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社會觀察家力求獨立思考、尊重多元,只要你有一支筆桿、清明思考、就有能力說話。女人迷邀請你成為最細膩的社會觀察家,為生活提詞,為自由起舞,為時事發聲。聽聽王苡禎談巴黎恐怖攻擊後的反思,比起批判,我們能做的還有太多。

文/王苡禎

對於層出不窮的全球恐攻,尚在安全區的我們能做些什麼?

2015 年 11 月 13 日,對於巴黎人來說,是一個極度不平靜的黑色星期五。七起爆炸事件不僅破壞了美好的週五夜晚,更摧毀市民平和安穩的日常生活。

Note:端傳媒——巴黎恐襲相關報導

什麼是「恐怖攻擊」?

巴黎爆炸事件發生之後,幾乎所有在台灣的報紙或網路媒體上,充滿了對「恐怖攻擊」各式各樣的報導。在閱聽這些資訊的過程,你可能會發現一些你錯過的消息,譬如臉書上常常有人轉發「某個地區也發生恐攻了你知道嗎?」、「某個地區也有類似恐攻的行動,為什麼沒人跳出來為受害者說話?」等等主題的貼文。越是點開你就越是忍不住心虛,稍早你譴責某一特定團體的話語,簡直是置身事外的傢伙事不關己的風涼話。

一切都取決於觀點。

為什麼看到關於伊斯蘭國行動的報導,我覺得這組織過於激進瘋狂、為什麼看到中國說維吾爾族發動恐攻,我會懷疑官方在說謊?同樣是一個群體在為了自己的權益反對另一個群體,同樣包含殺戮和血腥,為什麼在遠方的人們眼中,有些高尚、有些殘虐不仁?答案很簡單:立場不同。

Note:關鍵評論——「歷史文盲」的攻擊:說別人「恐怖主義」以前,請先翻閱自己偉大文明的血腥歷史

「我們對一邊身在安全地帶一邊反對戰爭的這種『正義』,也感到厭惡和愧疚。」——川本三郎《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正是因為這份厭惡和愧疚,使人無法不去思考,身在非戰區的人到底能做些什麼?


(圖片來源:來源

實際行動之前得要先有理念,但若連現況都搞不清楚,又何來的理念?幸運的是,我們身處在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搜集資料並非難事;不幸的是,所有由人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往往都包含著立場,立場則會將事實逐漸帶離原始的事件,每一次傳遞,就離真實再遠一步。

閱聽完這些資訊,你必須仔細思考,你願意相信什麼?為什麼?

試著把事件裡的角色代換成你生活中的人們,很多看似荒謬的選擇,馬上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這些數量龐大的衝突回到根本,都是抱持著歧見的雙方間,壓迫和反彈的過程。先別急著決定誰是正義誰是邪惡,這不是在看球賽,用不著選一方來加油喝采;即便看到最後,你都無法決定該支持誰也無所謂。重要的是你正在關心這些事情、正在試著了解,這份關注不僅能從根本解開歧見的結,也能為自身帶來成長。

推薦閱讀:巴黎與黎巴嫩恐怖攻擊:我們的關心能比換頭貼更多

每個人都有維持眼下生活該做的事,並不是非得要轟轟烈烈地「做一件大事」才算關心他人的苦難——這世界上的衝突已經夠多了。


做為一個社會觀察家,我可以投稿:

如果你有話想說,請投稿到 content@womany.net,並且在信件標題寫下【投稿女人迷觀察家,我是 ___ 】
作為一個公開公平平台,歡迎你發表言論。只要你具備以下女人迷觀察家三特質,誠摯邀請你與我們聯絡。

1.尊重多元:我們可以辯論,但沒有絕對對立。為了你相信的信念辯護,同時歡迎與你不同的聲音。
2.有憑有據:批判性思考,不急著批判反對,而是在下定論前自我辯證。。勇於伸張你的論點,引用清楚標明出處。
3.以人為本:溫度永遠重要,我們需要深度議題而非報導。我們重視的不是一時的頭條,而是更有建設性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