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孩子的照片之外,我們值得看見更多移民的處境。今年的台北藝術節選劇《共同境地》,以南斯拉夫為背景,探討的不再只是戰爭的現況,而是人的處境。台北藝術節特刊,帶你看見《共同境地》的劇作背景,女人迷X台北藝術節合作,獨家贈票送你看好戲!

 

文/温思妮

「我是個以色列人,我前夫是巴勒斯坦人,但我們的婚姻破滅並不因為如此;而是,我是一個女人,他是一個男人,女人跟男人就是不適合在一起!」以色列籍的女演員納米雅絲(Orit Nahmias)-宛若女導演雅葉.洛能(Yael Ronen)的化身-在新戲《情況》(The Situation)裡如是說。


《共同境地》導演雅葉‧洛能 © Yael Ronen

「越是疼痛的地方,越要開玩笑!」——雅葉‧洛能

作為一個不快樂的國家,以色列和台灣相比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複雜的政治歷史糾葛、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和仇恨教育(以色列的孩子從小被教育「全世界都敵視我們,尤其是我們的阿拉伯鄰居。」)、難以擺脫的身份牢籠,讓這位以色列女導演在當代德國導演中異軍突起:大量使用自嘲、黑色幽默、高漲的情緒、政治不正確的玩笑和刻板印象。

「越是疼痛的地方,越要開玩笑!」洛能說:「基本上我的作品都圍繞著三個問題:1. 作為一位女性,在她所處的社會中,生活意味著什麼?2.作為一位以色列人意味著什麼?他和以色列政治之間的關係是什麼?3.劇場的力量在哪裡?」

推薦閱讀:《停格》排練週記:女高中生的劇場青春物語

洛能擅於處理複雜的政治歷史衝突主題,並把龐大的世界政治矛盾化作個人微小歷史來呈現。她的作品總是非常貼近個人情感,但同時又不讓你沉浸到情感之中而達到所謂希臘悲劇式的「淨化」效果,她總是能讓你在哭的時候笑出來,在同情的時刻感到心有餘悸。

讓洛能在德國聲名大噪的是2008年柏林列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和臺拉維夫 Habimah 國家劇院共同製作的《第三代》,文本來自貼身紀錄十位納粹大屠殺和巴勒斯坦浩劫的德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第三代演員,在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家族歷史、演員之間的辯證,挖掘出深埋在成長過程中不自覺種下對彼此的偏見、歧視和仇恨。

隨著《第三代》的成功,洛能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德國工作:「我們在以色列的政治裡看不到任何未來,經濟也非常糟糕,待在柏林對我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同時我覺得這是一種背叛,因為我們把國家留給糟糕的人統治。」洛能話鋒一轉:「但我孩子的父親是巴勒斯坦人,我不願意讓他在以色列長大。我不希望身分成為他的問題,身分一向不該是個問題。」洛能的創作題材一再走入無人想碰觸的政治地雷,同時也穿越自己切身的禁忌和矛盾。

推薦給你:《毀了》傷痛與血泊中誕生的女性主義:你們再也無法在我身上戰爭


《共同境地》戲劇顧問伊琳娜.佐特魯克(右)© europenow 

「我們在乎演員於參與過程中被治癒或有所收穫,更勝過最後的演出結果。」——伊琳娜.佐特魯克

一路陪伴洛能旅程的是戲劇顧問伊琳娜.佐特魯克(Irina Szodruch),佐特魯克求學時期就讀法文、西班牙文和新德國文學,二十六歲就到列寧廣場劇院擔任戲劇顧問 ,在那裏她遇到了洛能,從此之後她們成為固定的合作夥伴。

「我們需要一群勇敢的人,一群願意從自己的生命故事和傷口挖掘東西的人。」《共同境地》是由五位前南斯拉夫移民的第二代、一位德國演員和洛能的御用演員納米雅絲一起到波士尼亞旅行五天發展出來的作品;「在工作的過程中,第一步是要建立信任,我們有許多類似戲劇治療或甚至是按摩的練習。

同場加映:戲劇工作坊,讓我成為一個更柔軟自在的人

我們在乎演員於參與過程中被治癒或有所收穫,更勝過最後的演出結果。」佐特魯克在龐大的前期資料研究和過程中,紀錄每個人聆聽彼此、爭吵辯證的過程,彙整每個人書寫的日記,並從中抽絲剝繭,適時加入編劇的魔法—沒有人真的演自己,裡面的故事都混雜了別人故事的影子。當真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觀眾更容易被幽默感打開心扉,而以新的角度去看這段錯綜複雜的歷史。


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藝術總監薛敏.朗侯夫 ©Ute Langkafel MAIFOTO

「我認為我們正在做的,正是這個城市需要的劇場。」——薛敏.朗侯夫

《共同境地》的產生,不得不提到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Maxim Gorki Theater)現任藝術總監薛敏.朗侯夫(Şermin Langhoff)。她是土耳其移工的女兒,九歲才來到德國,現在是公立劇院唯四的女藝術總監之一,也是德國第一位土耳其裔總監。她眼中的柏林,是一個刻滿歷史衝突印記,不斷有新移民和難民加入的城市。而在洛能眼中,柏林就是 common ground:「如果不是柏林,這些人可能不會相遇或甚至變成朋友。」矛盾的是,柏林實際上作為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在公立劇院裡卻鮮少見到德裔以外的演員,因此朗侯夫說:「現在我們要打造一個新的『柏林人劇團』!」。

推薦閱讀:柏林,那個陰鬱卻令人喜愛的城市

早在2006年,朗侯夫在 HAU 劇院(Hebbel am Ufer)策畫「超越歸屬:移民二次方」藝術節(beyond belonging: Migration²)時,她就已經關注來自不同背景、不同領域藝術家之間開放的政治和文化討論。隨後她到以土耳其移民社群為主的柏林十字山區開創了瑙寧街劇院(Ballhaus Naunynstraße)以「後移民劇場」[1]形塑劇院特色,深入探討移民、種族和同化等議題,將劇場化做實驗室,尋找新的敘事模式,打造後移民的發聲管道,成功將這個私立劇院打響名號

「我認為我們正在做的,正是這個城市需要的劇場。」朗侯夫說道。

挾著瑙寧街劇院強勢的成功,2013年朗侯夫又一腳踏進以傳統白人男性中心的公立劇院體制,網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者加入她的團隊,洛能便是其中之一,幕後工作人員,也近乎由後移民所組成,讓高爾基劇院有別於德國其他劇院的面貌。

持續關心難民、移民議題的高爾基劇院,此次於臺灣上演的《共同境地》便是聚焦於移民第二代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演出時,讓許多觀眾皆能對應到自身和土地的情境,深受撼動。不倚賴任何「正統」或「成功」的經營路徑,不靠說大道理和知識分子口吻的自由公義,沒有特定的立場支持或反對同化,朗侯夫想要重新找回劇場的開放性和變動性,持續討論「我們是誰?我們在未來想要成為何種模樣?我們如何成為我們?」。

對應至臺灣,在面對大量的移工、移民與第二代時,我們是否能將這群人的故事搬到舞台上,在劇場中對話,讓彼此相互聆聽、理解,持續探索彼此的樣貌?從《共同境地》到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三個女人的故事,成了美麗的借鏡,以及另翼的思考角度。(同場加映:沒有人的名字叫外勞:新移民的故鄉想望

【女人迷X台北藝術節贈票活動】共同境地,看見人的處境(活動已截止)

20年後,獲歐洲劇場獎提名的以色列女導演雅葉.洛能(Yael Ronen)帶著七個戰後第二代移民,一位出生於德國、一位原籍以色列,還有五位出生於前南斯拉夫,回到故鄉探索彼此共同的成長歷程,那些偏見、傷口、失根、仇恨的黑暗,在成長過程中變形擠壓的生命記憶,隨著尋根旅途不斷累積放大,也才發現,身邊的夥伴竟是上一代加害者與被害者關係。

女人迷將抽出共同境地單張價值 1600 元的票卷送給你!

活動方式

 公開分享文章,留言寫下文章你最喜歡的金句,並@三位朋友推薦

 

(活動已截止) 

演出場次(一人得獎,兩人看戲):2016/09/24(六)19:30
演出地點:城市舞台 
得獎名單:

黃庭萱
鄭楚忻
陳宛玲

更多細節,請參考:2016臺北藝術節《共同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