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已長大成人,仍受原生家庭的束縛嗎?一起來看看《壞媽媽》解析,調整你的適應策略吧!

《壞媽媽》劇情描述經營養豬場的陳英順懷孕期間,丈夫受到財團壓迫,被包裝成自殺身亡,而英順帶著喪夫的痛苦與無助,獨自扶養崔強豪長大。

在育兒的過程,她扮演起嚴苛又兇狠的壞媽媽,要求強豪必須有出色的課業表現,但強豪卻在大考當天,為了照顧出車禍的女友而放棄考試。因此,母子間發生激烈的爭執。

當強豪回到家時,英順就站在家門口,生氣地質問他:「你為什麼要因為別人毀掉自己的人生?」。此時,強豪卻反問:「我哪有自己的人生?」英順一臉疑惑地看著強豪。接著,強豪提及英順的控制,逼得他喘不過氣來,指責母親擅自決定他的人生。

後來,他忍不住說:「父親死得冤枉,是我的錯嗎?」他認為自己不該為父親的死亡負責任。面對強豪的叛逆與質問,英順打了他一巴掌,怨恨地問:「是啊!你父親為什麼死得那麼冤枉?給我一個原因啊?」。

多年下來,對於英順來說,丈夫的死亡仍是難以接受的事實。

推薦閱讀:孩子叛逆,其實是痛苦求救的訊號


圖片|《壞媽媽》劇照

當英順稍稍平復情緒時,她冷酷地說:「你已經受夠了,你恨不得逃離,是吧!那就成為法官或檢察官,你就能擺脫那噁心難聞的豬屎味,還有我這樣的壞媽媽。」此刻,強豪難得認同英順所說,她就是不折不扣的壞人,還毀掉他的人生!

強豪說出自己的猜測,他認為母親之所以嚴苛,就是因為過去的她無權無勢、被欺壓,如今想利用孩子掌握權勢。爭執的最後一幕,就結束在強豪烙下的狠話:「你想把我培養成一個庸俗的人,就跟那些害死爸的傢伙一樣。好,我明白了,我會成全你的!」。

在你的人生裡,有多少事情是你能決定的?有多少事情,是父母決定的呢?你是否像強豪一樣,發現父母對你別有期待,試圖控制你的人生,來彌補他們過去人生的缺憾呢?

包含你念什麼科系、選擇工作、挑選伴侶等,他們都會依據自身過去的經驗提供意見,限制你的決定。

面對控制型的父母,你採取什麼策略應對呢?

《壞媽媽》裡的崔強豪,長大後真的成為了「冷血檢察官」,甚至他還認賊作父,與殺父兇手狼狽為奸,用自己的人生來報復母親的控制。

通常,在面對控制型父母時,不同的孩子會依據自身特質與父母的反應,採取不同的因應策略,目的都是幫助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生存下來,但不同的適應策略也有相對應的代價。

丹・紐哈斯是臨床心理學博士,同時也是執業逾二十年的資深婚姻家庭心理師,專門協助成年人克服不健康的家庭控制,他在《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如何設定界線、自我修復、終止控制世代的循環?》[ 1 ] 提到,受控制的孩子的五種適應策略及其收穫與代價:

  1. 順從:指的是順從父母的心意,這可以降低父母的怒火,但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就像是《壞媽媽》的崔強豪,順應了母親的期待,考上了檢察官,但這並不是他自己選擇的人生。
  2. 反抗:指的是反抗父母的心意,雖贏得了自己的自由意志,但可能呈現出「壞孩子」的形象。
  3. 分散注意力:用嘻哈的態度或情緒爆發來分散注意力,雖避開了父母的負面注意,但同時也失去了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或是逃避面對真正的問題。
  4. 自我隔離:把自己的內心封閉或隔離開來,雖躲開了父母的控制,但容易迷失了自我。
  5. 爭強好勝:想盡辦法努力博取父母的認可,雖然有機會獲得父母的認可,但可能內化了不健康或扭曲的價值觀。

同時,丹・紐哈斯在書中也特別提到,在孩子長大成人後,這些適應策略既是資產也是負債。

例如選擇「順從」適應策略的孩子,長大之後可能變得更有能力理解與滿足他人的需求,這是很珍貴的資產,但這些人也很有可能在自己不願意的情況下,仍一味地順從他人、沒有自己的自由意志,這就是可怕的負債。

同場加映:如何擺脫家人情緒勒索?真正的孝不是順從,而是溝通


圖片|《壞媽媽》劇照

辨識自己的被動技能,有意識的發展自己的主動技能

長期使用的因應策略,通常會化為我們的「被動技能」,只要一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自動開啟,好處是相當省力、快速,但壞處是不見得每一件事情都適用,甚至得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建議你可以試著:

一、辨識自己的「被動技能」

你可以參考丹・紐哈斯博士提出的五種適應策略:順從、反抗、分散注意力、自我隔離或爭強好勝。從自己與父母親的互動經驗裡,辨識自己採取哪一種適應策略,接著再請你檢視如今的自己,在工作上或與伴侶互動時,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來面對衝突,往往這兩者一致性很高。

以我來說,我從小就是順從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比較習慣採取順從他人的方式,以避免發生爭執,繼續維持關係。

二、觀察「被動技能」付出的代價

當「被動技能」開啟的時機不對時,容易讓自己陷入更糟糕的情況。就像是在我較年輕的時候,很難拒絕別人的推銷或請託,總是自動開啟「順從」的被動技能,但事後經常懊悔不已,不僅花了錢或花了時間,讓自己更不開心。

有些前來諮商的當事人也曾分享,當自己終於提起勇氣,不再當爛好人時,還會被身旁的親友反問:「以前都會幫忙,現在為什麼不願意幫忙了?」就連身旁的人也都習慣你開啟被動技能,來增幅他們的利益了。

然而,當我們能辨識自己的「被動技能」,並理解「被動技能」相對應的代價,才能有機會「化被動為主動」,關閉自動化的「被動技能」。

猜你想看:拒絕別人的時候,你會感到愧疚嗎?別人對你的尊重,從來不是因為你的順從


圖片|《壞媽媽》劇照

三、發展新的「主動技能」:

如果,你很不喜歡自己的「被動技能」所付出的代價,那你就得重新發展其他的主動技能,來彌補「被動技能」的缺陷,不過通常會建議從「最簡單的」開始練習。

例如,習慣順從的你,雖然需要發展或尋找更多自主決定的機會,但你得有意識地從最小的事開始,如練習婉拒別人的聚餐邀請、每天給自己半小時做喜歡的事情,來幫助自己累積做決定的經驗,以及提升自主決定的能力。

雖然,童年的成長經驗深深影響著成年後的生活,但如今我們已長大成人,我們擁有更多的能力與智慧來發展與建立新的適應策略,幫助自己擺脫過去的傷害與控制,往自己期待的人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