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y & Boston 的共事與共識專欄,每週以一千字的對談,告訴你職場上沒人告訴你的真心話!第二回,請先把該做的做到最好   Don't act as a Manager while you should do Assistant right! 先把小事做得紮實了,盡全力了,再想著做大事與職位頭銜。頭銜無法跟你一輩子,但是能力在你身上,誰也搶不走。

完成幾個專案不代表你已專業至極,你真的盡了全力做到最好、零缺失,還是交差了事而已?回想一下,求學期間想考高分,你會畫地自限學習範圍?在要求公司給你更多之前,你已給公司最好的成績了嗎?

C:年輕朋友們比較常問我的問題之一是:「我該怎麼跟現在的老闆談加薪或升抬頭?」

這個題目有一點大,我通常會先反問提問者:「你覺得你過去的這一年,你幫公司多賺了多少錢?有更懂得幫老闆分憂解勞了嗎?有把自己在公司的價值凸顯出來嗎?」 (推薦閱讀:寫信要求主管加薪前,妳該把握的三個重點

B:這個跟應徵的狀況有一點類似,就是我們現在還有沒有「反求諸己」的概念存在?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有沒有去研究這是什麼樣的一份工作?我有沒有去了解這個企業想要什麼樣的人才?我想要加薪、升職,那我有沒有去了解我自己的表現是否已經達到獲得肯定、足以被拔擢、加給的成績?要確認自己有沒有達標,你要先了解單位的需求及對員工的期許,然後再回頭檢討自己的表現。

記住,重點不是「我做了這麼多事情」,而是「我把事情做得這麼好」。現在的職場已經不是那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環境了,誰不辛苦?大家都很辛苦,但是功勞在誰手上?就是那個可以把辛苦的價值凸顯出來的那個人。 

C:是的,懂得怎麼執行現有的工作內容,不代表你在職場上已無敵;想倍速升遷、加薪,除了會做該做的,還要做到最好。機會真的是給準備好的人,除了對職責瞭若指掌外,還要懂得換位思考、危機處理等平常比較碰不到的狀況。不過,我想回到這個題目上強調一件事,想要升官發財,除了與學習能力及時程有密切關係外,還要檢視自己在職場上設定以幾分過關。可能是現在的資訊過多,有時候大家都以為自己什麼知道,可是,知道很多事的皮毛是無法深耕專業的。 

B:我過去的一位主管曾經告訴我們:「你們不要一天到晚以為、以為,不知道要問,不要自以為!」這份告誡一直到我離開前一個工作時,很多人都還不能做到百分百,包括我自己。這也就是在告訴我們,面對工作也好,面對人生也好,要盡全力把自己準備好;從很多面向來看,我們從來就沒辦法把自己準備到最完整的好 - 什麼都知道,什麼狀況都會解決,但,我們還是要盡可能的把自己準備到越滿越好。(推薦思考:你準備一個禮拜想闖麥肯錫,在美國的他們用一萬個小時累積競爭力

機會真的是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已經是老生常談,準備好不單單是為了得到那樣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本事與信心在這個機會上好好發揮。  

C:即使是天才兒童提前進入大學,他也必須要把所有必修及選修課走完才能畢業,不是與眾不同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結業。進入職場或剛轉換職位,在一、兩年內是真的沒有辦法體驗主管的多年考驗。給自己一些時間成長及磨練,一但你走完必、選修課且達標畢業後,你自然而然就會邁向下一個階段。

千萬不要「吃碗裡、看碗外」,怕你除了沒有吃到碗外的美味,同時也錯失了碗裡的滋味!我們也是花了好多年的時間才坐上現在這個位置、經過無數次的修改及微調才走到現在的心態,而且還要繼續調整、成長下去。成功沒有偶然,更沒有一步登天的。大多數的主管都是從基層做起,一點一滴累積、一階一層往上走的。

推薦給你:流通教父徐重仁–年輕人,有能力前別急著做大事

B:沒錯,職場不是讓你混日子的;你想混著過,或許可以,要不就永遠爬不上去,要不就很快被比你少混一點的人取代,相信這樣的結果不是你想要的。所以,先把自己準備好,就像打仗要有子彈一樣,機會來了,你才有能力正面迎戰。(同場加映:為妳而寫的職場筆記:學著做讓子彈飛的人

【共事與共識專欄起心動念】

職場中最煩人的事之一,就屬與共事的主管或同事沒有共識,日復一日後無法取得平衡,接著逐漸失去對職涯規劃的初衷與熱誠,每天上班就真的只為了五斗米折腰。工作上的摩擦有千百種,有一些主管或同事不方便直說的真心話,讓我們來說吧!

【更認識 Cary&Boston】

Cary   

小時為外交官子女,目前任職零售業高階主管。多年的公關、行銷及業務實務經驗,先後任職過外商及本土產業,加上多年社會歷練的洗禮,職場上力求最理想的「Win-Win-Win」三贏策略。

職場座右銘:Work hard in silence.  Let success make the noise.  

Boston

高中畢業後即赴波士頓求學,一邊讀建築一邊看棒球,曾經深信紅襪隊永遠被詛咒。返台後投身職棒工作十餘年,處理國際事務、國際賽會與法令規章。2014 年初自中華職棒離職,現任美國職棒電視球評與世界棒壘總會亞洲特派,擺脫機構員工的身分,繼續關心台灣棒球的發展。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It's all matter of minds. If you do not mind, it would not 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