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專文|從曖昧到交往,該如何拋球接球?
看太多偶像劇、漫畫、聽太多虛構的故事,就真的把故事當真,吹起了粉紅泡泡,這些泡泡容易讓你莫名有自信,容易讓妳誤判兩人的實際友好程度,進一步在偶爾突然清醒面對現實的時候感到失落、不平衡、然後做了明知道會失敗的告白。
看太多偶像劇、漫畫、聽太多虛構的故事,就真的把故事當真,吹起了粉紅泡泡,這些泡泡容易讓你莫名有自信,容易讓妳誤判兩人的實際友好程度,進一步在偶爾突然清醒面對現實的時候感到失落、不平衡、然後做了明知道會失敗的告白。
在約會時喜歡上對方的特質,譬如自信、很在乎你等等,當初你為他的一切感到心動,然而相處久之後,你發現自己越來越沒辦法忍受對方當初令自己心動的特質——以前他的自信,現在看來都是自吹自擂,只會一味誇讚自己能力多好、被誰賞識,
太陽星座不代表他的感情觀,請一併對方的參考上升、月亮和金星星座。還在苦苦等待專情的另一半嗎?給你的交往指南,來看看十二星座男裡,誰最深情?
逃避型依附類型的特色是很容易從一段感情中抽身,往往不會太強烈的難過,也很容易開始尋找下一段戀情,但又不願深入或給承諾,搞得戀愛對象非常痛苦;經常處在患得患失中,因為他們也經常在關係中搞神秘或搞失蹤。
和曖昧對象一起到健身房運動,反而可以好好觀察對方是否合適交往,可以看出潛在的個性與脾氣。以我的生活範圍中,比例最多的有下列幾種不同類型的健身魂。不過,這都是我個人觀察與分析,對象不限單一性別,提供給大家參考,也歡迎你們分享自己的經驗。
她和他在一起十八年後分手,是因她想婚,而他認為雙方的感情不需要婚姻定義。6570 天日子,比許多婚姻更長久、更可貴,承諾真是由婚姻給的嗎?一起來看看相愛不證自明的「不婚」思考,婚姻要結的是「心」。
西方男人和你約會拍拖,並不代表要追你!許多台灣女孩談了幾段異國戀、癡癡地等著盛情的外國人,但是,許多我們以為友好的動作,對他們來說只是身為「紳士」的禮貌。因為文化的不同我們在愛情裡也會錯意了嗎?來看看外國男人怎麼想,也許不是他花心,這就是他們的約會潛規則啊!(同場加映:男人真心話,說給女人聽)
告白是一門大學問!怎麼說才能打動人呢?今天希平方就來傳授幾招給大家嚕!
真愛是什麼?不猜忌、不揣測,回到與人交往的真心,都是我們該學習的事
你在不在意臉書的「穩定交往中」?有時候這樣的標籤就好像一種「你是我的」的宣誓,其實大多數想要的不就是一段安安份份的感情關係?穩定交往中,對我們意義不只是一種交代,最重要的用行動表示:「我想和你細水長流」。(推薦閱讀:每段關係都是練習!擁抱幸福的七個愛情習題)
美國一位關係專家 Shula Melamed 表示:「一段認真的關係,即是兩個人決定共同成長,它可以快速發生,或者需要好幾年,但關鍵因素皆是兩人利用相近的方式,投注在其中。」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先主動的人就輸了」,它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關係中,那些一直處於被動方的、態度模糊的人,很多時候在關係的權力鬥爭中的確處於「上風」。 社會學家 Willard Waller 曾提出過「最少興趣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Interest),這一理論現在也被廣泛地應用於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中。簡單來說,在關係中,投入越少、表現得越被動,就擁有越多的權力;或者說,至少看起來擁有更多權力。用一句俗話概括就是,「在感情中更投入的那一方,往往更吃虧」。
而已經受傷卻想要復合的妳,同樣也是有「不想改變現況」的恐懼。對你們兩人來說,未來都很可怕,害怕現在抓在手上的東西會溜走、害怕做錯決定、害怕一個人會寂寞,也不相信可以遇到更好的,不相信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精采,才會想著把眼前的東西抓緊就好。
喜歡搞曖昧的人,心理在想些什麼?從心理學看哪些人容易模糊地解釋關係,人們為什麼喜歡曖昧,而我們又能如何以此建立理想關係?
如果一個女人離過婚,我們認為這個女人在品行操守上有問題;如果換成男人離過婚,那麼他肯定不能在婚姻關係中負起責任。真的是這樣子的嗎?兩人的婚姻關係無法繼續,以理性的方法結束其實是成熟並且理智的;如果只是把離婚與問題人物劃上等號其實有失公平。
單親家庭教出來的兒子都是「媽寶」?女兒都很「強勢」?許多人依舊習慣替單親的孩子貼上標籤,其實我們只要多一些理解和關懷,孩子可以成長得很不一樣。
Netflix 實境秀《雙層公寓》系列在紅什麼?六人同住一個屋簷的愛情故事會如何發展?《雙層公寓:東京 2019-2020》教我們的三堂感情課,一次與你分享!
在熱戀期的時候,無時無刻都想與對方在一起,在心裡總有個聲音:「今天不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和對方再一起就算哪都不去,在同個空間都是美好的」只要在一起就能忘卻一切壓力源,甚至也會互相吐露心事,因為不論如何對方都能無條件的支持你,讓妳倍感受到同理,新鮮感、神秘感讓你們不再理性。
專訪黃阿瑪的後宮生活,6 年前從臉書起家,再跟上 youtube 的流行,主人志銘與狸貓隨手紀錄的貓咪生活影片創造了百萬粉絲訂閱人氣。在大家還不是那麼熟悉寵物粉專、youtuber 的時期,這七隻貓如何可以引領了一陣貓咪風潮,讓不管原本愛貓不愛貓的觀眾,期待每週的影片上架,想瞧瞧後宮又發生了什麼有趣日常?
我問她,這個矛盾真的嚴重到不能解決,非分手不可嗎?她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和他在這一點上不能合拍,就更不指望在其他事情上能和諧共處了,這屬於三觀不合。」
史丹佛大學社會學家羅森非德(Michael Rosenfeld)和新墨西哥大學社會學家湯瑪士(Reuben Thomas)調查發現,在 2017 年開始交往的異性戀伴侶中,約 39% 是透過網路認識的。透過網路交友而死會的同性伴侶更高達 60% 以上。
感情裡面最無力的是,不是所有的「我願意聽」,都能夠換來對方的一句「我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