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酒和香港地鐵標誌有什麼神秘的關聯呢?介於紅酒與白酒之間的粉紅酒,正是陰陽調和的中庸之道。

在香港談飲食,特別是談葡萄酒,總有非說出一點道理的莫名壓力。

因為香港對我而言是個中西薈萃、科學管理與風水命數並重、見多識廣的奇特之地。而這種感覺的源頭,是一九九○年代中期我還是巴黎地鐵局工程師,來香港地鐵公司交流時,所接收之文化震撼。

當時我對香港地鐵標誌頗感興趣,詢問設計理念,一位資深工程前輩解釋,香港地鐵第一條荃灣線,連接九龍與港島,標誌的上、下兩道圓弧分別代表九龍半島與香港島,中線就是地鐵線,象徵便捷運輸串連兩邊;而因為是英國人所建,故採用倫敦地鐵標誌基調的紅色。

我正點頭稱是,這位香港工程師突然微微一笑,急轉直下地說,這些是講給洋鬼子聽的,其實地鐵標誌就是個中文篆書「木」字,因為地鐵、地鐵,鐵屬金,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大吉大利。

推薦閱讀:愛情桃花風水開運特輯

話還沒完呢,他掐指往下繼續講,用了個大紅木字,紅屬火,木生火,火生土,生生不息;往負面來看,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循環不已,天下太平⋯⋯。這套說法讓我心悅誠服,從此對港人的見識與融會常懷敬意。

奠基於這個深刻的印象,六月二十一日夏至剛過,炎炎酷暑,我東施效顰地盤算品嘗葡萄酒的建議:

在夏至,太陽在地球的投射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古人以日晷測量光影,此時日影最短,清代欽天監陳希齡《恪遵憲度》 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雖然夏至天氣開始變熱,但之後氣溫還會再升高,所謂「熱在三伏」,清涼消暑是首要期待,很多人反射性地會想到冰鎮飲用的白葡萄酒,我卻願意推薦粉紅葡萄酒(Rose wine),原因無他,更古典、更自然,更調和平衡。

粉紅酒應該是最古老的葡萄酒類型。其實將絕大部分紅葡萄剖開來,果肉呈淡青色,和白葡萄並無二致,主要的差別在於前者紫紅色的果皮,而果皮所含色素其實正是紅白葡萄酒唯一關鍵差異。考據指出,早期的紅葡萄酒只可能呈粉紅色,因為葡萄農直接在葡萄園裡完成採收、破皮、直接榨汁的手續,再將取得的葡萄汁運往作坊釀酒,既然缺了「浸皮發酵」的過程,果皮的色素無法大量析入酒中,當然成就不出濃稠深紅,若再經色素沉澱或離心脫色,就可以製成白葡萄酒了。

推薦閱讀:完美品酒養成:喝葡萄酒時不能吃的六種食物

紅葡萄酒太熱,然而夏日伏陰在內,白葡萄酒未免過寒,紅、白之間,其實粉紅酒最少加工,最為包容,也最符合陰陽調和的中庸之道。

若依五行理論,溽暑心火當令,「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而甜味易膩以致淤積,因此不甜偏酸、口感明快的「干」﹝註﹞,葡萄酒尤為適當。

再要講究,中醫有臟氣好軟,用鹹補之;心火過旺不利肺金,以苦衡之等說法,若尾韻有微鹹礦石味或淡淡苦味,例如法國隆河河谷的 Tavel 或義大利以 Sangiovese 紅葡萄釀出的粉紅酒,更符合夏氣之應,養長之道,當是節令最佳酒精飲品。借用當年從香港地鐵標誌學來的套語,那就生生不息,大吉大利了。

推薦給你:與粉紅灰姑娘 Pinot gris 來場浪漫約會

註:法文作 sec,即英文 dry,傳統中文的「乾」,但因為二零零二年發表的《中國葡萄釀酒技術規範》使用「干」這個字,而發展成華人社群裡的葡萄酒慣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