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命運絕非偶然,而是選擇|日本抗癌泳將池江璃花子:重新定義人生的中間泳道
在面對人生中未預期的風浪,有時我們會說:「這大概是命運吧。」仔細聽,話音裡有惋惜、有無奈,或許還有點自暴自棄。你以為命運是偶然降臨而無法逃避的人生轉折,卻不知道其實命運取決於你個人的選擇。
不定義女團可能嗎?《青春有你2》拯救我們乾涸的審美觀
偶然間,在臉書上滑到這樣的影片:一群女子在台上勁歌熱舞。鏡頭一轉,身穿白襯衫、皮背帶的短髮女子佔據鏡頭中心。她瞇起雙眼,凌厲睨向鏡頭,嘴角微挑,伸手比出槍擊的手勢,砰!一聲,隨著樂聲,鏡頭晃開,七個女舞者唰一下散開,各自站定位置。一曲結束。影片跳出節目名稱:青春有你 2。中國今年春夏的女團選拔節目。
史蒂芬.史匹柏:你的一生中,每天都能定義自己的角色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早就知道自己一生的志業是什麼。大部分的我們,在 25 歲之前,聽的都是別人的意見跟建議,父母的、老師的、公司主管的⋯⋯史匹柏形容,周遭的聲音太多,常常掩蓋著自己的聲音。
除了喝拿鐵以外,你該嘗試找找你的命定義式咖啡
你知道嗎,如果我們把全世界的咖啡廳菜單通通拿去做「字頻分析」──某些字在特定文章內出現的頻率,「拿鐵」、「卡布奇諾」、「摩卡」可能都會出現在字頻分析裡榜單的前幾名。菜單直接反映了顧客的需求,代表這幾項義式飲品可能算得上全世界人類最喜歡的咖啡飲品吧!以下選錄義式咖啡飲品中最常出現的品項,透過解說可以更清楚選擇你想要的義式咖啡。
是依賴還是愛?五個關係心理學讓你越愛越強壯
「這是愛情,還是只是依賴?」有時你不禁在心裡疑惑。五個讓你越愛越強壯的關係練習,讓我們一起往真愛靠近一步、也向更自在的自己打聲招呼。祝福我們都有一天,在愛裡自由飛行。
14 張圖帶你認識情緒勒索:因為害怕而讓步,並不是愛
「因為害怕而持續讓步,換到的只是暫時的焦慮解除,與往後更多的害怕。但並不是愛。」如果你一直以來都讓愛情/親情/工作等等人際關係綁架你的人生,或許你該思考你內心有什麼樣的恐懼,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委屈,卻不敢說出來的人?
心理師教你跳脫情緒勒索:你沒有責任滿足別人
情緒勒索的互動循環,其實牽涉到三項非常重要的元素:自我價值感、罪惡感與安全感。也就是說,身為情緒勒索者,他們非常擅長做一件事情:貶低你或你的能力(自我價值),引發你的罪惡感,以及剝奪你的安全感。
同志的「厭女」情結:交友軟體上的拒C文化
談論台灣男同志潛在的「厭女情結」,分別就男同志圈內的厭女與男同志圈外的厭女論述。
為什麼會吃醋?你不是真的生氣,而是害怕失去
「為什麼不接我電話?」「為什麼你還跟前女友聯絡?」「為什麼你跟她出去不敢跟我說?」在愛裡頭,我們為什麼會吃醋?或許這麼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不能跨越的關口,你吃醋,他懷疑你,其實每個吃醋與嫉妒的人背後,都有個害怕失去的靈魂。(推薦閱讀:你不是愛不了,而是不想再受傷)
【單身日記】柏拉圖式的愛情,沒有擁有就不必放棄
單身日記,用五百字寫繾綣的單身心事與愛情。喜歡你的日子,不必佔有,不必失去,我們將更安定的,在一起。
認識自己的五個誤區:你以為的你,是真正的你嗎?
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嗎?認識自己的能力,在心理學裡被稱為「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它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概念,美國組織心理學家 Tasha Eurich 將它的核心定義為一種清晰地認識自我的意願和能力。這種意願和能力包括了解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別人眼中的我們是怎樣的。
給迷惘的你:用這張圖表,找到你的興趣與專長
最近遇到許多朋友,不管是正要畢業或是打算轉職的,都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惘,不確定喜歡什麼,適合做什麼,更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哪,到底為何而活?
我廢柴但我快樂!三個思考重新定義工作與人生
我們從日本青年身上看見,就算被當成廢柴,也要為自己人生選擇的勇氣;斜槓青年告訴我們,工作與人生不該只是單一的,你可以追求更豐富的生命;無條件基本收入,帶我們想像一個從工作解放出來的社會,我們將更加自由。
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善良不是一味退讓,而是有所堅持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你越退縮,喘息的空間就越少;日子也不是用來將就的,你越卑微,幸福就離你越遠。你無須把自己的姿態擺得太低。屬於你的,就要積極爭取;不屬於你的,也請果斷放棄。不想做的事,不必勉強自己去做;忍了很久的事,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忍下去。
「送禮物」的功能與心意?心理學解析:記住日常需要的東西,送禮送到心坎裡
你可能在考慮過年不回老家,如此心意的傳遞就更顯重要!心理學分析送禮模式、人類學家研究「禮物交換」⋯⋯
斷捨離心理學:囤積症背後丟不掉的是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為什麼人會囤物?探討過度儲物的背後心理,是改善囤物的首要方向。
【I-PRIMO 好夫婦日】講堂直擊|鄧惠文:伴侶的存在不是為了填補缺口,而是讓彼此實現自我
I-PRIMO 與女人迷攜手舉辦【好夫婦日線上關係講堂】,邀請到鄧惠文醫師,共談夫婦關係經營之道。
立院三讀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盯梢尾隨、不當追求、網路騷擾等 8 類最重判 5 年
在通訊行女店員遭跟蹤殺害的事件之後,如今立法院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期望未來能減少憾事的發生。
曖昧很久怎麼辦?關係心理學:6 點判斷這段曖昧關係,是否有機會「轉正」
即使是在最心照不宣的曖昧中,人們也常常感到孤獨,這是因為曖昧是一種模糊的關係,帶給我們不安。
我該選擇有氧還是無氧運動?建議:依照增肌減脂需求來做選擇
運動不難,難的是選對適合自己的運動!你近期的運動目的是什麼呢?也許是減重、增加柔軟度、減少脂肪⋯⋯
拒絕別人時會感到內疚?關係心理學:人際關係要保持「個人邊界」
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人際關係邊界」,讓對方知道你的底線,遠離有毒關係,並將人際的自信重新掌握在手中!
為什麼女同志抗拒看婦產科?醫生若不瞭解同志,容易造成同志病人就診時的不信任
為你點歌|《獨家記憶》:性單戀者到底怎麼了?不是不愛,而是不敢去愛
為什麼性單戀者在交往後,往往會選擇逃避呢?或許在他們的世界觀裡,自己並不值得被愛。
【性別觀察】「來啊!正面上我啊」臺北某公司的職場性騷擾事件:指控男主管後,我就被開除了
一則由倖存者親寫、揭示職場性騷擾的貼文,在社群間流傳開來。短短幾日,近萬次分享轉發。
你也有身體焦慮嗎?致棉花糖女孩:但請相信「美」不應被任何標籤綑綁
有一種大尺碼女性的形容詞是「棉花糖女孩」,聽起來好像很可愛,但聽著說著⋯⋯你有沒有覺得哪裡不對勁?
對的人是「經營」出來的!深深相信靈魂伴侶的人,更容易不堪磨合而分手
「靈魂伴侶」會讓你感到身心靈完美契合,然而相處中的種種摩擦,會讓你覺得「不是他」,其實愛情要靠經營。
喜歡就一定要在一起嗎?Middle:不是每一種喜歡都需要回報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交往,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情感,喜歡一個人也是一樣,沒有必要去迎合別人的戀愛定義。
為什麼婚後漸漸不做愛了?拒絕無性婚姻,4 招找回美好性愛
如果性生活不美滿的話,很有可能代表伴侶間有隱性的衝突。其實性愛帶給我們的好處多多,有助於維繫情感。
「對的人」三大必備條件?感情是兩個人的事,需要雙方一起努力
為什麼隨著時間相處,覺得對方不再是當初愛的那個人?對的人不只是剛在一起的化學反應,還需要雙方一起努力經營。
什麼是高敏人?當你與人長時間相處出現疲憊感時,你可能具有高敏感特質
研究顯示,每五人之中便有一人是「高敏感人格」,他們的大腦神經系統與眾不同,他們未必害羞而是能力出眾。
「網路公審」究竟是正義還是霸凌?采子何孟遠事件:如果她的告別,是真的告別呢⋯⋯
日前,因參加歌唱節目《聲林之王》以及體育綜藝節目《全明星運動會》竄紅的 22 歲女星采子(本名謝采紋),爆出與同節目男藝人何孟遠之間的曖昧訊息,由於兩人分別有穩定交往對象,因此事件馬上引來大批網友及媒體關注。
一週做幾次,伴侶生活最幸福?研究顯示:每 5 對夫妻中就有 1 對過著無性生活
「無性婚姻」已漸漸普及於現代社會,如果我們了解它的成因,就能與另一半著手溝通、解決問題。
你沒必要談一場卑微的戀愛!關係心理學:找到支持性伴侶,他們接受你原本的樣子
所謂的對的人不是靠運氣遇到,而往往是在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過程中,透過磨合與改進而塑造出來的。
何謂和諧、真實的親密關係?不犧牲、不委屈、不欺瞞的健康平衡關係
社會中充斥著的關係大多數可以說是假性親密關係,不論是伴侶還是親子關係,真正達到維基百科所描述的親密關係是非常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