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林奕含與《人選之人》張亞靜遭遇的權勢性暴力,我們能怎麼做?一起來拆解性暴力如何發生,以及支持倖存者的 3 種方式!

林奕含事件 V.S.《人選之人-造浪者》張亞靜

大家好,我是婉昀。林奕含逝世第 6 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仍是不少人到現在,還沒有勇氣翻開的一本書。

女孩「愛上」誘姦犯的故事,引起社會對「權勢性侵」的討論。

近期好評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其中王淨飾演的角色亞靜,同樣遭遇老師的權勢性暴力。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這兩個角色的相似之處,以及兩人,為何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結局。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以虛構小說故事,講述少女受到她仰慕的補習班老師誘姦,當社會與周遭沒有足夠支持倖存者的環境,少女說服自己愛上強暴者、自己是在談婚外禁忌戀愛的悲劇故事。當然,後來我們也知道,這個小說故事,來自作者林奕含的經歷本身。

同場加映:林奕含逝世六週年|「權勢性侵」沒有減少,我們能為倖存者做些什麼?


圖片|女人迷專訪

性狩獵者的誘騙公式

在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王淨飾演的公正黨黨工張亞靜,與他的老師趙昌澤發展出婚外情。與房思琪相同,亞靜漂亮、聰明優秀、滿懷抱負。他與房思琪,兩個人,都不像人們想像受害者的典型樣貌。

兩人都在學生時期,遇到了能力與才華,都令當時自己傾慕的老師。

亞靜與趙昌澤,乍看是兩廂情願的婚外情關係,實際上,兩人「情侶」關係的開始,卻依然來自「性狩獵者」創造的「誘騙公式」:主動營造獨處情境加上袒露婚姻不順私事,以及表現自己脆弱。

透過獨處,以及私事告白,營造出「越界的空間」,也釋放一個潛告白訊息:「你對我而言是最獨特的,我才會把這一切不能給別人看的,坦露給你看」。

張亞靜受到這種示弱深深吸引,進而從學生對老師的「仰慕」,轉變成,情人之間的「愛上」。兩人展開不見天日的關係,為了不讓事情有一天被亞靜公開,趙昌澤要求亞靜「愛他就讓他拍裸照」。

與《房思琪初戀樂園》故事裡,補教名師李國華,說房思琪因「精神病」而不可信一樣,趙昌澤一邊與亞靜發展關係,一邊也詆毀亞靜,到不同單位,說她有工作問題,降低未來亞靜爆料的可信度,並不只是希望把張亞靜留在身邊。

延伸閱讀:性別觀察|解析數位性暴力:有人把我 P 成裸體,我如何證明那身體不是我?


圖片|《人選之人-造浪者》@ FB

最終張亞靜看清這一切,消聲匿跡了好幾年,才開始發現,她應該為自己站出來。也幸好她走出來,周遭有翁文芳、陳家競這樣的前輩,願意義無反顧地支持她行動。

即使在她要放棄的時候,仍然告訴她「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比亞靜本人更不願放棄。戲裡翁文芳與張亞靜有一段對話,是事情過去許久,亞靜對自己有很深的自責,翁文芳告訴她:

「誰這輩子沒遇過幾個壞蛋?」

「 成功的人在他最成功的時候,展現弱點,很難抗拒。」

(看到這裡我也在想,翁文方或許也曾經歷過類似的事,才能理解亞靜)

倖存者總要經歷多年的掙扎與痛苦,才有勇氣站出來為自己發聲,有的人甚至因為遭侵犯時年紀太小,一直到多年後才驚覺自己受害。在《人選之人-造浪者》故事中,張亞靜的正義,最後得以伸張。

但是,真實世界裡的倖存者,鼓氣勇氣發聲後,又要再面臨漫長的訴訟期,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更可能像林奕含事件一樣,正義無法伸張。

林奕含逝世 6 週年,改變了什麼?

林奕含的離世,帶動社會對於「權勢性侵」的討論,也促進相關法律的修正。

在 2017 年,立法院三讀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第九條修正條文,明定補習班的教職人員,都需要揭露真實姓名,在申請立案、或人事變動時,也需檢附相關文件,由主管機關核准。

補習班若發生性騷擾、性侵害事件,需向有關單位通報,以防範不適任的教職人員進入。

同年,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通過「通姦除罪化」提案,避免權勢性侵倖存者因害怕被元配反告,而放棄為自己發聲的機會。


圖片|女人迷專訪

通過修法就夠了嗎?

權勢性侵案件,沒有因為「房思琪條款」而減少,除了校園,我們也看到更多在職場、宗教內的相關事件。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若社會風氣仍無法支持倖存者,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房思琪、更多被噤聲的倖存者出現。

支持性暴力倖存者的 3 個日常行動

邀請讀者一起做的三個行動,讓下一個房思琪能夠擁有不同結局。

1. 停止檢討倖存者

性侵案件最令人心痛的,是倖存者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揭開傷疤,他們必須提供足夠的證據,以證明自己在事發當下是非自願的。他們必須一次次地說明事發經過,因為稍有不清楚,就會有人質疑「你其實是自願的吧」、「你也有享受吧」。

另一方面,倖存者的樣貌不是單一的,倖存者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想像中「柔弱、害怕、呆呆傻傻的漂亮小女生」,倖存者也有可能,性格很強悍、也有可能很聰明能言善道、有可能受酗酒或其他精神問題困擾,也有可能,是你不喜歡的那種人。

但這些,都不應該是我們檢討倖存者的藉口。

房思琪曾說:「如果我愛上老師,整件事就不算是強暴。因為承認這是強暴,比愛上他還更痛苦。」

要性暴力倖存者講出自己的經歷本就是很困難的,若社會仍持續用異樣的眼光檢視他們,只會有更多的房思琪出現,而加害人永遠不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圖片|Photo by MART PRODUCTION on Pexels

2. 真誠傾聽、積極陪伴

沒有心理專業也沒關係,只要讓倖存者知道自己是被理解、被愛著的,這樣就足夠了。就像《人選之人》裡翁文芳的角色,願意聆聽、願意相信與支持,那就足夠。

每個人面對創傷的方式不同,復原時間也不同,即使我們無法完全體會倖存者的痛,但請先試著理解、接納他們的感受。當倖存者的情緒有可以抒發的出口,就是幫助他們好起來的一大步。

3. 尊重倖存者也有不想好起來的時候

面對傷者,我們常會太過積極地希望對方好起來,雖然立意良善,卻可能造成倖存者更多的心理壓力。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我們能做的就是配合倖存者的復原步調,在給予關懷的同時保留倖存者的自主性。

在林奕含逝世六週年,願世界不要再有更多房思琪,也希望所有受傷的心靈能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