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對你來說是什麼?一種填滿時間的工具、一種生活方式、或者信仰?以思想流動為旨的閱樂書店店長蔡瑞珊將以資深媒體人眼光與我們談「書店的媒體經營」,當書店成為一種傳播方式,如何更有意識地運用載具,讓更多人能接近「充分吸收」的閱讀。

如果書店是一間媒體

前日一場高中生與教授們的經典論壇,在「閱樂書店」的夜晚溫馨落幕。起因是來自2016全國高中生人文經典閱讀會考,探究10本書單是否太難而引起網路論戰,蔣竹山教授在臉書率先發難,8位教授熱烈響應,意外的成為書店成立以來,最多教授與談、最多高中生在書店對話的一幅美好風景。

就像「閱讀做為一種生活方式」一樣,如果在閱讀的場域裡,「書店是一間媒體呢?」其實,你我都沒發現,書店早就是世界公認的媒體了,只是存在的形式因應數位載具的發展演進,讓你誤以為他只是一間書店而已。

書店身為媒體的角色,舉世知名的有1919年法國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 Company),這間除了是金城武拍攝長榮廣告的書店,也是電影「愛在巴黎日落時」裡面的男女主角經典場景。最初這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啟的一間小書店,美國人雪維兒.畢奇(Sylvia Beach)用熱情融合了隔著大西洋兩岸的異地文化,至今儼然已是現代傳奇和法國地標。


(圖片:Shakespeare & Company

當時聚集了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法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等作家與藝術家。他們用思想讓書店成為讀書館、出版社、銀行、郵局,是作家們在戰亂間尋找彼此的燈塔,更是當時美國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流連忘返的精神殿堂。

34年後的1950年,美國西岸的哥倫布大道261號也誕生了由敲打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詩人創辦的「城市之光」書店,這家小書店是反文化的燈塔,因為出版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的長詩《嚎》(Howl)名聲大振。吸引來一批新潮文學青年,包括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格里戈裏·科索(Gregory Corso)、威廉·巴洛斯(William Burroughs)等,是美國戰後反文化旅程的重要起點之一。

正如同《垮掉的一代》一書的作者比爾摩根説:「城市之光書店擁有輝煌的歷史,在今天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總有人願意去尋找獨立的文字和另類的聲音,尋找那些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的東西。」


(圖片:城市之光書店

在北京,由作家許知遠經營的京城文化策源地「單向街」,從文化沙龍開始的這間書店,是文藝青年們的聚集場所,聚集了賈樟柯、梁文道、馬家輝、駱以軍和白先勇等知名作家流連忘返的場所。「這麼大的城市能保留這麼一個小小安靜的樂土,很不容易。」藝術家劉小東說著。

這間北京的單向街,在2012年創立了單讀 app,讓彷彿對傳統書店衝擊最大數位媒體,成為思想的延伸工具, 《單讀》是一款資訊閱讀應用,內容包括書摘、隨筆、圖書推薦、沙龍以及演出預告等。透過《單讀》的應用,讓一間小書店的思想傳遞能到達彼岸的我們,我認為這正是一場因為新網路時代,而掀起媒體形式的轉變。

媒體的核心價值是傳播者的思想,思想聚集地最多的則是書店。找到新的說故事方式,就是新媒體,書店上演的活動、沙龍、講座,正可以是說故事的源頭。

台灣的《閱樂書店》,將思想延續沙龍,年度共規劃了126場,如果說書店也是一間媒體,那麼在台北的東區一年正有126個節目和思想在上演著。


(圖片來源:閱樂書店

書店有書香般的精緻場景。可以規劃安排的攝影機器,訊號轉播可透過無線網路,人才就是出入書店的菁英們,來往者不需流程文稿即可侃侃而談,內容詮釋者是在書店參與的所有書友們。如同電視台有專業的攝影棚、有可以隨時出動的 SNG 機器和製播設備,訊號傳遞來自有線電纜和無線微波,人才是大量的記者、攝影師和節目製作人,內容詮釋者則像是主持人、明星和演員。


(圖片來源:閱樂書店

回到這場在書店上演的論壇,蔣教授說著:「聽了這麼多老師、高中學生的閱讀經典的經驗分享,更讓我覺得當初臉書掀起的書單討論爭議已有相當正面的迴響。從一開始我就不覺得這引發的只是單純的書單批評,後續應會有更深刻的討論 。」

這樣的討論讓書店已然成為內容思想的發源地,在每個參與者的心中播下種子,你還認為他不是媒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