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渴慕於電影中鏟奸除惡的英雄,但每一天面對人生挑戰、勇敢嘗試冒險,將所有的體驗醞釀成迷人的故事時,我們自己也可以成為自己人生的英雄

從故事結構來看,召喚也是開啟故事的源頭力量。故事,是改變之旅,一場英雄的旅程。

喬治.盧卡斯執導《 星際大戰》的啟蒙,竟是神話學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這本書破解世界各地的神話密碼,發現都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以不同面貌在傳誦,主角都是英雄,以及讓英雄走上尋找改變現狀力量的旅程。

同場加映:英雄電影不再只是男人天下!X戰警裡耀眼的六位女英雄

英雄為何離開家鄉,要去追尋什麼?坎伯認為,英雄所處的環境是個荒原,那是人們過著不真實生活的世界,做著社會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卻沒有依循自己內心的想法行事;英雄之旅的目標,是找到讓荒原變沃土的力量。

坎伯對英雄的定義很有趣:

善於因應變化而非既成事物的人,被他殺死的恐龍絕對是保持現狀的怪獸,牠是緊抓過去不放的囤積者。

英雄的任務,就是為垂死的文化注入新生命。

但坎伯的英雄不是蝙蝠俠、鋼鐵人那種超級英雄,「hero」在希臘文的涵義為「保護並為他人奉獻」,人人都能是為他人奉獻付出的英雄。沒有天生的英雄,而是勇於追尋自我,出發之後,在旅程中改變最多的人,才是真英雄。

好萊塢知名編劇大師佛格勒(Christopher Volger)在《作家之路—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The Writer’s Journey)強調,坎伯的偉大成就,在於說出故事結構中埋藏的生命原則,英雄旅程也成為我們的人生指南,每個人都會經歷屬於自己的英雄旅程,因為不經歷冒險,生命就沒有改變的火花。

從傳統電影劇本的三幕劇來看故事結構,故事的開始、轉折與結束,就包括歷險的召喚、啟程出發、遭遇挑戰,以及克服困難之後的改變。

第一幕,主角遇到內心的召喚,卻遲疑不安,因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路途艱難,內心抗拒召喚;但陸續發生出乎意料的挑戰與問題,只有脫離現有狀態、接受冒險,才有改變現狀的可能。第二幕,主角接受召喚,帶著不安的心情走上旅程,一路上遇到更大的挑戰與挫折,但他遇到更多盟友,也學到更多能力。第三幕,幾經歷險,最後逆轉成功,完成目標與使命,也改變了他的視野與價值觀。

你會喜歡:【萬聖節特輯】不當公主,小女孩變身女英雄!

回頭看我的故事, 彷彿也是一場英雄的旅程。經歷召喚, 卻又抗拒召喚, 最後遇到衝突的撞擊,才讓我明白自己的堅持,決心離開職場,找尋改變的機會。一路上,結識了不同領域的朋友,給予挑戰的機會;也曾遇到理念不合的人與挫折,反而鞭策我做更大的改變。就像電影《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大難不死,人生改變了,化成旅程中驚濤駭浪的故事。

自己常反省思索, 這趟歷程有什麼意義? 想傳達什麼故事? 改變了什麼, 自己又得到什麼改變?我的故事絕非特例,每個人原本都是不凡的,只是環境種種限制,讓許多人變成平均數,成為平凡人。我只想努力活出真實的自己,不被組織、環境與現實侷限。我不想待在荒原,去羨慕正在追尋沃土的人們,再無奈地說自己沒有出發的勇氣。

推薦給你:十位台灣女孩的倫敦冒險

「我們通常對未來總是一無所知,直到事發後才說那是命運,然而在那當下,我卻扭轉著命運那樣地搏鬥著,不願相信剛開始的人生會是這麼慘白。」作家王定國在《敵人的櫻花》寫著。

命運帶來事故, 對抗命運才有故事。當生命打開一個縫隙, 才能為自己創造機會,從日常生活紛雜混亂的狀態,找出一條清晰軸線,賦予嶄新的意義;聽到召喚,揮灑屬於自己的故事。即使未來註定仍在黑暗深海,但故事是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浮木。

現在說故事成為趨勢,說故事行銷才能促進溝通,市面上有許多教人說故事的書、教人說故事的課程。要說故事不難,把故事說好也有方法,但都屬於下游的技巧,卻忽略上游的故事源頭。

推薦閱讀:侯孝賢談《聶隱娘》:創作不要被得獎迷惑,用力說自己的故事

故事不只是要說出來,更得先「做」出來。一個英雄的旅程,要有當事人(主角)面對難題挑戰,決定接受召喚,才能開啟這場旅程;透過行動去克服難關,最後解決問題,改變現狀,才有故事。

換句話說,得先親身經歷各種形式的故事旅程,累積各種「看法」,產生有觀點的「想法」,找到改變現狀、破關打怪的「做法」,最後產生跟他人溝通交流的「說法」,訴說這段旅程的歷險故事。

像個故事製造機,先有輸入(input),經過運作處理,才有產出(output);如此,就能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再來才是怎麼說故事,怎麼把故事說好。

我在記者生涯中, 也曾焦慮擔心, 只能說別人的故事嗎? 離開職場之後, 就更緊張了,可能連說他人故事的機會也沒了。我是誰?想成為誰?自己的故事是什麼?剛寫完《旅人的食材曆》時,被編輯提醒,角度還像一個旁觀的記者,華麗的文字技巧遮掩著厚度不夠的生命。我有種被一眼看穿的悚然感,開始深刻自省,才驚覺真是如此。該如何突破?我的風格是什麼?

那一年,《旅人的食材曆》 入圍中時「開卷好書獎」, 卻沒拿到獎項。幾年後,我受邀擔任「開卷」評審,審閱了二十多本書,與幾位評審決選出六本獲獎作品,我與其他評審想法很相似,選擇標準就是作者需要親身參與、長期投入,呈現強烈的個人觀點,整個靈魂彷彿沉浸在這本書裡頭,而非企劃式的採訪報導或旁觀記錄。

延伸閱讀:不確定是一件好事!哈佛校長福斯特的畢業演說:「用你的人生,說一場新鮮的故事」

我邊評選邊暗自警惕,自己做得到嗎?

隔年,我出版《風土餐桌小旅行》,花了將近四年,深入十二個小地方村落,透過飲食行旅呈現這些地方背後的族群文化、歷史與風土特色。其中很多地方,我都曾親自規劃參與小旅行。只要花時間探索,越小越深,越能看出背後巨大的文化長河。

記得邀請飲食文學名家蔡珠兒寫序,沒想到她一口答應。收到編輯寄來珠兒寫的推薦序時,我焦急地站在馬路旁看手機上的文章,想知道珠兒的意見。她開頭寫著:「洪震宇這本書,肯定是釀出來的。歷經四年醱酵熟成,一掀開,香味就從字裡行間飄溢出來。」此時,我已無法抑制情緒,再看到「我也做過記者,我明白,這需要多少腳力和毅力,不知他跑了多少趟,做了多少工夫,心底又燒著多麼強烈的熱情⋯⋯。」佇立在街頭激動不已。

我其實不認識珠兒,只是她作品的景仰者,但珠兒的推薦文字,深刻了解這本書的想法與心力;被人理解,是最大的感動。

新書出版後,幸運的得到「開卷好書獎」,又接續入圍金鼎獎與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獲得許多肯定與好評。

以前擔心自己沒有故事,其實故事不知不覺中,早已在我身上。身處的林中路就是舞台,只要擁有投入的熱情,堅持想法,找到方法克服各種難關,自然就有故事。

同場加映:好的寫作者,要以緩慢的步伐走很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