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守貞教育去反思性教育的可能性,面對情慾不該只是「學會說不」,而忘了教育背後的情感連結與安全親密關係。


圖片來源:數學想想

作者|李庭芝

曾經看過一齣學生製作的舞台劇,劇情改編自導演在高中時期的親身經歷──她曾經立下婚前守貞的誓言,但當時的男友卻不斷用各種理由想說服她,最後她同意與男友發生性關係,回憶起那段經歷卻悔恨不已。

觀賞戲劇的過程中,除了心疼,更多的是心驚。劇中男友所提出的理由是那麼似曾相似,讓人覺得可怕:「妳不給我就是不愛我!」、「都什麼年代了,為什麼還那麼保守?」、「性是美好愉悅的,也是維繫感情的重要關鍵!」我想到以前曾經羞於承認自己對肢體接觸的恐懼,唯恐被嘲笑是老處女、老古板;明明不喜歡露骨的黃色笑話,卻也得假裝自己喜歡這樣的幽默,否則我就會被放逐到史前動物區,成為他人排斥的對象。

推薦閱讀:如何思考性這件事:愛與性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同時又覺得自己似乎正在不斷退守底線。我必須小心翼翼地觀察與防禦,唯恐有不幸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我不能拒絕,因為「都什麼年代了,為什麼還那麼保守?」

因此乍看到彩虹媽媽們的主張,儘管對教材內容並不認同,心裡卻可以明白她們的恐懼。我並不知道男性的成長經歷如何,只是做為一個女性,這個世界上似乎有太多的陷阱、太多的惡意。保守的教條固然是箝制,進步的思想有可能轉瞬就化為逼迫妳同意的武器,比如前陣子輔大心理系的爭議事件中,代表進步思想的教授在第一時間引入如「情慾流動」、「從自身經驗學習」等前衛的理論,卻讓受害者的傷痛在理論中被扭曲、忽視。

然而,如果我們就因此將時光倒退,重新提倡健康、乾淨的守貞教育,就真的能解決問題嗎?仔細審視教材過後就會發現,書中內容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只怕剛好會造成完全相反的效果。

推薦閱讀:脫褲、變裝,和性別學校教育

只要知道說「不」就好?

翻開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的《青春無悔》課程教材,洋洋灑灑羅列了七個單元,想表達的事情只有一件:婚前性行為是不好的、罪惡的,你的人生會因為婚前性行為陷入萬劫不復,永無翻身之日。例如第二單元的問卷要求學生先填寫自己未來十幾年內的人生規劃,再填寫「如果有婚前性行為,我的目標和夢想會變成怎樣?」,兩個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事情,在這裡卻硬是扯在一起,再搭配接下來性病、墮胎好恐怖等課程內容,此處想誘導學生填寫什麼樣的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

性病、未婚懷孕、墮胎或生子的掙扎──去否認婚前性行為有這些黑暗面,一味地說性是美好愉悅的,應該要勇於探索情慾等等,無疑是不切實際,某方面來說也是逼迫家長甚至孩子去否定自己的恐懼。許多家長想必都有聽聞過類似的事情:因為墮胎而死亡或永久心理創傷、或是決定生子卻被迫中斷學業,困在貧窮之中無法翻身。

推薦閱讀:大人與孩子都該修的一堂課:正因為有性焦慮,更需要性教育

去理解這些風險是一回事,但是在《青春啟航》與《青春無悔》等教材當中並沒有意願帶領學生認識問題,而是處處充斥毫無邏輯的恐嚇。這樣的恐嚇真的能帶來他們所宣稱想要達到的效果嗎?舉例而言,在《青春無悔》第四單元〈婚前性行為帶來的結果〉當中一頁,列出幾點所謂「有關保險套的事實」,像是:無法完全屏除感染性病的風險、無法完全避孕等等,除此之外就沒有再進一步介紹諸如性病的種類、傳染機制、保險套為何有效/無效。

也許教材設計者認為誇大沒有前因後果的統計數字,可以恐嚇學生得出拒絕婚前性行為的結論,然而諷刺的是,在守貞教育盛行的美國,曾經有研究追蹤調查立下「真愛誓約」的學生;他們在簽下誓約 5 年後,因為較不願意使用保險套、避孕藥,或是缺乏相關知識,感染性病或非預期懷孕的機率反而偏高,也較不願意接受篩檢與積極治療,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註)。

而在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所發行的《青春啟航》教材當中,也有類似的恐嚇。在第九站〈皮格能西村〉中,用標題為「三思而後行」的粗糙表格要學生填寫未婚懷孕會有什麼「後果」,完全不討論如何避孕、如何檢驗自己是否懷孕、如果懷孕該怎麼處理等等,彷彿懷孕是不可言說的隱疾,一旦染上除了等死別無出路。

推薦閱讀:性別觀察:老師幹嘛露奶?小孩與大人的性別再教育之路

「所以要拒絕婚前性行為,否則未婚懷孕了妳的人生就毀了喔!」如果這些觀念的影響只侷限於青少年時期,那也就罷了,可是沒有一種教育烙下的印記是暫時的。這些恐嚇大部分建立在對女性的母職想像──沒有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因此殺死自己的孩子必然會受到永久的身心創傷,如果沒有,那妳就是不愛孩子的壞女人,應該要立刻被譴責、被攻擊。這樣的罪惡感不會因為成年、結婚就消失,反而讓女性需要不斷焦慮自己是不是「全人智慧」的母親,即便是在婚後因為經濟或健康因素而選擇墮胎,也常需要承擔過多的罪惡感與道德譴責。作為一個正式的教育課程,卻教導這樣嚴重戕害青少年身心的內容,是不合理的。

而因為墮胎或出養都被染上道德色彩,不論青少女或成年婦女要做出此類決定時,都不容易取得公開透明的資料做參考。荒謬的是,合法又安全的口服避孕藥已經上市多年,但對於婚前性行為的恐嚇、學校遮遮掩掩的態度,使得青少女不易獲取相關資訊,也不知道該如何購買。

推薦閱讀:教孩子前先教自己!從課綱談起,給自己上一堂《性別平等教育》

所以這樣的守貞教育,從生理層面來看,並無法真正達到其所宣稱的效果:性病防治的關鍵除了禁慾,更需要安全性行為的知識;預防非預期懷孕,除了禁慾,更重要的是對各種避孕方式的知識。

我們不可能強迫身體完全沒有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正常慾望,守貞教育卻試圖用教條為這樣的正常生理現象增添罪惡色彩。為此我們創造出兩種畸形的心態──一無所知,什麼都不敢嘗試,甚至為了自己身體的每一個變化與慾望感到罪惡的人;或者同樣一無所知,從真真假假的資訊中嚐試自我教育,卻未必能正確減低風險的人。


圖片來源:Flickr 圖片作者:Enrico

情感教育不教情感

此類教材另一個更重大的問題,是將所有內容泛道德化。如果將整份教材讀完就可以發現,倡導拒絕婚前性行為的理由並非真的如其所宣稱的,是為了預防性病傳染或避免非預期懷孕,而是為了「將第一次留給真愛」、「建立神聖的婚姻與家庭」這種毫無邏輯的道德價值。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於今年十月二十九日的聲明稿中提到:「課程.......符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所訂能力指標,涵蓋『性教育』、『情感教育』、『同志教育』等面向的教材。」如果以這個標準來檢視,協會所出版的《青春啟航》可以說是完全不合格,當中錯漏、謬誤甚多,也沒有真的涵蓋到聲明稿中所提的三個面向。

以「情感教育」為例,儘管教育部並未明文規定情感教育,但就字面上的意義,我們或許可以大方預期,在接受過包含有情感教育的課程後,學生至少會具備一些能力,比方說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以不傷害他人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學會如何表達與溝通等等。

而《青春啟航》的教材內容有什麼呢?勉勉強強搆得上邊的章節,大致上是第六站〈美的冒泡王國〉與第十一站〈美麗極海灣〉。在〈美的冒泡王國〉裡,宣稱要教導孩子分辨「不同的人際關係」、「迷戀與真愛的差異」,乍看之下很有道理,但是細看課本內容卻可以發現其中偷渡許多具有傷害性的內容。

推薦閱讀:你該重修的《性別平等教育》:不要再有下一個彭婉如與葉永鋕

例如題為「友伴關係知多少」的連連看學習單,聲稱是列出各個成長階段中不同的人際關係特徵,卻刻意在文字中凸顯「同性」與「異性」等字眼,好比嬰幼期的孩子喜歡與同性別友伴玩在一起,青少年後期的孩子渴望與異性約會。這樣謬誤不通的理論從何而來?經得起學術上的檢視嗎?如果一個青少年喜歡與女同學談論偶像劇,又或者青少女想要加入男同學的電玩話題,當教材將所謂的人際關係特徵化為學習單上毫無根據的標準答案時,孩子接收到的會是什麼樣的訊息?是否要不斷懷疑自己是否正常,因為自己是那麼不符合標準答案?

這份學習單甚至排除孩子的渴望約會對象會是同性朋友的可能,不需要親口說出同性之愛有多不正常,就足以看出教材暗藏的立場:只有一男一女的戀慕才是正常,其餘都只是還沒長大的標記而已。

同一章節後半則要求孩子學會辨別迷戀與真愛,羅列了四個情境圖請同學分辨,最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就是一對男女穿著婚紗西裝走在紅毯上才是真愛。確實,其他圖像所呈現的如單戀、追星、一見鍾情等情境,並不構成一段交往關係,然而這並非是不是真愛的緣故,而是這三種情境都是單向互動。而為什麼結婚就是真愛呢?根據何在?倘若班上有學生來自單親家庭,或經歷過家庭失和,這樣的課程內容對他們的傷害會有多殘忍?

接下來是「如何分辨迷戀與真愛」的對照表格,內容又更讓人啞口無言。是的,表格當中有些語句或許是對的,例如關係不應該只是受到對方外表的吸引、不應該太快墜入愛河、不應該在關係裡自我中心又充滿分離焦慮。然而誰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這些經驗?許多成人處理感情問題都未必有如此成熟冷靜,又更何況是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心知孩子有可能會發生這些問題,應對方式卻是告訴他們: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因為那不好、因為那不是真愛。我們有盡到教育者的責任,幫助孩子準備好,告訴他們隨著青春期的出現,會有哪些對愛情的憧憬與煩惱以及該如何面對嗎?

在該讓孩子學會辨別一段關係如何開始、如何結束、中間過程該如何相處經營的時候,守貞教育卻教導孩子什麼都不要學,只需要耐心等候真愛,必然會有豐碩美好的未來。在第十一站〈美麗極海灣〉中,特別強調這個模稜兩可的真愛有多重要,並要求學生填寫「憧憬的浪漫婚姻」問卷,去想像心目中的「對的人」以及婚禮的樣貌。

推薦閱讀:【周芷萱專文】為什麼女人的性珍貴,男人的性浮濫?

教導學生跟幻想伴侶談戀愛是哪門子情感教育啊!

這些課程的影響同樣也不會侷限在學生時代。婚後就算被惡言相向,卻因為被「結婚以後持守永遠的約定不斷經營真愛直到一方離世!」困住而不願離婚的慘痛故事,已經是老掉牙中的老掉牙;有時也會聽說明明知道伴侶不斷與異性單獨出遊,也一再被身邊友人告知伴侶不誠實,自己卻不願意承認,因為「當他(或我)與其他異性單獨相處時,我(或對方)會覺得不妥,但雙方可以在信任的基礎下溝通。」;又或者相信真愛就是「無私、無條件、對等的關懷對方心裡常想的是如何去滿足對方的需求。」不斷要求自己必須無止盡犧牲,直到連伴侶都有壓力,或是抓住這個教條逼迫伴侶付出,成為一段充滿壓迫的關係。而上述的教條,可都是教材裡寫的啊。

青少年在情感關係中會面臨到的種種情境、煩惱,在此類教材中付之闕如,真正應該教給孩子的能力──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等等,全部推給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甚至可能不存在的真愛,彷彿結了婚就什麼都會了,這是教育者的懶惰與不負責任。

是教育還是道德規訓

有時進步的觀點未必是實用的,也許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夠完整理解;但絕非採取完全拒絕的態度,就能回到所謂「純潔、乾淨、健康」的童年。大人對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恐懼與擔憂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這些聲稱要教導孩子避免身心危害的教材,內容卻只有滿滿的恐嚇,意圖在孩子身上烙下扭曲的思想,腐蝕他們的未來。我們在教材中學會,只要失去了「珍貴的第一次」就不再純潔,哪怕在是非自願的情況下;學會只有一夫一妻的家庭才是正常,而且必須持守真愛不得離婚,哪怕是被家暴或個性根本不適合;學會性慾既不正常又骯髒,就如同擁有性慾的你一樣。

推薦閱讀:教育、墮胎、FreeTheNipple:德國女權百年革命

教材聲稱要教導孩子掌握自己的「身體自主權」,課程內容卻完全相反,要求孩子將身體自主權交給不知道在哪裡的真愛──因為「珍貴的第一次」是要留給真愛的禮物,所以要好好愛惜,要持守貞潔。於是我們創造了某種軟弱無力的怪物,沒有自己的意願、沒有自己的決定、甚至不能擁有知識,為了未來終日惶惶不安,又無時無刻充滿罪惡感。

我們想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我們不斷地剝奪孩子理解的機會,不斷反覆:外面的世界很危險,絕對不要出去!那麼當危險來臨時,我們就是將他置於險境,無所適從。而這恐怕正好與許多家長所希望的結果背道而馳:我們希望能培養出面對問題無所畏懼的勇氣,卻意外將他變成了面對問題一無所知、任人宰制的羊群。        

註:
資料來源為《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七十四期〈讓研究證據說話│為什麼貞潔教育無效又有害〉:「......雖然「真愛誓約」學生的性伴侶較少、初次性經驗較晚,但她/他們進行性行為時,因為較不會採取安全措施,且較常從事口、肛交,所以跟未受貞潔教育的學生比起來,感染性病或非預期懷孕的機率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