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家 Constantine Sedikide 博士說:「懷舊讓我們更像一個人⋯⋯即便是一個向前看的人,有時候也會不自禁回想過去。但這種回想是給個體自身帶來好處的。」你也是一個很懷舊的人嗎?

It was to slough off a burden of nostalgia that you went so far away.

你走過那麼遠的路,只是為了擺脫懷舊的重負。

——Italo Calvino 伊塔羅・卡爾維諾

十五六歲時,我躲在房間裡偷偷看《春光乍泄》。

何寶榮一遍遍對黎耀輝說「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可是後來何寶榮再也找不到黎耀輝,再也沒有機會去說出這句話。影片最後,何寶榮坐在床上,抱著黎耀輝常蓋的那條毛毯,像個孩子似的痛哭——那時我想,這就是「回不去」的感覺吧。

回不去,大概是每個人都有的,最接近絕望的體驗。英文詞語「nostalgia」(懷舊),其實就是描述這樣一種「回不去」的感覺。

懷舊一詞最初由一位 17 世紀的瑞士醫生創造出來,最初是指士兵們由於渴望歸家而無法歸家,從而造成精神上與肉體上的痛苦。在過去,「懷舊」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負面的情緒,是身心的失調、紊亂。不過,近十多年來的研究卻發現,懷舊之情對我們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我們今天來聊聊懷舊之情。

「懷舊」是什麼?

Wiki 中是這樣定義「懷舊」之情的:

懷舊之情是指對過去的感傷,尤其是指,對於有著愉快的個人經驗的某段時間和某個地點的感傷之情。懷舊的英文「nostalgia」構詞出自希臘語,前半部分νόστος (nóstos),意思是「回家/返鄉」,後半部分 ἄλγος (álgos),意思是「疼痛/痛楚」。

在 19 到 20 世紀,懷舊在曾被認為是一種「屬於移民的精神病(immigrant psychosis)」,是一類「憂鬱症(melancholia)」。但是當南安普頓的 Sedikides 博士、Tim Wildschut 和其他心理學家開始研究懷舊時,他們發現,這是一種所有人都會經歷的感情,7 歲的孩童就已經會有「懷舊」的感覺了(他們喜愛懷念生日與假期)。許多人每周至少經歷一次懷舊,而將近一半的人每週會有三至四次懷舊體驗。

此外他們還發現,全世界對於懷舊之情的體驗是類似的。無論是英國、非洲還是南美,懷舊的主題都是普遍的——對於朋友、戀人和家庭的回憶、假日、婚禮、歌曲、陽光、湖水等等。

社會心理學家 Constantine Sedikide 博士專注研究懷舊數十年。他說,「懷舊讓我們更像一個人」。他認為第一個偉大的懷舊者是 Odysseus(《荷馬史詩》中的希臘伊卡島王,在外流浪十年後回到故土與親人團聚),一個憑藉著對家人和故土的記憶來度過困難日子的流浪人。但是 Sedikides 博士強調懷舊並不等同於思鄉病。懷舊不只屬於那些遠離家鄉的人。


圖片|來源

「即便是一個向前看的人,有時候也會不自禁回想過去。但這種回想是給個體自身帶來好處的。」他說,「懷舊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根源與延續,讓我們對自身和身邊人際關係感覺更好。它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有質感,同時也能給我們前進的力量。」

此後 Sedikides 博士在社會心理學實驗室研製出「南安普頓懷舊量表」。經過十年左右的研究,懷舊不再像曾經那樣顯得差勁——它的形象變得好多了。

意想不到的好處

我們都知道,懷舊不是一種純粹愉悅的體驗——它是既甜蜜,又苦澀的。即便當你回想甜蜜的往事,也會有一種當下的失落感混合其中。但 Sedikides 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認為,整體來說,懷舊對個體的積極意義要大於消極。

首先研究者們通過實驗發現,懷舊是一種對抗消極情緒的有效策略。當你沉浸在懷舊的情緒中,隨後它會抵消你的孤獨感、無聊感、以及焦慮感。

此外,英國心理學家 Erica Hepper 發現,年輕人有更高的懷舊傾向,接著在中年時期下降,最後又在年老時重新升高。「懷舊幫助我們處理人生中的轉折,」 Hepper 博士說道。「年輕人剛剛搬離家鄉或者剛開始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懷舊能夠幫助他們度過這種動盪的過渡期。」

最後,懷舊不僅僅能作用於我們的心理,它甚至能直接影響到我們身體上的感覺。

在中國南方的中山大學的 Xinyue Zhou 教授發現,在寒冷的日子裡,懷舊的情緒更加普遍。同樣,在寒冷房間(68 華氏度,即 20 攝氏度)的人會比在溫暖的房間裡的人更可能懷舊。這些參與者們被要求估計室內的溫度,結果顯示,那些在房間裡有過懷舊情緒的人,對室溫的估計更高。也就是說,懷舊讓他們的身體感覺更加溫暖。

心理學家認為這說明懷舊系統與進化有關。如果你能通過記憶系統讓自己感到舒適——至少主觀上是舒適的——那不得不說這是人類一種複雜而神奇的適應能力。它能讓你有更大的概率存活下去。

懷舊與哲學式的「存在」

「懷舊對於存在感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Routledge 博士說。「它帶來了珍貴的經歷,讓我們相信我們是有價值的人,擁有著有意義的生活。我們的一些研究表明,經常沉入懷舊情緒的人更能夠坦然面對死亡。對他們來說,死亡會相對沒有那麼令人恐懼。」

對此,研究者們做了兩個實驗。

在第一個實驗中,研究者們給被試播放過去的暢銷歌曲、讓他們閱讀他們喜愛的歌詞,讓受試者們產生懷舊的情緒。另外設一組對照組。在懷舊情緒產生後,研究者測驗了被試與對照組的情緒狀態。結果顯示,這些受試者比對照組更多感受到「被愛」和「生活有意義」。

在第二個實驗中,研究者們讓一些受試者們閱讀一篇由牛津哲學家寫的文章。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個人對世界的作用是「微不足道、悲慘與無意義的」,所以生活只是一種虛無。通過閱讀這篇文章,研究者們希望喚起被試們的生存焦慮感。結果顯示,文章的讀者們變得更容易懷舊,(也許是為了驅趕這種薩特式的絕望),同時,如果當人們在閱讀這種慘淡的文章之前就產生了懷舊情緒,他們將不容易被文章說服。

我們該怎樣想起過去?

Stephen Stills 的歌曲《Suite: Judy Blue Eyes》中這樣唱道:「不要讓過去來提醒我們現在已不再如此。(Don't let the past remind us of what we are not now. )」

Sedikide 博士說,「許多人,將懷舊定義為用過去與現狀作對比,然後隱晦地感嘆過去更好——『那些過去的好日子啊』但是這不是懷念過去的正確方式。這種比較對你沒有任何益處,相反,它和抑鬱情緒、精神問題、乃至腦部疾病都相關。」

「但是如果我們以一種更哲學的方式來專注地思考過去,不將過去與現在比較,而是專注地回味過去,思考『我的生活意義何在?』——他們就能獲得潛在的收益。 」

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懷舊方式,研究者們測試了養老院中的人們、從癌症手術中恢復的女人與監獄的囚犯,研究結果支持了 Sedikide 博士的觀點。

最後,有沒有完全無法陷入懷舊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些對親密關係持懷疑態度的人——心理學術語稱其為,「迴避型(avoidant)」的人——比其他人在懷舊中要收穫得更少。當然也有一部分人由於過度沉溺於懷舊而損害到自己的精神健康。但是對大部分人而言,Sedikides 博士建議,我們可以做關於「懷舊」的有規律的練習:

「如果你不是精神病患者也不是迴避型人格,我認為一週懷舊 2-3 次會對你的身心健康有幫助。」他說,「體驗懷舊是一種珍貴的經歷。當你失去,你仍擁有關於所失之物的全部記憶,並且沒有人能將它們從你手中奪走。它是你的無價之寶。」

音樂能讓人快速產生懷舊情緒,它因此也成為了這些「懷舊」研究者們最愛的一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