他的大胃口。親愛的,找到愛情中的平衡,讓雙方都能品嘗愛的甜頭!
說到內心的負面情緒,英文除了 sad、angry、scared 之外,其實還有好多詞彙能夠傳達出「痛苦難受、憤恨不平、焦慮不安...」等情緒。表達負面情緒的詞彙,你知道多少呢?快來看看本文列出的詞彙你是否都認識吧!
你有沒有曾經覺得,「為什麼別人甚麼事都做不好?」似乎他們沒有你,就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又或者,你總是懷著一份說不出來的心虛感,一種始終無法償還乾淨的責任感,一種沒有理由的愧疚感。這份感覺時時纏繞著你,逼著你不斷給予。如果你覺得這些情形似曾相識,那麼你需要警惕,自己有可能是在過度付出(overgiving)。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過度付出的問題。
生活中,我們不知覺地從「給予」獲得滿足,那些付出有時微小到我們並不意識自己正在給予,譬如給早晨第一班公車司機一個大大的微笑與早安、順手把發票丟進超商的愛心盒,因為「似乎做了點不錯的事!」而心胸開闊,我們先拋給世界一顆好球,世界回饋給我們一支心情全壘打。給予有時很簡單,只要心念一轉,給予不只是想讓自己快樂,更多是想把這份快樂與他人分享。如何體會給予帶給我們的幸福?接下來,我們要帶大家進入「付出四部曲」,跟著這四個方法,找回生活快樂的節奏!
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周遭有許多人誤以為愛一個人就是為對方犧牲奉獻、無怨無悔,分手後又會做出一些傷害對方的事,還辯稱是「因為太愛你才會那樣」。更叫人驚訝的是,居然很多人吃這一套。為什麼像這種「因為愛而傷害對方」的話,明明有違常理,卻又能被接受呢?
孩子有學習遲滯怎麼辦?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家長與老師可以這樣陪伴。不放棄、不妥協,讓他擁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你也許會懷疑自己是否該結束關係,本文將教你 5 大重點判斷是否應該分手。
角子新書《時間,才是最後的答案》以療癒三部曲帶你走出傷心:失戀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願繼續往前走。
當我們全心全意愛上,常常也是最脆弱時——你要記得在這之中不要失去自我,否則將會淪為一段感情的附屬品。
AV 女優界傳奇的蒼井空,是不少男人女目中的女神,但她心底最渴望的,是可以被結婚生子建立自己的家庭。
正如提出「表演型親密關係」這個概念的 Brog 博士寫到的:任何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都不會建立在單方面的照顧上。抱著照顧對方的心態扮演表演者或觀眾,只可能維持一時的和諧,長遠來看,卻會阻止你們達成真正的聯結。真正的親密關係應該是,你們雙方都願意奉獻自己而不用害怕有所損失,也都願意接受對方而不擔心自己的價值因此被抵消。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學會了一些愛的表達與接收方式。除了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表達愛之外,我們還要學會用對方能接收的方式去表達,這樣對方才能接收到你的愛。否則,就像你匯款給別人時,如果帳號錯了,就算你把所有的錢都匯了出去,對方也收不到,你的錢只能白白浪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