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養小孩之後,我們經常忽略自己的需求,繼而影響親子或伴侶關係。為你介紹「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這裡打造了讓家長和孩子,都感受到療癒與放鬆的空間,創造真正地「親子共好」。
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你見證他睜開眼睛的瞬間、第一次緊握你的手指,還有因為你而哭而笑的親密連結。
擁有這樣的關係,可以一路陪伴他成長,是一件極為幸福的事情,你會跟著他好奇的目光,每天都像是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共同期待與失落,體會生命的新奇與美好。同時,你也會體認到承諾的重量,以及牽掛的意義。
圖片來源: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
然而乘載著這樣的生命重量,你應該也深深體會到,這樣的過程,往往佔據父母極高比例的時間、精神和體力。
你最近也經常有這樣的感受嗎?你既想認真投入工作、建立自我價值,但卻往往犧牲了照顧小孩的時間。
你想著要給他更好的生活環境,從學區的選擇、各種才藝的培養,你想著要給他理想中的教育方式,卻也在過程中忍不住懷疑自己,不確定哪一套教養模式,最適合這個仍在探索的孩子。
圖片來源: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
作為孩子的靠山、安全感的來源,你知道自己不能輕易放棄,但又想知道,如何能維持最好的平衡?慢慢的,你發現內心已經積累各種困擾或負面情緒,你也開始擔心這會影響你們的親子關係,或甚至是伴侶之間的和諧,也可能,逐漸影響你在工作上的表現。
畢竟,育兒屬於極為親密的關係之一,它必然深深牽動著我們的情緒與個人狀態。因此,不論你現在正經歷什麼樣的階段,從源頭開始找資源、疏通你內心的壓力,都是最根本的解決方式。
「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爸媽搶著報名
在育兒路上,我們經常將目光集中在孩子身上,花費時間思考,適合他們的各種資源。然而,這也讓我們往往忽略了——
其實唯有當家長能照顧好自己的時候,孩子也才能真正地幸福。因為,當你知道如何讓自己達到生活的平衡,親子之間,才能有更多愛的空間和時間。
長期支持親子培力的兒福聯盟,看見了這個議題的核心,自 2019 年打造了「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服務,有別於其他相同性質的場域,這個空間更強調「共好」,也就是不只關心孩子,更關心大人們。
「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提供家長能夠喘息的空間與療癒活動,比如手作課程或小聚會等,培養家長之間的支持網絡;也開設教養講座,提供親職養育的溝通方法和策略。
除了聚焦孩子,夫妻關係,也是家庭和諧的重要關鍵,「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也開設伴侶關係講座,加強父母的支持系統。
當你來到這裡,你可以暫時卸下只是「OO爸爸」、「OO 媽媽」的稱呼,拿回自己真實的名字,知道你現在除了是誰的父母之外,你永遠都還是你自己。
在這個親子共好空間中,也提供幫助孩子獲得發展與教育的活動課程:例如「永續教育」系列,培養孩子與地球共好、珍惜食材物品的概念。
也配合孩子「五力發展」:感知能力、創造力、人際相處與社交、心情與表達、舞蹈肢體能力,規劃兒童繪本、大肢體唱跳、教玩具操作與 DIY 藝術手作等課程,陪伴孩子探索自我。
家長或許會好奇,孩子身在其中,是否能自在展現自己?對此,空間與課程設計上,更是貼心設計,不會在孩子面前討論他們的狀況,幫助家長共同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在實際參與過後,也收到許多家長的好評回饋,譬如每年都會舉辦的暑期幼兒營,有媽媽笑說,「孩子在活動後笑得很開心」、「很期待再去上課」。
此外,老師都會傳照片,讓忙碌的父母們,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參與孩子們的暑假;也有媽媽提到,孩子在活動後總是笑得很開心,並且很期待再去上課,甚至還會哭著耍賴不想回家!
圖片來源: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
「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目前在台北、竹北皆有設立親子據點,同時,也即將在今年(2024)於台中開幕最新空間,共同陪伴孩子的重要成長過程,也療癒家長們,打造真正的體貼與共好!
沒人一開始就知道如何當爸媽:你需要的是更多資源與學習
在育兒路上,父母很容易被當作萬能的存在,似乎是孩子一生下來,就立刻知道要如何應對所有的狀況、教養的方法。
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人知道該怎麼當一個爸爸或媽媽,對孩子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當小孩;但對家長來說,這也是他們第一次。我們的所有經驗,都是靠種種的學習逐漸累積而來的。
圖片來源: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
或許,我們都不應該再把全部的壓力都施加在自己身上,一個地方出錯,就拚命怪罪自己,或認為只能自己扛起。
「生養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我們應該適時尋找各領域專業的支援,減輕自己肩膀上的重量。
畢竟,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這是不會改變的道理,也是每一個爸爸或媽媽都該放在心裡的,實現理想親職生活的信仰。
如果身為家長的你,正好需要,現在就看看「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有沒有你喜歡的課程吧 >> 點我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