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彈性的愛是這樣的:即使我喜歡看得見的風景,卻可以和你一同享受風景看不見的私密。」從「我」到「我們」,是很長的一條路,要耐心等候、要更細心體察。愛是雙向溝通,如何在我們中有我,更是一大課題,祝福你們,都能愛的快活

「我要高!富!帥!否則不交。」朋友 CU 斬釘截鐵地說。

CU 本身條件很不錯,因此交過的男友也大都能符合這些條件。但神奇的是,即便再怎麼帥到爆炸、錢多到從嘴巴滿出來,CU 總交往不到三個月就分手。而且通常還是她提出的。

「他不夠愛我,」CU 有點生氣地說,「昨天半夜叫他來夜店載我回家,竟然說不行!還有,有時候他不想聽我抱怨,或是付錢也一臉不情願的樣子。上一個男朋友也是這樣,為什麼都遇不到真心愛我的人啊。」

因為和 CU 還算熟識,所以這已經是聽過第 N 次抱怨了。這次我們懶得說話與回應,反倒是坐在對面的男性友人翻了個白眼說:「那你有愛他嗎?」

氣氛馬上凝結成北極熊。

「我………嗯。」CU 以一種心電感應式的方法讓我們知道答案。

「一個人」的狀態若像是杯濃烈的純伏特加,「兩人在一起」就像是伏特加再倒入某種水果飲料的調酒。前者是對暢快苦澀的欲求,後者則加入一些愉悅的香味與柔順的口感;我都很愛,只是暢飲的酒不同的時候,也就要用不同的心態去體會。

「想找人陪」與「決定在一起」有很大的差別,那帶有從「我」到「我們」的複雜情感。是興奮、雀躍、是緊張、擔心,或許還加點焦慮與恐懼。

若只是單方面的因為「我」對愛情的渴望,很難順利走到「我們」。


(圖片來源:來源

是的,「我」的需求、「我」的渴望能被滿足是重要的,但如果想進入愛情就必須認清一件事實──另一個人的需求與渴望也很重要。

這是兩難。就像關於伴侶議題,很常聽到的一個疑問是:「你究竟想要做自己,還是保有這段感情?」這絕不是一道是非題,而是要知道在愛情中保有自己到哪一個限度時,是可以承受或負擔不起的?

「我」的存在已經不再是襁褓時期的嬰孩,「我」已長大成人,也就是說,這個「我」如果想進一步和他人相處,甚至相處很久,那他就必須學習走在另一個人身邊,有能力牽起另一人的手,或是擁抱另一個身軀。


(圖片來源:來源

「我們」有一種雙方面的共識。是你願意拿出自己內心最深層的某個部分,和對方分享、交換,再收進自己的心底。它們會共同產生一種化學作用,讓你整個人、整顆心都有所觸動。這也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實、以及有所寄託。

這中間的過程,包含了「相互」理解與承諾。我們不大可能遇到能和自己無縫接軌的人。有的話還真的見鬼了。因為在生長過程中,肯定會慢慢養成你的喜惡,你對任何「人」也就都有了偏好或排斥。尤其在「我們」之中,這種情緒更會被放大檢視。

所以和對方「說」與「不說」這些喜惡,就成為相處上的最主要問題。若選擇不說,則你會慢慢積怨,等到有一天爆發出來時,男友只能呆傻或同樣暴怒地看著你;如果選擇說出口溝通,那就是兩個人磨合的開始,也許也是相互體諒、調解、配合,或是決定分開的起點。但不管是什麼樣的結果,都能讓你重新思索「我」與「我們」的兩難,而更自在的與自己、與他人相處下去。(同場加映:「你愛我嗎」問題背後:親愛的,我們還要走下去嗎?

畢竟,兩者本質上就已經不同,若仍想用「我」的心態來安置「我們」,那麼註定是要更多爭吵才有辦法認清狀態的不同。而這個認清,就讓人有些不適與扭捏,所以很多分手也許就會在這調和的過程中出現。(推薦閱讀:如果男人總是忘了帶錢包:愛情中的積怨傷害


(圖片來源:來源

「彈性」兩個字是我在「我」與「我們」之間擺盪多次,又遇見許多進入愛情後的朋友們的想法。多了一個人,你的思考、情緒與行為就不能只單純的為了「我」,而更多了一份責任與牽連。雖然少了一點自在與空間,但也多了一些溫暖的歸屬與關愛。

這是一種選擇,不是容易的選擇。可以想像這些責任與只有「我」的自在有多麼不同,也才那麼多人不願進入愛情,而只想在「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曖昧中打轉;但若你願意的話,相對於「我」的感受,進入「我們」又是另一種愉悅的狀態,而我相信那是值得的,一直都是。

許皓宜老師在《如果,愛能不寂寞》中說道:「有彈性的愛是這樣的:即使我喜歡看得見的風景,卻可以和你一同享受風景看不見的私密;即使我要將喜愛的風景藏在心底,卻願意給予你所想看到的風景。」

風景是「我」,而曉得如何在「我」之中能保有共同感受風景的美好,才能連結「我們」;而彈性指的是,你可以在「我們」之中保有一部分的「我」,卻又不失「我們」的同在;也許如此,才能讓一個人,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