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乎,就不會受傷」你也是逃避依附者嗎?
許多逃避依附型的人經常會有逃避進入感情的情形,這並不少見。正因為「承諾」給他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雖然他們需要感情,但太過靠近又會讓他們產生逃避的念頭,所以他們常常會選擇停留在曖昧的階段就好。有些逃避依附的人也會玩交友軟體,但總是在上面與對方曖昧,卻從不約出去見面,這樣就能滿足自己情感上的需求,同時也不必付出實質承諾。
許多逃避依附型的人經常會有逃避進入感情的情形,這並不少見。正因為「承諾」給他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雖然他們需要感情,但太過靠近又會讓他們產生逃避的念頭,所以他們常常會選擇停留在曖昧的階段就好。有些逃避依附的人也會玩交友軟體,但總是在上面與對方曖昧,卻從不約出去見面,這樣就能滿足自己情感上的需求,同時也不必付出實質承諾。
英文中有時候會出現雙否定的情形,這時候學英文的大家可能就會搞混,要表達的意思到底是肯定?還是否定?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句非常實用的用語,往下看看情境對話,猜猜意思到底是肯定還是否定吧!
「對的人」不只是剛在一起的化學反應,還需要雙方一起努力經營。情人節前夕,從三大條件評估你的親密關係!
所謂「真誠興趣」,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對於伴侶的內在世界(inner life)是否有足夠的、持續的好奇心。比如,他今天發生了什麼?心情如何?他有什麼夢想和目標?曾經發生過什麼改變一生的事件?他為什麼會做出某項決定?在那些外界認可的成功光環背後,他遭遇過哪些苦難?付出了哪些努力?以及,對於那些你們共同經歷的體驗,他是如何感受的?
我一直以為我們的感情是,一天一天地退去原先的溫熱,才會變成現在的樣子。後來我發現,我們的愛其實是,一瞬間被降溫。最難過不是分手的那天,而是妳發現妳的愛空了,卻無力挽回的那天。
對許多人來說,「前任」是個雷區:聊到自己的過去,好像免不了會提到既往情史;但是提到前任吧,又擔心伴侶不高興。難道伴侶之間聊天,完全不能提「前任」嗎?當然不是。今天的文章裡,我們就來談談:為什麼聽到伴侶聊前任,我們會不舒服?為什麼我們的伴侶會想談論他的前任,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而如果想和伴侶聊自己的前任,我們該如何避免「踩雷」?
聊天時,當男友不經意提起前女友,我就會窮追猛打地發問:她是誰?你有多喜歡她?你們怎麼斷聯絡的?久了,他開始對我這樣的行為感到厭煩。「過去的事已經不能改變了啊!」他不耐煩地說。其實,我也討厭這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