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

女人迷公布 2022 年度女性職場調查結果!94% 女性表示職場存有歧視,盼提升多元共融環境

全台最大女力內容媒體社群女人迷發布 2020 年至 2023 年疫情後台灣女性生活現況與期待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 94% 受訪者表示「年齡差異」與「單身歧視」現象仍存在。

女人迷原創製作所 2023/03/09 下午 6:30:00

政治人物該為性別歧視言論下台嗎?語言背後潛藏的厭女症

台灣國會女性立委比例亞洲第一,然而當我們爬梳台灣政治人物「歧視女性言論」歷史,卻是不分政黨持續發生。

讀者創作 2022/11/09 下午 8:30:00

阿翰的演出踩線了嗎?從「阮月嬌」到「九天玄女」——究竟是模仿?還是真歧視?

阿翰影片一出,九天玄女立刻紅遍大街小巷,甚至有人跑到中華路踩點,從傳播理論看阿翰表演讀出另一種觀點。

讀者創作 2022/05/19 下午 9:30:00

紅極一時的 A&F,為何成了美國最厭惡品牌?歧視言論、性騷擾,A&F 缺乏多元共融的慘痛代價

《白人時尚: Abercrombie & Fitch 的興衰》講 A&F 興衰史。DEI 多重要?

女人迷特約製作人 Amazing 2022/05/05 下午 7:30:00

性別快訊|拒絕處女情結!衛福部支持以「陰道瓣」等正確名稱,取代「處女膜」等性別歧視名詞

「處女膜」的正確名稱其實是「陰道瓣」,要完全的杜絕性別歧視和處女情結,我們該從使用正確名稱開始。

UDN 2022/03/31 下午 6:30:00

性工作者就是壞女人?污名下你看不見的工作專業

作者 Hisnyi Chen 曾為我們帶來紐約性工作者的第一手報導,移民婦女美國夢的破碎;我們也曾報導孟加拉性工作者的真實人生,離開妓院之後就沒有家了;這次作者 Kanghao 在談過越南妹的污名建構後,想來聊聊越南性工作者在台灣更深的污名。

范綱皓 2015/08/10 下午 2:20:00

「我只能回去賣淫」性工作者在性別、金錢、返鄉之間的掙扎

這個月我們邀請作者 KangHao 撰寫【女巫專文】,一同聊女人在這時代的的禁錮與破界,在討論性別身份與種族議題延伸出的性工作困境同時,他把電影的議題歸回觀影者,人人都有可能是介入議題的那一支手,燃起遠方生命繼續生存的動能。

范綱皓 2015/09/21 下午 7:31:00

台灣太太的德國觀察:種族歧視存在,因為沒有安全感

他們真的自負是唯一優秀人種嗎?真的瞧不起其他種族嗎?摸著良心,我必須大聲地替德國人伸張:德國是個重視人權、強調平等、扶弱濟貧的國家。這是事實,但是八千萬個德國人,除了是科技和經濟強國外,給予外國人到底是什麼印象呢?

二魚 2016/04/24 下午 5:00:00

《關鍵少數》的時代啟示:身為少數,更要投身改變歧視

凱薩琳強生 : 「女性能在太空總署做事,不是因為我們穿裙子,而是我們戴眼鏡。」 “ They let women do some things in NASA, and it’s not because we wear skirts. It’s because we wear glasses.”

海鷗小姐 2017/03/13 下午 3:00:00

不公平的肥胖歧視:連體重都控制不了,你還決定得了什麼

對肥胖者而言什麼叫做不公平?不是在於社會不了解肥胖者的肥法,而是在於這個社會不尊重別人的活法。

空心二胡 2016/03/24 下午 1:32:00

雪兒專欄|你對移工的偏見,你真的知道嗎?

許多人在台灣歧視東南亞,我在澳洲被柬埔寨人歧視,實際上歧視無所不在,但是這一年的移工角色轉換帶給自己許多思想衝擊,更尊重每個職業背後的辛酸,不再用薪水的價格去定義執業的價值,也不再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跟自己不同階層的工作,甚至也激發了自己做更多嘗試的可能性。

雪兒 Cher 2018/07/10 下午 3:00:00

歧視怎麼產生的?真正的平等,是把每個人看成獨立自主的人

要這個世界改變,還不如先改變自己。唯有你不對自己設限,你才有可能讓自己接觸到全世界;你唯有尊重每一個人,才能夠讓每一個人更自在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個世界才會更平等。

Nick, Hsu 2017/11/08 下午 2:30:00

「抱歉,我只跟白人交往」澳洲種族歧視嚴重嗎?

若我們不自覺在交朋友時就先入為主的導入國籍上的差異,而當身處異鄉的時候又不去努力突破同溫層,去探索與其他國家的人們交友的可能性,那麼到最後,我們可能就此錯過他們所替自己帶來的火花了,更別提我們也能給他們不同的精彩了。

George, Dr B 2017/04/24 下午 5:30:00

肥胖者自白:明明是歧視,為何要用「我是為你好」包裝

有些人認為,肥胖歧視也僅僅只是覺得肥胖不健康,覺得胖子就應該要瘦下來,而並沒有其他看法。那麼以下的兩則研究和統計結果,或許可以稍微解釋,我們談到肥胖歧視時,肥胖者在社會上遭遇到的困境。

空心二胡 2017/12/09 下午 1:30:00

身心障礙者的告白:謝謝你們的讚賞,但我不想成為勵志對象

【嚼嚼週報】單元力求輕薄但深刻,一口分量,讓你輕鬆帶著走;一個議題,讓你細嚼慢嚥少少的時間,一起來嚼嚼! 你是否曾經想過:當我們對表揚身心障礙者,肯定他們突破身體障礙完成創作、學業的同時,背後是否隱藏了「低估他們的能力」以及「連他們都可以,正常人一定也可以」的潛台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Stella Young 怎麼說!(拋下成見,讓一切平等:為何假設身障者沒有情慾?討論「手天使」前該聽的真實故事)

Charlene 2015/08/25 上午11:38:00

姆巴佩是誰?足球新巨星降生!五點回顧天才球員的披荊斬棘之路

卡達世界盃落幕,場上焦點除了梅西,就是今年以 8 顆進球拿下金靴獎的 23 歲球員「姆巴佩」。究竟在他看似一帆風順的職涯裡,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辛呢?

女人迷編輯 Angela 2022/12/19 下午 8:30:00

2022 卡達世足賽 LGBTQ 爭議!遭拘留記者:當世界的目光不在這裡,卡達人穿彩虹衣會發生什麼?

國外記者因身穿彩虹衣而被卡達世界盃體育館的安保人員攔下,並拘留 25 分鐘。

UDN 2022/11/25 下午 8:30:00

你也有年齡焦慮嗎?很正常,打破框架第一步,釐清焦慮背後的主要原因

社會價值觀令女性對於年齡與身份有諸多限制與煩惱,想打破框架,就要先看懂那些框框,釐清焦慮成因。

讀者創作 2022/10/05 下午 9:30:00

阿翰家樂福廣告爭議:接受不同族群聲音,品牌廣告如何創造多元共融?

阿翰家樂福廣告爭議,阮月嬌角色是可愛幽默,還是加深刻板印象?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womany 女人迷精選 2022/08/08 下午 5:30:00

不要帶同性別回家結婚?從泰勒絲的演說到台科大畢典致詞事件:給畢業生們像樣的演說

從紐約大學的泰勒絲的致詞,看回台科大校友總會理事長蔡侑霖於畢典上的爆走發言,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Louise 2022/05/22 下午 4:30:00

那些日子,陪伴我的動漫|《間諜家家酒》、《國王排名》黑人化爭議,藝術家發起的 Blacktober 行動是什麼?

藝術家將《間諜家家酒》、《國王排名》角色黑人化,漫迷發起 Blacktober 行動,捍衛角色不再因膚色污名化

女人迷特約製作人 Amazing 2022/05/05 下午 8:30:00

女人迷看奧斯卡|「只是玩笑,幹嘛認真?」威爾史密斯揍克里斯洛克,還有哪裡出問題?

94 屆奧斯卡,威爾史密斯獲頒影帝前,因克里斯洛克開妻子潔達痛處玩笑,上台給洛克一記,我們能怎麼看?

女人迷總編輯 婉昀 2022/03/28 下午 5:55:00

承認自己是同志,就被檢測 HIV?你所不知的醫療歧視:未告知便抽血,可能已經觸法

多元性別特派員 2021/10/08 上午 8:00:00

「我是女生,為什麼不能上女廁?」無所不在的跨性別歧視:誰都有使用公共空間的權利

多元性別特派員 2021/10/01 下午12:00:00

這是性別歧視,還是我太敏感?為自己設下底線:沒辦法忍耐的事情,就不要去忍

有些人會將帶有歧視的言論當成是玩笑話,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帶有歧視、侮辱性的言辭,會讓對方的精神狀態受到怎樣的衝擊,他們從來都沒有思考過,也不打算去了解。

大好書屋 2021/08/30 下午 8:30:00

「未婚,人生是不完整的?」面對年節單身歧視,祝我們都能理直氣壯的一個人

「過年又被問什麼時候結婚!」上海女性被催婚的尷尬,不比台灣女生少——女人迷專欄作家的上海觀察日記。

荔枝小姐 2021/02/10 下午 7:30:00

影評|《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愛己如愛人,才是魔法的真諦

作者分享《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這部劇與其說是王子與王子的幸福童話,它更像是給每個人的溫柔肯定。

讀者創作 2021/02/03 下午10:30:00

在南韓,「多元文化」如何成為歧視者詞彙:放學後,老師對著我說了句「多文化留下!」

有一個教訓是顯而易見的。哪怕是世上最美的語言,有時也可能因為使用的人而轉變成傷人的殘忍意義。對某些人而言,「多元文化」不僅是烙印,也成為了歧視與排斥的用語。

台灣東販 2020/11/06 下午12:30:00

J.K. 羅琳掀起的一場性別大戰:我們都應該問「到底誰是女性?」

6月7日,J.K.羅琳在推特上轉推一篇文章,以諷刺的口吻質疑標題為何以「有月經的人」取代「女性」。她的一席話,激起許多跨性別支持者的抗議,認為這是對跨性別者的歧視與否定,將跨性別女性排擠在女性之外。然而,J.K.羅琳卻為自己抱屈,她說自己「認識且愛著跨性別者」,只是認為「若生理性別不是真實的,便是抹去全球女性存在的事實」。

Yuton Lee 2020/06/19 下午 1:30:00

國際跨性別現身日:當歧視出現在校園,我們還要將同志教育趕出課本嗎?

國際跨性別現身日是 2009 年由一位美國的跨性別運動者發起,目的是呼籲社會正視對跨性別者的歧視,並透過跨性別者驕傲現身,讓社會看見跨性別者對社會的貢獻。雖然台灣在去年通過了同性婚姻,但對跨性別者仍舊充滿偏見和恐懼,近來有越來越多跨性別者勇敢現身捍衛自己的受教權與工作權。伴盟也已接受多位跨性別者委任,透過司法程序要求學校或公司主管給予公平對待。

伴侶盟 TAPCPR 2020/03/31 下午 2:00:00

性別小教室:「性別歧視」和「厭女情節」有什麼不同?

我們應該將厭女情結主要理解為父權秩序的「執法部門」,其整體功能為監督並執行其中的治理規範和期待。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指出,本質上來說,性別歧視應該被看作是父權秩序的「辯證部門」,它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扮演著合理化與正當化父權社會關係的功能。

麥田出版 2020/01/04 上午10:30:00

跨性別者故事:我去男洗手間犯法,去女洗手間,人們會尖叫

跨性別 Henry 擁有一把沉厚的聲線,臉上有少許鬚根,甚至連手上都長著「雄糾糾」的毛髮,但他身分證性別欄位上的,卻是一個「女」字。為了能在身分證寫上真正能代表自己的性別, Henry 決定走上司法覆核之路。

G點電視 2019/10/25 下午 2:30:00

「身份證件加入第三性別」將解決焦慮,或帶來更多歧視?

在國際間越來越多保障第三性身份權益的作為出現,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護照標準,M 與 F 區分男女之外,也有「X」(unspecified)的選項。目前在護照提供「X」選項的國家,包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馬爾他、尼泊爾、 丹麥、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其中尼泊爾也是世界首個通過身份證上登記為第三性別的國家。

小妮子 2019/07/17 下午 2:00:00

一句話說性別歧視:小白臉、台女不意外、被摸一下會怎樣

前陣子我們向讀者募集「一句話說性別歧視」,超過千則讀者留言響應,我們發現,不只是女生,其實男生也深受歧視所困擾,不論男女、體型、經驗,每個人都有可能被歧視所傷害,我們整理了三大常見歧視種類,裡面有你也聽過的歧視嗎?一起來分享你的感受吧。

女人迷編輯 Yuting 2019/04/26 下午11:00:00

原住民考試加分,是特權還是歧視?

原住民的加分政策,從一開始的「漢化」到後來的「多元文化」,皆是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產出的制度,各自有不同的含意。我們不能僅看見原住民考試加分的表象,更是要還原當時的歷史脈絡,同理原住民在台灣深受的種種壓迫。除了加分優惠的條文外,我們也需要努力營造更多元友善的原住民環境。

洪任賢 2019/04/24 下午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