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Barbie 芭比》上映即收獲好評,但你想過我們能夠用靈性的角度看這部電影嗎······

文| Annababy 療癒系統

如果,你有緣份從靈性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的領悟?

#芭比,一個塑膠娃娃變成真正女人的故事。

如果把芭比王國當作潛意識,而把現實世界當作表意識,那麼這兩者之間一再尋求平衡的互動,在這部電影的表露裡,就更鮮明了。畢竟,在神話裡,一向都是以母神為出發點,孕育了所有的男神。

以下是爆雷分隔線,為了避免剝奪你體驗電影的樂趣,如果沒看過電影的可以在這邊停。因為接下來會以我在電影中所看到的轉換為我對於靈性的認識與體會,來討論我對電影的感覺。

同場加映:《Barbie芭比》金句一次看!藏在電影裡,導演沒說出口的那些話:看見世界的雙重標準,就能讓自己自由!

芭比王國

在芭比王國裡,什麼都是以芭比為準,芭比的衣服、芭比的房子、芭比的派對,在這個王國裡,每一個女性都叫做芭比,她們有不同的成就與不同的專長,唯一相同的就是地位都一樣崇高。

在這邊,有個附屬的角色叫做「肯尼」。

在這個王國裡,所有的男性都叫做肯尼,他們每一位都需要有芭比的注視,才會覺得自己有意義,當他們想要參與芭比的活動,總是被晾在一旁,芭比連肯尼住哪裡都不知道,也不太在乎肯尼的感受,而這些肯尼也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在芭比王國裡,都一樣是邊緣人。

然而,這個王國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什麼都是假的」。

芭比每天早上要洗澡、每天早上要吃早餐、每天早上要喝牛奶。但是,洗澡不需要水、早餐不需要貝果、連喝牛奶也只是做做樣子,但芭比很開心,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一直到有一天派對裡,芭比突然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有死亡我們會怎麼樣?」


圖片|《芭比Barbie》 劇照

如果有死亡會怎麼樣?

這是一個靈性覺醒的出發點,如果我們回到很深層的潛意識,甚至是那個稱為神的國土,可能也與這個芭比樂園一樣,以陰性意識為主體,不問世事,每日只有開心但與現實毫無連結的派對,沒有真實的海洋,用想像去衝浪,然後,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對死亡意識的覺醒,是芭比開始腳踏實地的第一步。

當她隔天醒來,發現她的腳不再呈現高跟鞋腳,而是變成了扁平足,她嚇壞了,她並不想要腳踏實地,一心一意想回去那個快樂國度;她看到身上的橘皮組織,也嚇壞了,她並不想要變老,想永遠維持年輕。

這說明了中年危機。

當我們意識到死亡的時刻,通常就是當我們人近中年,意識到已經一半躺在棺材裡的時刻,我們會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再永遠年輕,不再是別人口中的那個弟弟妹妹,而是變成什麼什麼哥、什麼什麼姐,你會開始意識到現在的生活是不是你想要過的。

你不再是那個永恆的少年,也不再是那個永遠被照顧的少女,你開始發現生命有盡頭,你也因為意識到死亡,而開始活著。

這就是生與死有趣的地方。


圖片|《芭比Barbie》 劇照

現實世界

嚇壞了的芭比尋求了怪芭比(被玩壞的芭比)的意見,順著路徑來到了現實王國。在芭比王國(潛意識王國)被哄抬著的她,到了現實世界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原本以為會收穫許多愛,以為現實世界的女性會感謝她帶來女性成就一面的她,反而被責怪。

她的存在,對於現代女性來說,因為過度完美的身材比例,帶來物化女性的副作用。

在芭比王國裡,連總統、諾貝爾學得主、工程師、太空人、法官······全部都是由各種不同的芭比擔任的,但是在現實世界裡,這更像是女性無法實現夢想的一種寄託,她被小女孩冠上了「物化女性的玩具」、「性別刻板印象的元兇」、「法西斯主義者」的可怕代名詞。


圖片|《芭比Barbie》 劇照

相反地,原本躲在芭比車廂後座,連副駕都無法被允許搭乘的肯尼,到了現實世界,卻大開眼界。

他看到男人當家,鈔票上的頭像是男的、會議大廳裡作主的是男的,甚至他第一次被感覺到尊重,因為居然有一個女人非常禮貌地問他時間。他頭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是可以被尊重的,原來自己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

原來,這個世界並不必然是芭比的世界,也可以是肯尼的。

肯尼的反撲,就是陰影的反撲,也像是現實世界裡,女權主義者的反撲。然而,我並不想將焦點放在男權女權的問題上,我更想談的是:平衡。

在潛意識世界被忽略的陽性力量,到了物質(陽性)世界之後,更換場域更像是換了主場,因為物質世界畢竟是看得到、摸的到的東西,因此陽性開始掌控力量。

當然,這仍然是一種不平衡,但卻是一個過程。


圖片|《Barbie芭比》劇照

肯尼在現實世界,因為沒有專長的關係,所以在求職的過程處處碰壁,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覺醒,他只是沒有能力。

如果以靈性觀點來說,現實世界的求職所需要的各種技能,便像是我們頭腦所需要負責與學習的種種專業,專業是重要的,因為他可以推動社會的進步,我們沒辦法因為靈性的醒覺就自然而然擁有各種能力,我們仍然需要頭腦的幫助去學習與自我成長,但在這邊,我們至少看到一件事:肯尼不再因芭比的注視而感到價值,他意識到自己的可能性,並且試圖擁有一席之地。

很像女性覺醒的過程,對吧?是不是很有趣呢?

因此我覺得芭比這部電影,更適合拿來進行意識層面的探討,因為這部電影裡的角色,老實說,什麼專業也沒有。

肯尼因為這驚鴻一瞥而醒覺,於是,他決定回到芭比王國,並且把這一套,帶回那個世界。

另一邊,到了現實世界的芭比,因為被歧視、嫌棄等問題,回到了美泰爾(芭比製造公司)總部。

美泰爾總部是由一群男人統治的世界,當芭比想要找他們的女性領導人時,總經理思索了許久,好不容易講出難得的兩個曾經的領導者。男性倡導著尊重女權的同時,只不過是想讓自己看起來不要這麼沙文主義而已。

在電影裡,對這群男人的嘲諷意味極重,他們就像一群變老的小男孩,只在其位、不謀其政、且唯利是圖,對他們來說,能賺錢就是最重要的事,不賺錢的產品就停產。

這一切的商業運作,與芭比自以為她的存在能為女性帶來生存意義的崇高理想,完全沒有關係,而這一切,當然更與尊重女性,沒有任何關係,他們所謂對於女性的尊重,更像是施捨。

有趣的是,以陰性為主的芭比世界,在現實世界是完全反過來的。在芭比世界裡,她看起來像是對肯尼釋出善意,但事實上芭比根本連肯尼平常住哪都不知道。

當肯尼問她晚上能不能去她家玩的時候,她說她沒什麼事,除了要跟朋友們趴踢與練舞之外,每一天都是 Lady’s night,沒有任何一天屬於肯尼。

肯尼被放在好後面的一個位置,而那些釋出的善意,更像是芭比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好。兩性的平等是個假議題,因為既得利益者並無法意識到真正的尊重,而只是為了包裝自己的人格面具。

當然,所有的陰影所累積起來的能量,都會帶來反撲的。

而這個反撲,不只在意識層面發生,自然也在潛意識層面運作,於是,他們回到了芭比王國。

重回芭比王國

芭比帶著對現實失望的母女二人,回到了原本的芭比王國,她興奮地說著芭比王國裡的一切,訴說著由芭比掌權的世界多麼美好,直到她回到王國裡,發現早已風雲變色······。

這個王國,已經變成了肯尼的王國,而她的夢幻小屋,也變成了肯尼的道館。王國裡,就像現實世界一樣,所有的肯尼都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大男人,而那些原本身為總統、身為太空人、身為工程師、甚至身為法官的芭比,都情不自禁地圍繞在那些肯尼旁邊獻媚······。

所有的芭比都被洗腦了,這裡成為了肯尼的世界。連帶地,現實世界的銷售,也開始變得以肯尼為主,天上發生的,地下也在發生了。

如果以潛意識的角度來說,這是內在陰性與陽性層面的征戰。當我們出生開始,原本只有靈魂、習氣,但加諸了現實社會中的諸多因素,包含環境、文化、教育等種種現實訴求。

我們的陽性開始主導了內在意識,我們被教育成以成就導向、社會地位導向、金錢導向,但有趣的是,所有的肯尼,原本的習氣並未改變,他們就算主導了世界,也仍然保有原本的競爭性,並且渴望芭比的關注。

於是,原本已經放棄的芭比,便利用了這一點,重新奪回了芭比王國。這說明了,一個人只要不知道他自己是誰,無論他在什麼樣的位子,都一樣會迷失。

在過去,由芭比主導的世界裡,肯尼渴望芭比的一個關注,他永遠是芭比的附屬品。

在後來,由肯尼主導的世界裡,肯尼仍然渴望芭比的關注,他即便擁有了全世界,卻仍然忍不住與其他的肯尼競爭,於是他吃醋、戰鬥、被芭比們挑撥,最後,錯過了修憲的時間,失去了他的王國。

未曾覺察的習氣,多麼可怕,肯尼並沒有跳脫他的輪迴,他再一次遭遇了挫敗。肯尼痛哭失聲,對芭比說,其實當他發現馬並不等於父權的時候,就已經對統治王國失去興趣了。他哭得像個孩子,說他什麼都沒有了。

所幸,經歷過一番挫折的芭比,也不再是以前那個芭比,她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尊重,也更正視到自己過去對肯尼的忽視,她意識到自己過去未曾覺察的理所當然。於是,她對肯尼說,你就是你,你不等於馬,也不等於父權,更不等於海洋,你是肯尼。

「Ken is me,我就是肯尼。」

底下的每個肯尼如夢初醒,底下的每個芭比也都彷彿認知到自己真正存在,他們看起來如此相同,卻又如此相異。就像我們的內在每個意識,或甚至是我們每個人,像是我,卻也不是我,我在,卻也不在。

「我是肯尼,芭比是我的朋友。」

這句話再次代表了肯尼徹底的醒覺,他不再需要透過芭比的關注而感受到自我價值,他與芭比是平行的,他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兩個地位是平等的。

這是一個陰性與陽性意識合解的過程,也是他們透過事件與爭鬥、醒覺、互相理解並彼此尊重的過程。

有趣的是,在集體醒覺之後,芭比反而陷入了另一種迷惑,王國裡的每一個人都擁有了自我,那她呢?她反而矇了。

那些每一個醒覺的陰陽意識,每一個芭比與每一個肯尼,就像我們每一個不曾理解的內在,而如夢初醒之後,我們又是什麼?

猜你想看:《Barbie芭比》票房破 3 億美元!從肯尼看有毒男子氣概,身體印象的缺席


圖片|《Barbie芭比》劇照

她的創造者 Ruth 出現了,就像我們所理解的神。

「人的身體有時間限制,但所創造的意義卻可以永遠留下。」

或許就像一個我們自我療癒的過程,也像每一個療癒師所必需經歷的困境:「如果這個世界再也沒有人需要療癒,那我存在的價值又是什麼呢?」

我想了很久,決定以救世主情結來解釋芭比的迷惑。或許,所謂救世主情結反映的,只不過是我們真正想成為人的一個過程。而我們從頭到尾真正想救贖的人,也不過是自己罷了。

「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不用經過妳的同意嗎?」芭比問創造她的人。

「我連我女兒都控制不了,又怎麼能控制妳呢?」創造她的人回答。

沒有人是被控制的,無論是芭比本人,還是那一個又一個的意識,只要我們願意,隨時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關鍵是,你有沒有準備好?

於是,芭比走入了現實世界,並改名叫芭芭拉。

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婦產科,因為她就像小木偶一樣,從一個芭比娃娃,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女人。

我會說,她是一個芭比個體化的故事。

關於電影

電影的前半段,如果你有粉紅恐懼症的可能會有點看不下去,歌舞太多、太夢幻,我保證如果不是因為進電影院,可能很多人會在前十分鐘到半小時就棄劇了。但也還好是在電影院,所以才看得到電影後面那些重磅級的醒覺。

至於電影裡提到關於女人的為難,男人一樣都有。兩性互動的狀態有時候只是結果,不過這部電影提供了很好的反思角度,就是你真正要什麼?

Enjoy the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