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作者海苔熊說:「當發現愛一個人愛到自己都不見了,你要問自己,是太愛對方,還是只是害怕不再被愛?」

還幾記得多年前碩士論文口試的最後,我曾這麼說:「或許在關係裡面,你終將要學會從『我』走向『我們』,正因為關係不是一個人的,你的苦樂傷悲也牽動著對方的歡笑眼淚,有時想想對方,也是為這段關係,多分擔一些重量。」

推薦閱讀:爸爸給兒子的婚姻箴言:結婚,不只是為了你一個人

我那時一直以為我講得好棒棒,沒想到我的口委,彰師大婚姻與家族治療研究所所長趙淑珠教授笑了笑,吐了嘈(印象中大約內容是這樣):「是阿,關係裡面的『我們』固然重要,但當你逐漸走入婚姻,就會發現太多的『我們』也不行。所謂婚姻,就是在『我們』裡面,看見『我』,也看見自己。」其實真的要說的話,我的論文結果的確如趙老師說的一樣[1]。

我們透過三個研究發現,當戀愛初始的時候,這時候多想到一點我們、多為彼此體貼一點,的確對關係是有幫助的;但在兩個人的關係變更深刻、在一起更久、甚至結婚之後,這個效果就消失了。這意味著,一段好的關係,並不是眼中只有彼此而已,而是也能夠有一些自己的空間,有一些堅強的自己。

愛的旅途很長,當你過度的把自己依賴在對方身上,就會失去自己原先最真實的模樣。而這真實的自己,本來是你最美好的部份,本不該因為愛情而消失殆盡。所以,如果當你愛一個人愛到自己都不見了,或許該停下來好好想想,你究竟是太過愛他,還是對於失去所愛太過害怕

推薦閱讀:愛情的偉大,即使害怕還是硬著頭皮去愛

一段關係牽涉到兩個人的自我認同(self-identity),自我被對方全部吃光光的愛,到頭來只會被委屈所填滿[2]。

說起來容易,但「我」和「我們」之間的拉扯,幾乎是天天發生的劇碼。他關心你的身體是出於好意,但嘮叨太過就會被認為是管太多;你偶爾想一個人好好在家發懶,他卻覺得你不夠在乎他所以放假都不陪他;已經忙了一個星期你希望假日能睡晚一點,他卻一大早就打來說要開車來載你去玩;有時他想要親近,你想要空間,也有時你需要依賴,他卻忙著和公司同事傳 line……。

每天每天,我們都在面臨親密與自主的抉擇,依賴與獨立的溝通,就像我的師公 Harry Reis 所說:「所有親密關係的問題,其實都是親密與獨立間的問題。當我們能夠好好平衡這兩者,好好的討論這些期待間的落差,很多關係間的困境就會自然消解。」[3]。

問題是,如何平衡這兩者?師公 Reis 的解方是:回應性(Responsiveness)。

「愛的相對不是恨,而是漠然。」我們都聽過這句中肯的話,只是我們很少仔細去思考它真正的意義。我們當然可能因為彼此的需求不同,而產生親密與自主的拉扯,但在這樣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給予彼此回應,而不是一味的逃避,至少就能夠開啟一個對話的空間。

當伴侶真正了解(got the facts right)、真實的感受到自己的需求(a sense of authenticity)[4]、接納自己[5]、覺得對方是真的關心自己的安好,這樣的一種被在乎,就能在這難解的平衡上,增添一點溫度。

因為愛情,就是在「我」和「我們」之間,找到一個更美的平衡點。

同場加映:情話連篇攝影集:愛不是凝望,而是看向同個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