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台灣,無論是距離、語言文化上都極為相似。今天我們要帶大家跟港片《風暴》遊香港,玩出不同的深度旅行!

去年底,香港鐵路的西港島線正式通車,此線途經香港島西部,分別有西營盤、香港大學及堅尼地城三個站。香港島西區是傳統的舊社區,通車後,該區相信會步其他傳統舊區的後塵變天。

延伸閱讀:「貪小便宜」居然是美德?香港寸嘴女作家王迪詩點評社會三大怪現象

不少發展商一早已乘機收購舊樓和囤積地舖,以圖在重建風潮下分一杯羹。在這個大環境之下,不少舊廈陸續被拆卸,區內的租金也因重建關係大幅上升,不少老店舖也因此而被迫結業。去年,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西環大樓,被地產商通過強制拍賣統一業權,並創下歷來最大宗銀碼的強拍個案,這意味大樓將會很快被拆卸,重建後的樓價相信也不會低到那裡去。

這幢以橙黃青三色外牆為標記的大樓,對影迷來說的最近印象應該來自電影《風暴》的片段,大廈是片中賊匪匿藏之處。在那一幕,有如不死身的李明哲督察(劉德華)在大樓內追捕賊匪,那有點誇張的動作場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經過風暴的洗禮,大廈留下了一記電影痕跡,但這痕跡相信很快會隨著大廈被拆而湮沒。

同場加映:王家衛的最愛!不能錯過的10個香港經典電影場景


電影《風暴》劇照

西環大樓其實還有一個不應被遺忘的痕跡,這要追溯至1934年在該區發生的煤氣鼓大爆炸。西環大樓前身為中華煤氣公司的塘西煤氣鼓所在地,其他兩個煤氣鼓分別位於灣仔道和官涌,以供應全港煤氣。

1934年5月14日早上,塘西其中一個煤氣鼓突然爆炸,並發生大火,火警殃及加倫臺、晉成街和遇安台三街,最後釀成42死46傷,數百人無家可歸,死者包括居於加倫台的香港大學翻譯教授兼馮平山圖書館館長林棟,他去世時僅45歲。這場大火被當時的報章認為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二大火警(第一大火警是發生於1918年的跑馬地馬場大火),可見這場火警是何其慘烈。(你會喜歡:在香港寫下屬於我們的傾城之戀


當年報章的報導【資料來源:《華僑日報》,1934年5月15日,第二張第二頁。】

當年在救災的過程中,曾有過不少見義勇為的感人事蹟。據當時《華僑日報》的報導,一位在火場附近教書的神父,他名叫威高路革,在火災未波及學校時帶領校內150名學生及時脫險,及後有見加倫臺的危急情況,他更冒著生命危險進入火場勇救多人。

另外,當時還有一位巴基斯坦藉的保安員,為了將煤氣引入大海而犧牲自己的生命衝入火場啟動緊急裝置,正因為他的無私奉獻,大火才不至波及更多地方。為了紀念這位義士,當地居民在西環大樓地下設有一個靈位紀念他。

月前曾打算入大樓內找尋那位巴基斯坦義士的靈位,雖有對保安員道明來意,但最後卻因「私人地方,閒人免進」的理由被勸喻離開。明白保安員只是按本子辦事,但心裡免不了有點難受。難受的是歲月的殘忍和冰冷的人心,遺憾這些感人往事將會被人遺忘,並隨著大廈的拆卸而無情地湮沒。

回憶裡的美好:滿載電影記憶的香港文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