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善良的我們》Rebecca 罹乳癌引發大眾共鳴,也讓大家驚訝於乳癌年輕化的趨勢。而你知道嗎?在台灣平均每 34 分鐘就有 1 人罹患乳癌,原來,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 Rebecca。除了定期篩檢、及早發現之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預防復發?一起來看早期三陰性乳癌全國記者會怎麼說!

「喜歡我的乳房嗎?下週二切除,乳癌!」台灣夯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主角之一的 40 歲單身粉領族 Rebecca,在忙碌的工作中突然被宣告罹患乳癌,一夕之間面臨生活、事業和愛情的巨變,寫實劇情引發廣大女性共鳴。

術前術後輔助治療防復發,醫病盼早期三陰性乳癌免疫療法納健保給付

在台灣,平均每 34 分鐘就有 1 人罹患乳癌,「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 Rebecca」。醫師表示,國內乳癌死亡率趨勢未見明顯下降,解決方法除了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之外,對於復發風險高、治療選擇少的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呼籲健保應加速趕上歐美治療指引,及早提供給早期病人合適的術前與術後免疫藥物輔助治療選擇,期盼能幫助預防復發、持續追求夢想。


圖源:台灣乳房醫學會

年輕型早期乳癌病友的困擾:1 低 2 高 3 難

在各種乳癌亞型中,三陰性乳癌存活率較差、復發較早、容易轉移至肺腦等器官,因此常被形容為「最惡乳癌」。特別是年輕型乳癌病友,經常面臨「1 低 2 高 3 難」的煩惱,也就是經濟基礎較低,無法及早接受較佳較完整的治療,因此可能陷入較高的復發與轉移風險之中,生活、事業與愛情困難受衝擊。

33 歲的粉領族陳小姐,兩年前洗澡時意外摸到右胸有異物感,就醫檢查後初步評估為 0.5 公分纖維囊腫,持續追蹤不到半年,竟檢查確診為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腫瘤 4.2 公分,整整大了 8 倍,走向抗癌之路,於抗癌初期先用健保傳統化療,但成效不如預期,所幸有商業保險支持,在醫師建議下,術前增加自費使用免疫藥物,手術時腫瘤明顯縮小至 2.2 公分,術後持續使用免疫藥物。


圖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陳小姐|圖源:台灣乳房醫學會

她強調,如果一開始就使用免疫藥物,手術腫瘤可能縮得更小,抗癌路上也少些折磨。另一方面,她也期待健保盡快給付免疫治療用於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別讓年輕病友因為經濟因素而錯失國際標準治療的機會。

落實健康台灣願景,降低台灣乳癌死亡率3大關鍵

賴清德總統打造健康台灣新願景,首要目標是降低癌症死亡率,乳癌便是重點項目之一。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 112 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觀察國內主要癌別如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和乳癌的標準化死亡率比較,乳癌是唯一仍上升者,值得關注。

對此,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表示,相較於歐美乳癌死亡率自 30 多年前出現下降趨勢,台灣乳癌死亡率卻未明顯下降,可能原因之一與藥物有關,國內乳癌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用藥,健保給付仍未跟上歐美醫學會的治療建議。因此,若要降低乳癌死亡率,除了篩檢發現早期乳癌,提供可能合適的治療選項、健保給付加速接軌國際治療指引,也都是關鍵之一。


圖說: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圖源:台灣乳房醫學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劉良智教授表示,三陰性乳癌手術後 1-3 年是復發高峰期,為了預防復發,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過去僅有化療可用,治療面臨瓶頸。特別是腫瘤介於 1-2 公分且合併淋巴轉移、或是腫瘤大於 2 公分的「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復發風險高,亟需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劉良智教授|圖源:台灣乳房醫學會

先「算命」,再「改運」!免疫治療輔助突破早期三陰性乳癌困境

陳守棟理事長指出,早期三陰性乳癌通常不適合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除了化療,目前僅有免疫治療可用。要幫助減少復發風險、增加存活率,應把握術前及術後輔助治療的黃金時間。術前輔助治療不但有助於減少手術切除乳房與腋下淋巴的範圍,透過病理完全緩解率(pCR,即病理上已找不到癌細胞)數值「算命」,評估預後和藥物反應,做為後續「改運」、加強術後輔助治療的參考。

劉良智教授進一步說明,術後輔助治療的作用是盡可能消除手術後仍殘存的癌細胞,維持疾病不惡化、預防復發,提升整體存活期。最新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術前併用免疫治療搭配化療,術後持續用免疫藥物鞏固治療,預防疾病復發,追求更多控制病情的可能。

他曾收治一名 36 歲個案,跟陳小姐年齡相近,確診為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後上網爬文,對「預後差、惡性高」等描述感到恐懼,但也發現免疫治療可能有翻轉惡疾的可能,就醫後便遵從醫囑,接受免疫藥物的術前術後輔助治療,迄今超過 2 年維持穩定不復發。

感謝健保守護癌友,盼早期三陰性乳癌不漏接

癌症希望基金會蘇連瓔執行長表示,民國 110 年統計顯示,台灣每年新增超過 1 萬 5 千名乳癌病友,約 8 成確診時為早期乳癌,感謝健保已給付多種荷爾蒙受體陽性與 HER2 受體陽性的乳癌用藥,幫助許多癌友的疾病獲得控制,達到乳癌十年不復發的目標。


圖說:癌症希望基金會蘇連瓔執行長|圖源:台灣乳房醫學會

遺憾的是對於早期三陰性乳癌的病友而言,目前僅有化療納入健保給付,期待能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幫助這群癌友爭取更多可能延續生命的機會,實踐自己家庭與工作等人生計畫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