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德國捎來一封信,連載第四回!為什麼面對很多我們明知道「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卻常顯得意興闌珊?

Dear Evangeline,

前陣子去聽了 UNICEF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說明會,那是一個關懷全世界兒童的組織,會後和一位主辦的德國大學生 Lily(化名)攀談著,我問什麼是她加入這個組織的動機,她說因為想為世界做點什麼,因為看到了人們對於社會灰暗角落的漠視,所以她開始募款、辦演講,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世界上正在發生著什麼。看著她說話時堅定的眼神,我想起這陣子新的體悟,關於自我和社會的關係,關於行動的想法。

國高中時,對於社會服務之類的事情,我會知道那是重要的,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們過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知道人類的過度開發造成地球的負擔是非常嚴重的。

但是這些種種的「知道」其實是非常表面的,就像是吃晚餐時配著新聞台,邊吃飯邊抱怨最近的限水政策,邊喝湯邊同情在西非飽受伊波拉之苦的人們,然後收拾碗筷關掉電視,把那些社會議題拋諸腦後,繼續回到「正常的」生活。(推薦閱讀:你想怎麼愛地球?

與社會連結的時間,甚至可以簡化成每日吃飯的時間總和。

但上了大學,看到許多的朋友與師長,他們身體力行地在關心著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們的關心,不是那種在口頭上太愜意的「我知道」,而是認真地去探討為什麼社會上會發生這樣的事,而身為公民的我們又可以真正做些什麼來改善。有老師開授與環境議題相關的課程,也有老師在物理課上和我們討論學運,又或者有同學們組成小組,一起討論人權問題。深受這樣環境與好朋友們的影響,我不再把社會議題和正常的生活分開,因為社會就實實在在的融入於生活之中。

推薦給你:什麼是正義?從柬埔寨反思公民的意義

雖然自己好像多了幾份的主動,不再只被動地接收媒體片面甚至刻意扭曲的新聞,而會自己找尋相關的資料來形成一些見解。看起來好像已經比國高中時的「知道」要更進步了,但事實卻是:我的心仍舊不會因為這些社會事件而有真正的悸動。我不是說自己看到政治腐敗不會生氣,不是說看到天災人禍不會難過,而是縱使有這些情緒,我仍舊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參與改變的行動。

對於自己這樣的現象,一直無法理解,也不知道如何突破。但直到最近,才明瞭原來行動的缺乏,其實和有沒有真的感同身受有關。

當聽到 UNICEF 的Lily談到「人們對於社會灰暗角落的漠視」時,我想的是:或許大部分的人都知道社會的灰暗面,也都知道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幫助,但是為什麼還是有許多的人沒有起身行動呢?這種對世界的無感,或許正是源自於感同身受的缺乏。知道與做過的差別,正是那一段與感同身受的距離,而縮小那一段鴻溝的方法,只有實際去親身嘗試。

同場加映:跨國演講的震撼教育:沒有搭配行動的夢想,撐不上夢想

雖然我每天坐著同一班公車,行過同樣的路線抵達上課的地點,但是當有一天我自己試著憑藉記憶、花了四十分鐘走到目的地,那一天的經驗讓後來的感受都不同了。縱使之後還是繼續以公車為主要的交通方式,但是現在在公車裡看著路上的那些轉彎處與街景,我會看到自己走路的那天意外注意到的細節,會記得那個街角就是我曾經猶豫該不該轉彎的地方。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學做新菜色的時候,縱使我記得義大利朋友做比薩餅皮的過程,但那和自己一個人憑藉記憶獨力完成還是很不一樣的事情。有人在身旁指導時很容易心安,因為有專家在把關著,但是當我必須獨力完成時,所有的疑惑都必須由自己解答和承擔,而這造就了不一樣的心情,這是知道與做過真正不同的差距。

又或者拿你最近很關心的偏鄉教育來說吧!就是縱使說出來的是同一句話,真正到過偏鄉和孩子們相處的人,講同一句話時的語重心長一定和只在新聞中了解偏鄉教育的人不一樣。

不知道為什麼,我竟然花了這麼久的時間才意識到:「只有透過行動去了解,才能從心底產生足夠且堅強的動力,促使我真正願意投入這個美好但又灰暗的社會。」這就是所謂的行動產生行動吧!而關於感同身受,我身為人也真是,只有所有的事回歸到自己身上,和自己有連結時,才會有一份更強烈的動機去從事改變,才會「有感」。

同場加映:真正能改變台灣的,是大多數人願意做微小的改變

好了不多說了,終於看清行動的重要性之後,現在就要收起嘴皮子,認真幹活去!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