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看伴侶的手機嗎?一起從韓劇《離婚律師申晟瀚》看關係課題,也許你會發現過度控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文|亭安 Ann Lin

韓國媒體人李瑞鎮外遇,私密影片遭外流,丈夫提起離婚訴訟,李瑞鎮什麼都不要,只要孩子的親權,李瑞鎮有可能贏得親權嗎?

這是 Netflix 韓劇《離婚律師申晟瀚》戲裡的第一場官司,這場官司的結果,應該跟你想的不一樣。

《離婚律師申晟瀚》改編自韓國漫畫家姜泰京的同名作品,看名稱就知道,這部作品主要由一個個離婚官司串起,官司的內容涵蓋很多層面,外遇、婆媳問題、外籍配偶,豪門離婚⋯⋯

乍看之下,各個離婚案件相互獨立,然而,劇集中多數的官司裡,卻都牽涉到一個關係裡的重要課題——控制。

他不是體貼,他只是在控制

以李瑞鎮的官司為例,如果我們跟著劇中的媒體起舞,我們很難不給李瑞鎮,貼上種種不堪的標籤;但當我們深入李瑞鎮的生活,看到她實際的婚姻場景之後,對於李瑞鎮在這場婚姻裡的對錯,就很難做下簡單的判斷。

李瑞鎮的丈夫,對內,除了在家裡裝了數個攝影機,監視她的行動外;還每天對她衣櫥裡的內衣褲拍照,一覺得樣式或數量不對勁,便會嚴厲質問她,是否在外面偷情。

對外,同事以為,李瑞鎮有個極其愛她的先生,常常突然親自送點心、午茶到公司給她跟同事,其實這只是他查勤李瑞鎮的藉口而已。

後來,當李瑞鎮與外遇對象的私密影像外流,先生為了打擊她在孩子面前的形象,甚至還逼迫他們尚未成年的孩子,看這些限制級影像。

在李瑞鎮的這場官司裡,姑且不論她與丈夫,在情感關係裡的是非,一個控制欲如此強烈的伴侶,是否是孩子最好的親權歸屬,就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同場加映:報備、定位、視訊,才有安全感?你不需要更完美的伴侶,而是更完整的自己


圖片|《離婚律師申晟瀚》劇照

控制慾強烈的伴侶,連孩子都壓力山大

而第六集的案例,則恰好與李瑞鎮的個案,性別相反,大學知名教授外遇,外遇者本人主動要離婚,但元配妻子不肯;與台灣一樣,由於外遇者在婚姻關係裡,錯誤的比重比較高,在離婚官司裡,勝訴的機率不大。

就社會觀感來說,外遇者一定是首先被撻伐的對象,但在這段關係裡的元配妻子,連他們自己的兒子都受不了,已經是青少年的兒子說,他才不想管父母會不會離婚,他討厭媽媽完全不管他有恐慌症,還逼他留在國外的高壓學習環境。

兒子生病,她不在乎,丈夫生病,她也不在乎,她就只在乎,她身上「知名大學教授妻子」的光環,以及只要開口,無論金額多寡,丈夫就會把錢匯入戶頭的優渥生活。

媽寶尪+控制狂婆婆=悲慘的婚姻生活

而第二集朴愛蘭的案例,則是台灣也很常見的婆媳問題,先生自從事業失敗後,就沒有再工作,朴愛蘭打著好幾份工養家,如此辛苦,回到家卻還得承受婆婆的百般嫌棄。

朴愛蘭與先生沒有兒子,婆婆常把言語霸凌,施加在她的兩個女兒身上,這就踩到一個母親的底線;朴愛蘭多次請先生協調,請婆婆停止這樣的行為,先生卻總是說,他從小單親,媽媽含辛茹苦養他長大,要她們多忍忍。某次婆婆怒罵女兒時,護女心切的朴愛蘭忍無可忍,對婆婆動手,婆婆受傷,被送進醫院治療。

媳婦對婆婆家暴,在東方社會的情理法裡,是很嚴重的錯誤;暴力的確是錯的,然而,身為觀眾的我們,在全觀的視角下,實在很難簡單的就斷言,朴愛蘭的對錯。

其實在這個家庭裡的每個成員,都很辛苦;朴愛蘭與女兒,長年飽受婆婆的言語霸凌,生活的難受,自不在話下;婆婆被自己高度的控制慾宰制,對媳婦與孫女怎麼都看不順眼,日子也不會好過;而先生則夾在強勢的母親,與滿腹委屈的妻女之間,兩邊為難,一樣很辛苦。

猜你想看:不安全感讓關係破了洞?三個方法撫平焦慮,比別人先對自己說「我愛你」


圖片|《離婚律師申晟瀚》劇照

為了控制不安全感,卻反而傷害了關係

在關係裡,控制是很常見的課題,近幾年討論度很高的 PUA、情緒勒索,都是控制的一種形式;控制跟安全感有關,《離婚律師申晟瀚》裡,李瑞鎮長得漂亮,事業表現好,男性粉絲眾多,丈夫透過各種方式的監控,顯示的,卻是自己的不夠自信。

朴愛蘭的婆婆,對媳婦百般挑剔,張牙舞爪的背後,是想彰顯自己的權力,兒子即使結了婚,最聽的,還是媽媽的話。

而不論是李瑞鎮的丈夫,還是朴愛蘭的婆婆,他們的種種控制手段,最後,反而造成了,他們最不想要的局面發生。

暫時撇開戲劇不論,控制與被控制的課題,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裡,舉一個太頻繁被討論的話題為例,你會看伴侶的手機嗎?如果你會看伴侶的手機,你確定你看到的,是真實的情況嗎?


圖片|《離婚律師申晟瀚》劇照

你看到的伴侶手機,是真實的情況嗎?

以前有位同事,每到下班要離開公司之前,必做一件事情,就是整理當天的對話紀錄,因為他每天一到家,伴侶一定檢查他的手機,如果有某些對話或某些人,伴侶覺得不對勁,就會對他進行盤問;同事為了避免麻煩,索性每天下班前,就把對話紀錄好好整理過,把所有可能會讓伴侶疑心的對話,全部清除;他並沒有做什麼會讓伴侶難過的事情,只是伴侶實在太多疑,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猜忌跟爭吵,他索性讓伴侶只看到,伴侶想看的那一面。

本以為同事是特例,某次我獨自在咖啡館用筆電工作,隔壁桌來了一位男性跟幾位女同事,無意間在他們對話裡,聽到那位男性,也有每天「整理」對話紀錄的習慣,理由一樣,是為了要減少伴侶多問的麻煩。


圖片|《離婚律師申晟瀚》劇照

伴侶要盯,但「不是」盯他的手機

究竟,關係裡,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你的控制,真的就能讓關係,一切如你所願的發展嗎?如果你真的就還是很不安,很想緊盯著伴侶,你可以怎麼做呢?

很喜歡台灣知名精神科醫師,鄧惠文醫師的答案,她很誠實地說,不是完全放手不盯,但,盯的不是伴侶的手機,而是伴侶的心思跟價值觀;無論有多麼忙碌,都要確認彼此,有足夠的相處與溝通時間;只要能跟緊對方的心思,那麼無論伴侶這個風箏飛得多高,線頭都還是在你手上。

親密關係裡最強大的連結,我想是彼此的心,與其用種種外在的手段控制,最後可能仍然免不了讓自己不安,甚至反而造成關係裡的裂痕,不如用心溝通與經營,認真理解伴侶;如果已經如此做了,關係裡還是出現不想見的局面,那麼,放生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