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看台灣同婚三階段:激烈反對到緩慢接受,聽見更堅定的支持

台灣對於同志議題的討論,越來越多元,從《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到筆者的觀察,看見了社會的進步。

2023/02/23 下午 9:30:00

2 例跨國同婚案勝訴!伴侶盟呼籲:全國戶政機關應受理跨國同性伴侶結婚登記

2021年的祁家威案與信奇阿古的兩件跨國同婚案件判決中,伴侶盟說法院明確指出跨國同性伴侶有結婚權利。

UDN 2021/05/13 下午 8:30:00

台灣同婚專法通過後,或許你該看看太平洋彼岸的狀況

當華郵用短短的幾行字,陳述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我們都曉得,那背後是多少的努力與哀愁。無數戀人不論如何共同度過多少光陰,克服多少困難,仍然是法律上的陌生人,他們為了與心上人成為親人,花了一輩子奮鬥,把握每一次機會,試圖告訴所有台灣人:同性戀也是人。對這群人來說,每一次的挫敗,都需要更多的勇氣、毅力與信念,才能再站起來往前走,但他們總是能夠站起來,而且站的一次比一次更挺拔,走的一次比一次更堅定,因為他們知道,唯有如此,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以及以後的世世代代,才能勇敢自信的活著。

讀者創作 2020/01/28 下午 8:00:00

「你的每一張反對票,都是傷害」同婚公投後,首度心理健康研究報告出爐

2018 年 11 月,台灣舉行同婚公投。日前,台灣首份「公投對同志心理影響」研究結果出爐。非異性戀族群在公投前,15.4% 有自殺意念,公投後顯著上升至 24.6%,異性戀族群則沒有明顯變化,無論公投前後都有 5 至 6% 有自殺意念。

UDN 2019/09/18 上午10:00:00

英國同志情侶遭毆:同婚通過,真的就平權了嗎?

上週五 5 月 30 日,即將迎來 2019 六月 LGBTQ 驕傲月的前夕,倫敦一對女同志情侶在夜間巴士上遭四名青少年男子騷擾、攻擊,最後釀成血淋淋的性別歧視暴力事件,為這個本該值得歡慶、值得喜悅的時節添上了重重陰霾。

讀者創作 2019/06/11 上午11:30:00

中選會通過反同公投,三個公投內容是什麼,我們可以如何行動?

中央選舉委員會昨天傍晚(17日)公告,審議通過反同團體發動的三個公投提案:婚姻定義、專法公投、禁止實施同志教育,並且交付第二階段的連署。接下來,反同團體只要在「六個月內完成 28 萬份連署」,公投提案就能正式成案。反同團體有組織、有權勢、有財力,再加上全台灣反同宗教信徒的動員,六個月內 28 萬份連署,並不困難。

女人迷總編輯 婉昀 2018/04/18 下午 1:45:00

快訊|「臺灣讓我們看到希望!」以臺灣為榜樣,日韓也要力推同婚

近日,日本國內三個在野黨提出同性婚姻法案;韓國受臺灣同婚合法鼓舞,舉辦了國內史上最盛大的同志遊行。臺灣同性婚姻的這陣風,終於吹到日韓了嗎?

Irene Lei 2019/06/05 下午 8:30:00

專訪釋昭慧:有人說同志跟女性業障重,但說這種話的人,才是業障重

專訪釋昭慧,談同志婚姻第一年。

佳琦 2019/10/18 下午 3:30:00

跨越偏見與距離!「無色彩虹」線上同遊,讓彼此擁抱真實為愛發聲

Charming Brand Talks 2021/10/29 上午10:30:00

荷蘭同性婚姻:婚後,你不一定要稱對方妻子或丈夫

除了親近的家人之外,在一般情況下受訪伴侶都表示與異性戀的互動很正面,但是對某些荷蘭異性戀來說,一對同性伴侶結婚讓他們訝異(surprise)或好奇(curious),這兩者都無法清楚歸類為「正面」或「負面」的反應─不過這件事支持我的說法,也就是同性感情關係正在重組定義。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20/01/01 下午 1:00:00

「世界很大,有很多不同的人,這才是正常的」温貞菱:大雨之下,我們一起撐起一片彩虹

「如果我現在受傷,那同志朋友怎麼辦?」因為温貞菱明白,在支持婚姻平權的同時,是在支持自己的權利。

大塊文化 2021/11/08 下午 8:30:00

神隊友上路|吳少喬:沒有爸爸,有兩個媽媽,母親節就畫兩張卡片啊

去年同婚,帶起了同志成家、育兒的討論,而近兩年,我們也看見家庭的樣貌趨向多元,兩個媽媽的家、兩個爸爸的家⋯⋯,原來家沒有樣板的,同志家庭一樣為了教養與育兒問題而困擾。

Jade Jhuang 2020/08/10 下午 7:00:00

同性結婚後,那離婚呢?不能以民法離婚,法院依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判關係終止

同婚走到盡頭怎麼訴請離婚?桃園地方法院司以釋字第 748 號解釋施行法第 2 條之關係應予終止。

UDN 2022/03/16 下午 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