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羨慕異國戀,但很少人知道文化衝擊裡的挫敗。女人結婚的對象突然不只是「他」,而是他的文化。關於異國戀的婚姻,讓新駐站作家娜塔莉說給你聽。

三十歲的那年,我做了人生最大膽的決定:我嫁給了一位外國人,放棄曾經汲汲營營的工作事業,離開了親愛的家人朋友,搬來美國定居。

M 是我交往的第一位外國男朋友,也是最後一位,因為兩年之後他變成了我的丈夫。跨國愛情在某種程度而言,套句流行的詞彙:將我帶到了離舒適圈最遠的一端。一方面我在充滿新鮮感的異國文化中不斷驚喜,同時卻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衝擊裡感到挫敗。

交往的第一年春天,我趁著假期飛到加拿大找 M。這是我第一次踏入他的生活圈,身為地主的他,興高采烈地想帶我進入他的世界,隔晚便邀請了最熟識的一群死黨來家中晚餐。前來的朋友們都是情侶檔,有記者和移民律師的組合、生物學家和企業律師的搭檔、學校主任與戲劇演員、都市計劃員配地質專家,以及幾位笑稱自己在博士班已經好久不曉得何時才能畢業的研究生。,

延伸閱讀:異國戀的告白:CCR 沒有你想像中的特別

大家都是曾一起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上課的老朋友,以前同在宿舍打混荒唐,如今則是努力於各自領域上游的西方青年。而如同 M一般,他的朋友們也多幽默風趣,從進門開始,大夥兒便話夾子大開,所有人在客廳圍坐,熱絡地你一言我一句,笑聲不斷。同樣在圈子裡的我好比看網球賽一般,脖子得隨著發話者左右轉動,觀察著每個人的犀利接話和快速反應,趣味十足。然而,時間越長,我卻越感到坐立難安,一開始沒發覺是為什麼,漸漸才發現,原來除了迎大家進門時的初次寒暄之外,我還沒說上一句話。

坐在沙發中間的我,感覺不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反倒是誤入流沙中的駱駝,默默地越陷越深。雖然我的確天生慢熱,倒也不至於孤獨自閉;雖然經常懶散於運動,但呆坐也不是我的本事。於是我心中的那只駱駝開始用力攀爬,努力地想搭上團體滔滔不絕的話題流。偏偏每當我快抓住什麼能夠插上一嘴的空間時,大夥兒話鋒已迅速一轉,我只得嘴巴半開地顛簸踩空。

整場晚餐下來,我說了不到五句話。

笑著送客之後,我終於忍不住,到浴室關起門大哭。難過不是因為傷心,更多的是氣惱,氣自己像個傻蛋一樣連話都說不出,想像若這場面在台灣,我何嘗不也能像大家一樣輕鬆談笑?惱的是,開不了口,並非因為有太多聽不懂的英文單字片語,而是談話間充滿著太多因西方文化背景、社會環境、流行文化、或者單純是對方之間共同成長的回憶而形成的「文化語言」,因為不熟悉,需要更多時間咀嚼、猜測;因為不瞭解,需要更費力連結、想像。

延伸閱讀:全球慾望城市中的陰性惡魔:當台灣女人遇上西方男人

社交障礙,是我在深入異國戀情之後,迎面撞上的石牆。

新婚之後,因為 M 工作變動的關係,我們定居的國家,不是台灣、也不是加拿大,卻意想不到來了美國舊金山。於是,好不容易來來回回加拿大幾趟、見過幾次面不算陌生了 M 的加拿大朋友們,與我距離依然遙遠,這次,面臨的更是一個社交圈與文化圈完全歸零重練的局面。

有了幾次慘痛的前車之鑑,不愛服輸的我決心與它正面迎戰。幾個月的時間裡,我把幾部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經常會拿來影射、引述經典名言、或開玩笑話的影集惡補完畢,例如《The Wire》、《Arrested Development》,也跟著當地人收看諷刺政治與時事的新聞脫口秀,像是《Daily Show》、《Last Week Tonight》、《The Colbert Report》,只要有不懂的梗,我都像個三歲小孩一樣打破沙鍋追問 M 為什麼。

另外推特、科技網站也得加到書籤列表,才能在這轉身撞到都是tech nerd的舊金山瞭解大家都在說什麼。我的文化進度表追趕得很辛苦,但是某一天,當我與 M 參加朋友的派對,談話間有人突然誇張地冒了一句「Come on!」、接著隔壁的人陸續跳起了不同的雞舞,所有人狂笑不止。這次,我興奮地搖著 M 差點大叫:「我知道!他們在模仿 Arrested Development 影集裡的梗!!」突然間,我成了內行人!

推薦你看:照鏡子、唱歌、看影集,三個日常好方法改善你的英文發音

當然,石牆沒有那麼容易倒塌,但是我很高興它破了一小角。

不論是否生活在國外,相信許多人都有深深感覺無法「融入(fit in)」的困擾。感覺困擾,正是因為我們自願、甚至是被迫踏出了自己的舒適圈外,感受著與身處世界的一層層隔閡和衝突。

而許多時候,我們對於「跨出舒適圈」都不小心抱持了美麗的誤會,誤以為成長就是必然的結果。但現實生活中,卻有太多人痛苦地因身為圈外人而迷失在原點、無所適從。事實上,成長所需要的,不只是一個「跨越」的動作,而是設法將不屬於你的圈外世界,慢慢轉變為舒適圈的「擴張過程」 ── 而當我們開始在原本掙扎著痛苦的領地,能感受從容自在的時候,我們就往前更推進了一步。

推薦閱讀:你要忍受舒適圈裡的平凡,還是喜歡就去追

在文化隔閡和融入的界線兩邊迷流,若說有令人難以承擔之重,也不過就是心靈的不停摧毀與重新建設。

我還有我的石牆要推倒,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