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公用《人+性大不同》當中同性伴侶的原生家庭說明,父母對子女的保護慾若能正面發展成「寬容式教養」,將可以製造和諧的親子關係。

叔公近期在 Netflix 上看了一部相當不錯的韓國實境節目——「人+性大不同:台灣篇」。

這檔節目的主旨在探討各個國家的性文化、性產業以及社會對於性的態度,並由兩名韓國籍主持人親身體驗這些來自鄰國的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衝擊。

同場加映:《性愛自修室》卡爾從非二元性別走到跨性別:酷兒的親密關係、跨性別手術有什麼阻礙?

節目至今已經推出了兩季,第一季是日本篇,而最新的一季則是介紹我們都熟悉的台灣,雖然是用熟悉來形容,但叔公看完後,反而產生了一種「我怎麼好像也不太了解我自己國家的感覺」。

不過本篇文章,叔公想聊聊的並不是我們的性文化,而是其中看到的一個令叔公非常動容的片段,想以此來討論家庭的教養方式。


圖片|Netflix 人+性大不同

令人難忘的段落:Rex 與 Riemah 的婚姻

在節目第二季的第二集,專門探討了在台灣的同性戀愛以及同性婚姻(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國家),主持人訪問了同性夫夫、妻妻與其家人們。(夫夫、妻妻是用以形容同性別婚姻伴侶,有別於過往異性戀婚姻伴侶因性別差異以夫妻稱呼。)

其中有幾段讓叔公印象非常深刻的片段,那是在主持人訪問其家人的時候。

猜你想看:親愛的爸媽:孩子是同性戀,不代表人生失敗

Rex 與 Riemah 是一對夫夫,他們一同參與了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各種活動,其中 Riemah 的母親更是陪伴著兒子,並以家人的身份參與了全程。這個細節引起了主持人的好奇,於是 Riemah 的母親開始敘述她接受 Riemah 是一名同性戀者的歷程。

Riemah 媽媽表示自己是在 Riemah 國小的時候發現這件事。她發現了 Riemah 寫的情書,對象是一名男同學。


圖片|Photo by Stanley Dai on Unsplash

起初媽媽是感到害怕且無法接受的,不能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

媽媽求助了婦女新知協會,協會的老師告訴媽媽,同性戀在研究上認定很有可能是基因的關係,不過還沒有被證實。

媽媽聽到基因,就想這與父母也有關係,於是,她看待此事的態度從原本害怕、不知所措,轉向開始思考自己應該如何鼓勵與支持兒子,並跟兒子一起面對。

延伸閱讀:「我是男同性戀」靈糧堂志工母親,那年與我和解

主持人與媽媽的對話中,有一個片段真的非常觸動叔公。

媽媽在描述完自己的經歷後,看著主持人堅定地說:「我很愛我兒子,我不想讓他受到傷害」。

另一段訪問:狼和兔兔的家庭

狼和兔兔是一對妻妻,邀請了兩位節目主持人與她們的父母一同用餐。同樣的,主持人也問了父母當初是如何接受同性婚姻這個問題。

父親態度堅定地說,同性伴侶在社會上算是少數族群,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接受他們的話,那就沒有人站在她們身邊了。故事裡也提到了狼的祖母是無法接受同性婚姻,而這事件也更加堅定了父親要支持女兒的心。

圖片|Photo by Ben Rosett on Unsplash

叔公在看完這兩段訪談之後,內心又陷入了複雜的情緒,是一種既溫暖又動盪的感受。

這種感受是來源於同性婚姻雖然已經在台灣合法化,但叔公仍可想見同性伴侶在現實生活中,要承受多少來自保守價值觀的眼光與議論。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不管是 Rex 與 Riemah 或是狼和兔兔,從節目的訪談中,叔公感受到的狀態是自在與平和。完全沒有如叔公想像那般,因為長期承擔壓力而帶來的疲憊,或是因為與旁人的差異而產生的自卑與膽怯。

父母對子女保護慾的正面展現

原因不難猜想,原生家庭所給予的支持與庇護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這也是叔公想討論的焦點。

涉及到的問題會是「父母如何面對子女與自己的差異」以及延伸而來的「父母該如何理解孩子的感受」。

倘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夠得到父母所給予的支持與包容,那對於孩子來說絕對是未來生命中面對各種挑戰的最大正面助力。


圖片|人+性大不同節目劇照

節目裡兩對同性伴侶的父母,能展現出如此強大的包容力,核心動機都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任何形式的傷害」。

而這樣出於「父母對子女的保護慾」的動機延伸出來的行為,往往會依據父母的狀況而有正面及負面的展現形式,對於子女也會有各種不同的影響。

猜你想看:為你挑劇|《我的裙子去哪了》:我是同性戀、我喜歡穿女裝,我不噁心

節目中的父母皆展現出了非常正面的形式,包含開放接納、溫暖關懷、鼓勵自信、教育與指導;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培養出自信、積極和獨立的特質。

這樣的保護也是相當符合發展心理學中寬容的教養方式。

發展心理學中的寬容式教養

在發展心理學中,學者 Diana Baumrind、Eleanor Maccoby 與 John Martin 依照父母回應及要求子女的程度,為教養方式定義出 4 種主類型,分別是寬容式(高回應、低要求)、權威式(高回應、高要求)、忽略式(低回應、低要求)以及獨裁式(低回應、高要求);此定義至今仍廣泛應用在兒童心理學研究中。


圖片|Photo by Gabe Pierce on Unsplash

「寬容式教育」是一種基於尊重和理解子女的需求和感受的育兒方式。父母們採取開放的溝通方式,比起給予孩子方向,通常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比起執行父母的角色,更像以朋友角色在跟孩子相處。

寬容式的父母會尊重子女的獨立性和感受,努力理解他們的需求和願望。他們會鼓勵子女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並聆聽他們的觀點,而不是強加意願。

延伸閱讀:教養心理學:讓他們當夠了孩子,接著才能好好當大人

父母們鼓勵子女參與決策,允許他們承擔責任,協助他們學習自主性,並在過程中表現出耐心和愛心,不會因為子女的失誤或犯錯而責怪他們,而是視之為學習機會。父母們也會鼓勵子女尊重不同觀點和價值觀,接納社會中存在的多樣性。

社會需要更多正面和諧的家庭關係範例

這樣的教養模式,也是叔公夢寐以求的親子關係,光是在節目中看到父母與子女展現出這樣和諧的關係,都會讓叔公心生嚮往。

然而在新聞媒體、影視作品甚至是叔公的生活周遭,其實也有非常多父母同樣出於對子女的保護慾,實際結果卻往負面發展的例子,像是極端的控制、擔憂或是過度批評等等,這都會讓孩子們的成長軌跡往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


圖片|Photo by Brian Babb on Unsplash

叔公很喜歡將家庭比喻為避風港的說法。避風港是抵擋強風暴雨之處,港口不會評價任何人,就是單純為奔走而來的人們無條件進行庇護。

如果家庭是避風港,理想中也應具備一種單純為家庭成員提供篝火、熱茶與慰藉的場所。

同場加映:同志家庭如何教小孩?從艾爾頓強、欣希雅尼克森等 4 位同志家庭,看見愛的多元性

但倘若家庭成員在彼此遇到差異時,不經理解及溝通就直接站到對立面,那避風港將很難發揮出實際抵禦風浪的作用。

叔公認為社會需要更多和諧家庭關係的例子,能夠給予大家更多正面的方向參照,尤其是像在面對性傾向或是價值觀差異的問題。

期許大家都能營造一個充滿接納與支持的家庭環境,我們持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