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裡頭那一句,「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預設了女性人物在哈姆雷特一劇裡的角色與位置。而莎劇反覆重新搬演的當代,哈姆雷特曾有由女演員扮演的新意,究竟是女性在扮演男性的哈姆雷特,又或者是詮釋另一套女性版本的哈姆雷特,值得我們思考。看看台北藝術節為我們帶來的精彩講座討論後記。


《哈姆雷特》劇照(英國文化協會提供)|Jonathan Keenan

哈姆雷特(Hamlet)是誰?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又是誰?大概很多人都聽過,或許有些人對此一無所知。不過,很多人應該沒想過,就算不知道莎士比亞是英國著名的劇作家,卻可能已經從童話故事、兒童繪本中,讀過從莎士比亞劇本改編而來的作品。今年,配合莎士比亞逝世四百週年系列活動,臺北藝術節與英國文化協會合作,推出劇場實錄電影《哈姆雷特》播映活動。不過,這齣由英國曼徹斯特皇家交易劇院製作的劇場電影《哈姆雷特》,或許會打破很多莎劇迷對「哈姆雷特」的想像。

哈姆雷特在莎翁的筆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男性,由男演員擔任主演早已無庸置疑。但是,在這次的作品中,哈姆雷特一角竟是由女演員瑪克辛‧皮克(Maxine Peake)主演,然而,她並非第一位飾演哈姆雷特的女演員。在談論女性演出哈姆雷特之前,臺灣莎士比亞學會秘書長梁文菁先從20世紀後演出哈姆雷特時的人物形塑談起。

從她呈現《哈姆雷特》中所有人物的台詞比例可看出,哈姆雷特在劇中說話頻率遠高於其他莎劇主角,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在劇中所佔的台詞比例竟然有38%,而台詞第二多的柯勞迪也僅佔有14%。

推薦給你:演活理查三世!莎劇裡的謝盈萱:曲高和寡,就不是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你的名字叫女人?!〉講座現場照,講者梁文菁介紹哈姆雷特的各種形象。
(攝:臺北藝術節)

哈姆雷特的多話、猶豫、憂鬱,幾乎成了所有演員們在揣摩人物時所著重的重點。

梁文菁接著和大家分享英國衛報刊登幾張飾演哈姆雷特演員的劇照,從1936年的約翰.吉爾古德(John Gielgud)、1948年的勞倫斯.奧利佛(Lawrance Oliver)到2000年的西蒙.羅素.比爾(Simon Russell Beale)等人對哈姆雷特的形塑,幾乎是一貫的憂鬱王子風格,不過在2004年之後有班.維蕭(Ben Whishaw)、大衛.田納德(David Tennant)、強納森.史林格(Jonathan Slinger),找到了哈姆雷特不同的樣貌,頑皮,甚至是滑稽、諧謔的喜劇性格。

「為何哈姆雷特不能是喜劇的、滑稽的,甚至說,哈姆雷特這麼重要的角色只給男人演是公平的嗎?」梁文菁提出了很多人可能都有的疑問。

不過她解釋,在英國伊莉莎白時期只有男性才能登台演出,直到17世紀後半才開始有女演員的出現,但,當時的女性演員飾演哈姆雷特仍舊在女性「扮演男性」的狀況。一直到1979年由 Frances de la Tour 主演的《哈姆雷特》和2000年在德國愛丁堡藝術節演出的《哈姆雷特》,才真正有「女性」哈姆雷特的出現。

推薦給你:西域、胡風、女扮男裝:唐代女人的美學時尚

從1979年一直到2015年瑪克辛‧皮克所飾演的哈姆雷特,與過去扮演者有著相當大的不同,看似女同性戀者,有著酷酷短髮,身著襯衫、西裝褲,「到底她是以女生身分演哈姆雷特?還是演女性的哈姆雷特?或許大家可以在觀看電影的時候仔細觀察。」梁文菁留下了一個伏筆,不願事先破梗。

不過,女性演員的出現,以及男、女演員的演出狀況的不平等,究竟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女性影展策展人羅珮嘉,循著梁文菁的演出史回顧,進一步從哈姆雷特反串史以及莎士比亞評論史的角度,深入女性飾演哈姆雷特的歷史。羅珮嘉接續著梁文菁的話題,「在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演出,只能由男性演員演出,甚至只要是女性都是由男童來飾演。這本質上是不是對女性歧視?或者,這些女性人物是不是本來就是針對男童所寫出來的角色?」


《哈姆雷特》劇照(英國文化協會提供)|Jonathan Keenan

「《哈姆雷特》裡面有一句經典名言『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幾乎可以貫串這段歷史。」羅珮嘉提到,《哈姆雷特》劇情中,因為父親死後母親改嫁叔父,讓哈姆雷特對於母親的認知是一種「叛逃者」、「不忠者」的角色。所以在劇中,總是有很多 Maid(女傭)、Whore(婊子)等詞語的出現,表現出當時對女性的歧視。

不過到了,維多利亞時代,女性反串男性的情況變多,而且以「哈姆雷特」反串為潮流。「為什麼是哈姆雷特,不是李爾王?而且,當時的女性反串哈姆雷特都是刻意掩飾自己的女性特徵,但當時的男子卻認為女性不應該這麼陽剛,應該穿著裙子演哈姆雷特。」

在同志論述仍未興起的年代,女性反串者開始興起之時,產生很多的關於身體、性別認同的論戰。羅珮嘉說,早期最有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ued)曾經對女性反串現象提出批判,並以「陰莖忌妒」、「閹割情節」定義女性反串,認為這是一個女性對自己性別不認同的行為。

推薦閱讀:【厭女症】「下輩子我要做男人」的厭女潛意識

除此之外,佛洛伊德更強調劇中哈姆雷特的「戀母情結」,停止了女性反串的熱潮,使得哈姆雷特的塑造回到最早的男性氣質。除了一面倒向男性的論述,事實上早在17世紀就有女性評論莎士比亞,但在當時,仍舊是負面的批評劇中的女性人物,不過,羅珮嘉笑著說,「到了19世紀,馬丁夫人在評論莎劇時,認為那些女性角色並非為男童設計,而是預見女性演出的戲劇革命。」


〈哈姆雷特,你的名字叫女人?!〉講座現場照,右起講者羅珮嘉、梁文菁、主持人莊增榮。(攝:臺北藝術節)

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女性主義漸漸萌芽之後,開始有了正面的女性評論者,針對奧菲莉亞、葛楚等女性角色分析。「著名的女性主義評論者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在《自己的房間》中提到,過去的歷史、文學評論、劇作評論都是男性的聲音,女性應該要說話。」

羅珮嘉提到,美國女性主義批評家愛蓮娜‧肖瓦爾特著有《再現奧菲莉亞:女人、瘋狂和女性主義批評的職責》針對奧菲莉亞在劇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並將其放置於歷史脈絡中,再現當時的文化背景及關注英國現代早期的性別角色的意義。

推薦給你:女性主義要的男性解放!告別厭女、恐同、陰柔賤斥的父權暴力

談論完莎士比亞評論史,羅珮嘉將話題轉回劇場實錄電影,「這次的《哈姆雷特》雖然是劇場實錄,不過為了拍攝成電影,還特別安排了電影導演,安排多個角度拍攝,補足了這齣戲更多不同的視角。」梁文菁也跟著補充,「原本的《哈姆雷特》其實有政治線的安排,但在瑪克辛‧皮克的版本中強調的是性別翻轉,把政治線刪除了。」一路從哈姆雷特的演出史、反串史、評論史爬梳,兩位講者藉此標舉出瑪克辛‧皮克演出的《哈姆雷特》在當代的特殊意義。

最後,有許多觀眾反映因為搶不到套票無法親睹劇場實錄電影《哈姆雷特》。不過,梁文菁透露,「英國文化協會已經與許多大學談了合作,將在校園巡迴播放,若有哪間學校願意合作,也歡迎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