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自己平凡?心理學家:真正與眾不同,是在壓力下堅持自我的人
與眾不同中的「眾」,指的是我們所處的群體,一個群體可以是三五個人組成的,也可能是成千上萬人組成的,一個人可以同時身處很多個群體之中。法國著名的群體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他的著作《烏合之眾》一書中寫到,所有的群體都有一些共同點,比如,不管群體是由什麽人組成的,但群體內部都有著一致性。古斯塔夫認為,“個性的消失”是群體中的人最重要的兩個特點之一。
與眾不同中的「眾」,指的是我們所處的群體,一個群體可以是三五個人組成的,也可能是成千上萬人組成的,一個人可以同時身處很多個群體之中。法國著名的群體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他的著作《烏合之眾》一書中寫到,所有的群體都有一些共同點,比如,不管群體是由什麽人組成的,但群體內部都有著一致性。古斯塔夫認為,“個性的消失”是群體中的人最重要的兩個特點之一。
我問她,這個矛盾真的嚴重到不能解決,非分手不可嗎?她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和他在這一點上不能合拍,就更不指望在其他事情上能和諧共處了,這屬於三觀不合。」
有一種戀人是個性與價值觀相近,屬於「相似形戀人」;個性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是「互補型戀人」。
當真正步入婚姻,大至理財投資,小到柴米油鹽,每一個與錢有關的決定都可能成為夫妻爭吵的理由。美國的一項調查統計數據顯示,70% 的離婚夫婦說,他們之所以離婚,主要是因為金錢問題。
隨著經濟條件趨於穩定,以及女性普遍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後,價值觀契合已經成了尋找伴侶最重要的指標了。但,價值觀契合,就是關係幸福的保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