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孩子等於不孝?人生價值,不需要靠生育完成
我們懷揣的嬰孩,並不能也不是為了撫償上一代的付出。這個嬰孩有了思想之際,他/她也便是獨立的生命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同樣的你是父母的子女,但你並不是他們擁有的。生命的誕生是為了他自己,而非成就任何旁騖。
我們懷揣的嬰孩,並不能也不是為了撫償上一代的付出。這個嬰孩有了思想之際,他/她也便是獨立的生命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同樣的你是父母的子女,但你並不是他們擁有的。生命的誕生是為了他自己,而非成就任何旁騖。
當面對這麼多偏見時,捍衛自己的決定是艱難的。但務必要一直提醒自己:你的生活是自己的,你不需要任何人來批准你該如何生活。
為你蒐集讀者留言,看看那些想生育的、不想生育的人們,都是怎麼想的。你怎麼看?看看其他讀者的個人故事!
去年底剛完婚的美國歌手麥莉(Miley Cyrus),在近日媒體受訪時表示自己並不想要有小孩;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大 S,也在實境節目上力勸閨蜜不要生小孩。她們的發言,讓我們可以重新思考生育的意義——如果這件事,並不會讓你因此感到幸福,那你還做嗎?
家裡不生小孩的姑姑阿姨們,可以是孩子們的「俏皮阿姨」,也是父母的「神隊友」。
i 世代是出生於1995年至2012年的一代,他們是數位世界的原住民,在網際網路中成長,更是透過網路呼吸的世代。
台灣職場推動女性勞參率有待改進,如何支持女性選擇自由,打破角色定義、共同承擔育兒責任是首要之務。
台灣面臨生育率低落,而現代女性不願生小孩主要受到傳統壓力、職場生涯和欠缺照顧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