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討 KOL 文化中的形象維持能力,有些 KOL 為了流量趨時事、迎合興趣,涉獵領域超出專業範疇,易失言引發爭議。筆者剖析其中的兩大原因,一起看 KOL 該如何從這樣的循環中解脫。

文|Hannah

當今的 KOL 文化給了素人打造形象、脫穎而出的機會,但同時也考驗著 KOL 對形象維持的能力。

傳統的公眾人物,像是藝人、政治人物們,背後都有龐大的專業團隊在做媒體公關和形象維護,自身對操持形象的意識也較為強烈;今日的 KOL 們常常是隻身一人闖天下,逐漸有名氣或幸運爆紅之後,才開始練習如何貼合並經營自己的人設,因此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那些 KOL 人設崩塌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


圖片|Photo by Jenny Ueberberg on Unsplash

KOL 為了趕時事的熱度而罔顧專業,不小心暴露自己的無知或狂妄

回想在網路、社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尚未發達的年代,不是任何人都有管道對大眾發表意見,一位「意見領袖」必須有穩固的專業背景,在某個領域成為頂尖的人物,媒體才有可能對他產生興趣、給予他適當的舞台和露臉的機會,而意見領袖也往往十分珍惜這樣的機會。

比方說一位國宴大廚只會在新聞報導或專訪中,針對美食發表他專業的看法,盡力在有限的採訪時間內提供精鍊的內容,其中他不會去分享旁枝末節的事情,更不可能有時間討論自己的政治立場或對時事的看法;同樣地,記者的問題也會一針見血、不超出專訪主題的範疇。

但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想說什麼、想拍什麼,都能立即分享到社群媒體上的時代, 有些 KOL 開始在名利的修羅場裡想方設法增加曝光量,而要如何快速增加流量呢?無非是趕時事的熱潮、迎合觀眾近期的興趣、或提供標新立異的看法。

KOL 開始廣泛地評論社會時事,涉獵的領域五花八門,遠遠超出他本身的專業領域,美妝頻道主可能會對全球暖化發表激昂的演說,而研究環保議題的網紅又反過來業配新一季的美妝保養品。

但人的專業是有限的,一個人也許能在某領域獨佔鰲頭,但他很難同時又對政治、經濟、倫理、美食、兩性議題全都有深度的涉獵,硬是涉足自己不熟悉的主題,結局就是迎來失言、鬧笑話的一天。

同場加映:潮模李函自揭為「內向者」:KOL 真的不是只會穿衣服,還得有頭腦


圖片|Photo by Carol Magalhães on Unsplash

KOL的 專業工作和私人生活界線模糊,私生活一旦成為盈利的手段,粉絲也相對地提高整體人設的期待

以往「公眾人物」是非常狹窄的群體,組成份子幾乎只有著名的政治人物和演藝人員,在極少數人會曝光於螢幕上的年代,專業工作和私領域之間的界線也相對清楚。

如今的 KOL 文化卻不同,人們在乎的已經超越了 KOL 對某個專業領域的知識充不充分,轉而更加專注於他整體的形象塑造,也就是所謂的「人設」。

假如有一位美妝師開設頻道分享化妝技巧,人們不再滿足於她的化妝技術,而是想要一窺她的工作室環境、她週末做哪些休閒活動、與另一位網紅閨蜜的下午茶聚會消費金額多少、她是否有一副俠義心腸⋯⋯。

在廣告收益與社群媒體彼此互相餵養的今日,粉絲們對 KOL 私生活的好奇心,透過點擊數、讚數、流量等等,轉換成粉絲與 KOL 之間交易的籌碼。

這樣的交易漸漸被扭曲成 KOL 與粉絲上下交相賊的互動,滿足粉絲的好奇心就能獲得源源不絕的流量和收益,粉絲也懂得透過直播、留言等等對KOL提出要求,有些 KOL 漸漸開始販賣自己的生活點滴,任何小事都能分享到平台上吸引點擊,而 KOL 公開分享越多個角度的自己,粉絲們就越容易拼湊出一個完整的人物形。

有些 KOL 也鼓勵粉絲們不只注意他的專業意見,更要去觀賞、寵愛他這一個立體的人物,如此對人不對事的愛戴卻是一把雙面刃,使得粉絲們對 KOL 的個性習慣、言談舉止、消費行為等等也都立下了更嚴苛的標準,如此循環往復,釀造了今日人們對 KOL 抱有除了專業意見外,還要有完美人設的期待。

猜你喜歡:「被說花瓶又怎樣,你可以是青花瓷!」專訪時尚 KOL 李涵:做自己絕對是可行的選擇


圖片|Photo by Anastase Maragos on Unsplash

也許 KOL 們必須要及早有所覺悟:KOL 文化的本質,是人們希望在各領域中尋求專業意見,或是透過偶像崇拜來滿足精神生活。

既然要走上 KOL 這條路,就必須克制自己在不熟悉的領域大放厥詞的衝動,也不要刻意塑去造與本性大相徑庭的形象,畢竟誰能在短時間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或是不眠不休的把自己假裝成另一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