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我們都期待自己可以保有自己的獨立與清明,可是為什麼這件事往往很難呢?回歸到獨處,你不斷的質問自己,就會發現問題反面的答案。

自職場通信表單開通以來,收到許多讀者來信詢問,其中一個問題雖然簡短,卻抓住了我的眼睛。

如何做到工作中的中立者── 讀者 Ann (年齡區間 25-28)

除了 Ann 以外,也有不少讀者有類似的職場疑問。每個人遇到的景況都不盡相同,僅只是透過文字來信、篇幅簡短的描述,無法如同會談一般帶著與談者更深入的去看見自己與環境。

若草率的給了意見,對任何人都不會有幫助,不是我想要的。我也經常在思考 Ann 的提問,「如何獨處」這本書是目前想到我所能做的最靠近的回應。以上是為什麼我會在 2016 進入秋天之際,又想起這本書的最大原因。

「如何獨處」這本書,是去年 12 月曾在女人迷閱讀沙龍分享過的書目,是本難讀的書。

請容許我如此介紹這本書,

(用詞隱晦+歷史事件+文化)X 翻譯 ≒ 哄睡的工具書

難讀的原因粗略被我歸納為 3 點,首先是作者的用詞本身就很艱澀、隱晦,不是平常大家習慣的用語。再者,本書為作者 1996-2007 的文集,其中包含許多歷史事件比方 1998 年柯林頓性醜聞、2001 年 911 事件等。第三,美國文化與台灣不同,台灣讀者若沒有在美國生活的經驗,很難憑藉著想像去理解作者的脈絡。

推薦閱讀:劇場攝影的療癒課題:回歸真實的初心

上述三者以括弧相加,再乘上翻譯因素,就形同一本很難下嚥的書。當時在講座上,我說真的應該建議書版社在封面上以紅色的全大寫,寫上WARNING,警告想買書的讀者,讀這本書將面臨的障礙。

對作者 Jonathan Franzen 的提問:「嘿,你幹嘛寫的這麼難啊?」

此篇特別要強調書的難懂,主要是因為想帶入一個閱讀時的重要發現。作者在流亡的讀者的篇章中提到,閱讀、寫作基本上是出於連結的需求,試圖與某種生活方式或某群人連結。

可我越是讀,就越是懷疑這本書出版之後,作者 Jonathan Franzen 大概體驗到了更巨大的孤獨感?因為他引起的共鳴,恐怕只限於很少數有耐心想讀懂書、讀懂作者的人,比如說為了講座而生吞活剝他書的我。

附帶一提,作者文章裡提到自己長期困擾於憂鬱症。看的時候我難免會想,他寫作既然是為了與大眾連結,但他風格如此晦澀難懂,目的根本無法達成。想連結,幹嘛不寫點通俗又平易近人的主題,像是夢想、感情這類?我總是想問作者 Jonathan Franzen,你幹嘛寫的這麼難懂又複雜。老在探討寫作、閱讀、阿茲海默還是美國郵件制度這種問題,是怎麼跟一般大眾連結啊?

若 Franzen 真的是為了連結大眾而去創作,卻達不到本來的目的,這也未免太過悲傷了。

心理師的視框轉換

從絕望中找到希望是我經常帶案主做的事,也就是所謂視框轉換 reframing 的練習──同一件事情,嘗試用不同角度去看待,做出解釋,就會得出不一樣的感覺。

表面上 Franzen 的這本書,成為與大眾溝通的工具是失敗的。但也許,Franzen 選擇了這麼艱澀的主題、以這麼隱晦的方式書寫,只是為了和很小的群體連結。對於那些決心閱讀的人(比方說我)而言,Franzen 寫作的目地就能夠達成。

我的意思是 Franzen 具有選擇權,他選擇以這麼迂迴的方式表達自己,選擇艱澀的主題,這一切都是他的選擇。

從「選擇權」思考職場與中立

職場中,有些人選擇把人情放在第一位,有些人選擇把角色權責放在第一位,有些人的選擇是事情優先。各有各的考量與決定,正因如此,職場才變得如此困難複雜。其實,除了中立外,你也可以做很多不同選擇。

而如果你仍執著想保持中立,也許更應該思考一下,對你來說在職場中保持中立的意思是甚麼?是對事情決策或是對職場人際?為什麼保持中立對你來說這麼重要呢?中立有甚麼好處、壞處?在常見的職場情境中你想過自己怎麼回應才能處於中立之地嗎?

延伸閱讀: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簡單四格遊戲,建立你的自我價值

上述的釐清很重要,讓你能保持中立的關鍵,在於你做出的選擇能否符合中立對你的定義。

這個指標能讓因時因地的調整,卻仍一致符合這個定義;能承擔保持中立帶來的可能後果、願意接受難免會有的副作用,卻依舊按著選擇去採取行動。

這就是了。

Dear Ann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建立一些你對自己選擇權的認識,並進一步去釐清中立於你而言的意思與意義。

來這裡與艾彼對話:心理師的會心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