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原來可用貼近生活的「愛情金三角」來理解人在愛情中的樣貌。這三個元素包含:親密、激情、承諾。

2015年的2月14日,在閱樂書店的情人節沙龍,很過癮。檯面上,有人是為肆一而來、為蔡淑臻而來(偷偷舉手)、為二小姐而來,更多的是被女人迷 womany 吸引而來。

所以,爆滿。

但骨子裡,我們都是服膺愛情與親密關係的信徒,期待困惑能得到些答案、問題找到個出口。有痛過的,希望可以來敷些藥,雖然不至於完全不痛,但至少可以減緩些痛楚。有結束得莫名其妙的,希望可以多些理解,讓自己少些往「why me」裡頭鑽。還有一種最特別的:帶著另一半來,內心渴望帶來受調教一下。我堅持相信,只要願意陪伴一起出席,都值得蓋個章:「肯定」

大家對知識的渴求究竟有多強烈?站上人氣作家-海苔熊,原努力想隱身在聽眾席,卻仍被迷粉 cue 出來,光憑這一點應該就不難想像:連最後的 Q&A,都很熱烈。熱烈到我忍不住想在這邊多停留些,從諮商實務經驗以及文化的角度,去回應這三個「用生命發問」、血淚交織、重要且夠典型的問題。

Q1:「為什麼有些人,明明現有關係很穩定、前一天才剛跟伴侶共進浪漫晚餐,隔天一早卻說他/她愛上別人了?」

我喜歡淑臻說的「不夠成熟與負責」,以及海苔熊提醒我們「人的生物本質,的確是有可能同時喜歡上多個對象」。除此之外,我也愛用很貼近生活的「愛情金三角」(Stenberge,1986)來理解人在愛情中的樣貌。這三個元素包含: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

推薦閱讀:兩性心理學家告訴你幸福關係的關鍵

如果我們用總和100%去看,每個人在面對愛情時,會帶著自己偏好的三元素組合投入關係裡。完美的關係,是親密33%、激情33%、承諾33%,但這種完美比例,只存在理想中。大多數的我們,會在某一、二項的比重特別高些。

舉例來說:假設格雷是個重視激情(60%)遠大過親密(30%)與承諾(10%)的人(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那麼他就會帶著這樣的偏好,去找尋可以令他滿足的對象與關係。

相對的,他的伴侶也要能夠忍受他是個低度「承諾」(不單只是口頭上的承諾,更包含對關係的認定)的情人;特別是在熱戀期的「激情」消褪之後,尤為挑戰。

任何人,都有可能偶發、隨機性地遇到這樣的伴侶。但如果你發現你總是遇到這樣的人,那麼或許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我總被這樣特性的人給「勾」到?在他們身上,我渴求些什麼?或是映照了自己什麼特質?是否總是天真地相信浪子會為我而改變?與自己在原生家庭裡的成長經驗是否有關?

肆一也引導我們去思考:如果對方有這麼多你不喜歡的、甚至沒那麼愛你,那麼你為什麼還要愛?

這些,都是我們在面對伴侶「對感情不忠」、急於探求原因的同時,更需要向內探索的議題,以避免陷入無限迴圈、令自己痛苦不已。而這樣的向內探索,也同樣適用於下一個問題裡,關於「為何我一而再、再而三遇到類似的人」之解答。

同場加映:從女孩到女人,我們一定遇過的五種壞男人

Q2:「面對愛情裡的困境,我想積極溝通與面對,男友卻一再逃避;而且我還一而再、再而三遇到這樣的人,怎麼辦?」

二小姐提醒得很棒:這問題其實無分性別、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對方逃避面對關係困境與溝通。另外,我的確也聽過一個很有趣(也很戲謔)的說法:「裝死,是男性與生俱來的本能。」這樣的字眼,其實帶有濃厚性別刻板印象的意涵。但我也看到性別偏見的背後,關於文化的議題。

推薦閱讀:當《明日的記憶》成為今日的性別議題:男性有沒有柔弱的權利

在我們文化裡,男性的成長歷程很少被教予「如何分享自己」,並且學習到這件事是重要的。直到念諮商心理科系、開始修鍊前,我自己與身邊大多數的「哥兒們」到18歲以前的成長歷程,就長這個樣子。

「哥兒們」的情誼,跟「姊妹淘」的情誼很不同。哥兒們是不太分享感覺的,甚至不太被允許在同儕間表現脆弱,除了擔心有損男性形象外,也因為其他哥兒們看到自己的男性好友哭泣,可能會引發很高的焦慮:「我現在該怎麼辦?」吃喝玩樂很容易,但卻不知道該怎麼接住好友的負向情緒。

習慣分享自己的人,會知道「分享」的好處多多,是整理想法、探索自己情緒的絕佳途徑。但對於不習慣分享的男性而言,這件事,有時候像是要他們的命。更何況,在面對關係困境或衝突時,往往需要更深的自我揭露,於是平常沒有學會這項技能的男性,便容易不知所措。這時候我們自以為最好的因應方法,就是俗稱的「裝死」、什麼都不做,因為怕多做多說多錯。

聽聽男人的觀點:明明約會很順利,為何男人不再約你?

由此可見,除了少數「極品」(我真的看過這種極品)之外,大多數人「分享」的能力是需要透過學習的,不是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會。即便是習慣「分享」的人,成長路徑也是練習而來,只是我們沒刻意去覺知。

在你們的關係中,你會很清楚對方是否是個習慣分享的人;假使你希望對方在遇到關係中的重大議題時,能具有「分享自己」的能力,那麼從日常生活的小事開始「調教」,這件事就變得必要。

但別忘記作家-肆一提醒我們的:「每個人因應壓力與衝突的方法不一,也需要被尊重。」

如果發現伴侶真的很不習慣分享,即使經過調教後亦然,那麼理解後需得回到你們的關係中去討論:未來遇到極需要溝通時,該怎麼辦?而且最好趁「平時」就要討論好,否則等到「戰時」,會更難聚焦。

同場加映:你真的懂男人心嗎?搞懂男人思考邏輯的七個重點

Q3:「我的伴侶是獨子,但我們有共識不生孩子、他也願意支持我。然而,我很擔心他的家族壓力加諸在我們身上時,會承受不了。」

文化,真是我們許多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再度驗證:婚姻,不只是關乎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甚至家族。

推薦閱讀:二十個藏著「但是」的婚姻殺手

「獨子」在華人文化裡,是個很特別的角色身份,越傳統的華人家庭裡,越是如此。特別是「傳宗接代」這件事,所涉及的往往不只是「獨子」本身,還會牽連到另一半。這議題的情緒張力有多大,光從眾多「本土親情倫理大悲劇」總喜歡把它放進劇情裡刺激收視率,便可窺知一二。

在台灣,「獨子」的角色,甚至會令許多女性忘之卻步。

諮商室中,我們看過太多家庭,為了要達到「傳宗接代」的使命,不只要生育,而且還要生到「男丁」方休,就算已經生了三千金、四千金,只要一直沒生到男丁,那就很抱歉,請繼續生下去。於是,戰火從小家庭內開始延燒,一路燒到兩邊的原生家庭、大家族,共構這場混仗,糾葛到不行。

所以每每這樣的故事,都聽得令人極度不捨,包括沙龍當天亦是,令在場不只肆一、淑臻兩位來賓、二小姐,還包括現場聆聽故事的我們,為之心疼與鼻酸。

然而,我也發現了一個超大的亮點:在這故事裡頭,「獨子」這個最重要的角色,位置是鮮明的。

故事中的他,何以重要?因為抵擋男方家族壓力的關鍵樞紐,即在獨子的角色位置。唯有他能先劃出那條隱形的文化界線、奮力抵擋文化的壓迫入侵伴侶次系統,才有可能讓彼此在親密關係中更加安在。

那這件事又何以不宜由婚姻中的女性來做?因為她是「媳婦」,不是「女兒」。這說法雖然殘酷,卻也真實,真實到令人想哭。一旦由媳婦出頭面對,那麼文化的壓力,就會直接越過我們這些兒子,轉移到媳婦頭上。

而當丈夫努力捍衛界限、抵擋文化壓迫時,婚姻中的女性角色可以做什麼?除了支持,還是支持,並且進一步去理解「夾心餅乾」的辛苦,給予適度的疼惜。

我們這些獨子,要的不多。只要這樣,我們就很甘願繼續打仗了。

推薦給你:愛的表達,才是溝通的第一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