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裝或是偽娘,在越趨開放的現代,或許見怪不怪,但仍受多數人議論紛紛。了解不同裝扮背後的原因,相信就能用更寬闊的眼光看待。

漫畫《小甜甜》的作者五十嵐優子,前幾個月再度出現在新聞版面,但這一次被採訪,卻是因為兒子—藝名五十嵐奈波—的漫畫即將出版。奈波的作品有趣與否,見仁見智,真正引起話題的是他大方承認自己喜歡打扮成女孩,作品的主題就是「偽娘」。


五十嵐慶一(奈波)的女裝照與作品封面|來源

雖然「變裝」一詞同時包含男扮女裝與女扮男裝,但大概沒人會異議,社會對於女扮男裝的接受度,遠大於打扮成女性的男子。男性的 cross dresser 長期被當成情色產業的一個類別;異裝癖則被視為一種「有待確定」的性別趨向,等待他們的好像只有變性手術,不然就只能永遠躲在社會的角落。像奈波這樣大膽的宣告,實在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現象。

同場加映:《丹麥女孩》艾迪瑞德曼扮女裝!三位為戲突破的新生代演員


以偽娘為賣點的日本團體,「美女♂Men」|來源

但我們是否想過,像「Man」這樣匯集了肌肉、鬍鬚、磁性嗓音與大剌剌動作的性別符號,大可能是近現代文明英俊男子的標準;而女性化的男子這種近年才登堂入室的現象,在三百年前的中國,卻幾乎是社會的「日常」。就像我們在另一篇專欄討論的,「貌似女子」是當時評價美少年的主要依據,男孩不會因為自己不夠 Man 遭到批評,反而必須擔心自己今天皮膚狀況好不好、是不是忘了噴香水。

綜藝節目對於女裝男子的風潮大概也有影響。圖為日本校園瘋神榜 MAX(学校へ行こう!MAX)「女裝天國」(女装パラダイス)單元對高中男孩的改造結果。


圖片|來源

把這種美麗發揮到極致的,是明清時代的男伶文化。在近代以前,戲台上沒有女性演員,女性角色必須由男子表演,也因此造就一批千嬌百媚、「比女人還像女人」的男性演員。

延伸閱讀:四百年前,莎士比亞早開始談多元性別

這些被稱為「相公」的漂亮少年,在戲台上是美艷的女人,下了戲,仍然必須用俏麗的外表討恩客歡心。他們的打扮時髦,並且像女性一樣穿戴首飾,薰香、化妝,記錄這個時期男伶文化的愛情小說《品花寶鑑》,這樣描繪一位漂亮的相公:

「年紀不過十五六歲,一個瓜子臉兒,秀眉橫黛,美目流波,兩腮露著酒凹,耳上穿著一隻小金環,衣裳華美,香氣襲人。」

15、16 歲的青少年,還沒有變聲,聲音尖細,跟女孩一樣,瓜子臉、丹鳳眼,酒窩與白皮膚,耳朵上戴著耳環(而且還有打耳洞!),穿著美麗的衣服,噴著香水,這是不僅是美麗男孩,而且在外表上與女孩的裝扮,可能沒有太大差別。

被譽為「比女人還像女人」的京劇演員梅蘭芳,可以讓讀者想像一下 18、19 世紀演員的外貌。不過梅蘭芳可是堅決反對演員成為交際花。


圖片|來源

美麗的相公並沒有跨越性別。眼尖的讀者會發現,這種看似跨性別的美感,其實強化了某些性別符號,「美麗」終究是指「如女人一般」。雖然包養相公是當時最流行的風氣,但這些包養的男子,其實也同樣會娶妻、生子、逛妓院玩樂。

相公的美還是非常「男性向」的。只不過,如果我們注意到在某些故事裡,男人的妻子也會沉迷於相公的美艷,甚至和丈夫「共享」這些美少年,那麼相公文化,或許還是驗證了某一種「跨性別」的美感。

當然,現代的變裝者多半是因為自己「喜歡如此」,和相公們所處的環境,早不能同日而語。不過社會之所以會接納奈波這樣坦承的變裝者,未必可以說是因為「尊重個人的選擇」,畢竟,在一般的情況下,真正被社會(表面上)接納的變裝者,仍然是打扮得「像女生」的男子,女性化的美麗仍然是一切的關鍵。

但不管怎麼說,偽娘或著其他異裝風潮的出現,多少給了更多人掙脫束縛的機會。前陣子,台北市某高中允許性別認同困擾的男同學穿著女裝上課,這當然是一種進步,在這種時候,我們或許也可以對照一下幾百年前的另一個時空,順便思索一下,到底美麗,或著英俊,或著醜陋,可以有多少定義?

推薦閱讀:偽娘告白:你稱我「先生」,表面好像尊重,其實是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