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寫【酷兒不酷】專欄,細看酷兒離散的家國情仇,當一個同志,怎麼連過節都這麼難。

眼看又到了一年一度讓多數酷兒們感到困擾並又愛又恨的假期季節。在北美,大街小巷充滿著過節的喜氣氛圍:聖誕樹小販在人行道上擺放著大中小聖誕樹與裝飾、人們期待著與家庭團聚或者打包準備前往假期旅行,商家推出層出不窮的家庭聚餐與配套禮品,總是要到這個時候,突然意識到國家的文化與家庭價值是如此地共構並且緊密。畢竟,冬天不就是拿來取暖的嗎?但是少了家庭圍爐的酷兒們,又該何去何從?不難想像,家與國即是酷兒生命中最難解的議題。

推薦閱讀:【性別觀察】今年春節,同志與同志父母的出櫃練習

對於在海外求學或工作的酷兒遊子而言,假期並不是一個終於可以回家拍滿滿一桌台式早餐向所有人打卡炫耀的時刻,或者是攜著妻小越洋回鄉拜見長輩們並得到全世界愛戴、好以彌補在國外挫折感的場域,對酷兒們來說,回家經常是一個必須做好所有武裝或者技巧性隱藏自己,好能沈住氣面對親友所有質疑的戰場。「妳都三十了,不準備回國成家嗎?」「嫁個老外也不錯啊!」「這麼特別(註:邊緣)的工作穩定嗎?要不要考慮換跑道去大企業?」或者,即使已對家人們坦承自己的性向,無法忽略的是他們如何看著已成家育兒同輩們讚賞的眼光,再如何進步的觀念,都敵不過人們這根深蒂固、將異性戀作為唯一未來想像的典範。酷兒永遠處於這項情感道德的範疇之外。在家/國的場域,我們仍只是被噤聲的旁觀者,將他人的漠視誤認為是接納。


圖片來源:喜宴 電影劇照

酷兒離散這聽起來充滿詩意的概念,講述的其實是酷兒生命被家/國拒絕並排擠在外,卻又經常被國/家拿來做為「現代性」象徵的矛盾關係。酷兒離散中的主題,也就是游移國家邊界的移民者,因為離家而能暫時脫離傳統家庭價值的束縛,卻也必須面對「回不了家」的後果。太多酷兒們就算在國外能得到那一絲在異性戀家庭框架外的喘息空間,若望想將同樣的自由、態度、觀點帶回家,經常就會因為國界的限制而被否定:「但那是因為妳在*美國(任意更換任何西方國家)啊!」

將國界做為一種合理化恐同的論述,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這種「騎牆」的性別政治技法,可不全是所謂「傳統亞洲觀念」或者宗教保守勢力的錯,而是來自整個文明化的過程由性別價值的東/西二元分化所造成的「開放西方」vs. 「恐同東方」分類。這個知識、概念與政治佈局刻意打造的二分法,使得酷兒離散移民成為一種「不可能的主體」(impossible subject)—— 當他們在西方世界時被認為帶著原生國家的保守性觀念或者恐同壓迫的負擔,回到原生國家時卻又被認定為過於開放先進而無法融入本土文化。

推薦閱讀:酷兒的年關鄉愁:離家容易,回家難上加難

酷兒離散的焦慮、抑鬱、存在的糾結,在知識生產上使得酷兒理論必須反思以傅柯的西方性史作為基準的性別政治,而在運動策略上,這十多年來盡力地與移民權益、反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以及對於歐美主導的全球人權架構有相當大量的反思。


圖片來源|《春光乍現》電影劇照

畢竟,很現實地說,酷兒移民們在國外也不是就能吃香喝辣。除了歐美國家近期越加走向國家保護主義而使得移民監察更加激烈、邊境更加緊縮這不爭的事實,在酷兒社群中,身為亞裔移民,就是必須忍耐白人總是自以為友善地問你:「所以你跟家人出櫃是不是很困難?」「在你的國家同志是不是過得很辛苦?」自由派的白人酷兒最愛聽跨文化的出櫃故事,因為那更加肯定了他們自身對於所處文化與國家的優越感。每次遇到這個問題我都非常希望能夠直接拿出一個標語上面寫著:「以上皆非。」不,美國生活並沒有使我更能「做自己」,台灣也沒有成為我慾望的「障礙」;相反地,我是因為台灣的同志文化一開始才找到了自己的認同,來到美國後,亞裔的身份讓我明白種族的階位性而決心抵制白人優越主義的同化,即使所有的力量都在教導我們成為一個認同白人與西方價值的「模範少數」。

推薦閱讀:為不同於典型驕傲著!專訪酷兒影展策展人林志杰:誠實面對自我,但不只考慮自己

在國界與酷兒慾望的矛盾中介點,酷兒離散劃出傳統移民身份政治與認同的另類出路,就像是北美的猶太人,聖誕節跟他們沒關,那就趁所有餐廳都休假時打電話外帶唯一還開著的中國餐館吧!我們在各個不起眼之處,找到家/國之外的夥伴。而當酷兒們在過年佳節期間愁眉苦臉,或者對你興奮擁抱著說「happy holidays」沒有一點回饋,你也不必太驚訝,畢竟,這些節日與我們的存在一點關聯也沒有啊。

 

性別力百科

恐同症

homophobia

「恐同症」最早是由 Thomas Weinberg 在 1972 出版的 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 一書中提出,意指:畏懼跟同性戀者有近距離的接觸,且通常會想要施加懲罰於同性戀者身上的一種病症。最近幾十年,這個詞彙脫離臨床意涵,指涉對於同性親密行為表現出的肢體攻擊或言語騷擾,甚至可以包含國家政策或是立法中蘊含的,因厭惡而有的反同情感與行為。

參考資料:《性別教育小詞庫》游美惠,高雄:巨流,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