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安生沒了愛人失了房,法律不聞不問,他獨活好辛苦,選擇一躍而下,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去看見,同志生活景況的所有艱難?

禮拜日晚間,68 歲的法籍教授畢安生從 10 樓住處緩緩墜下,墜下的時間好似他伴侶曾敬超死去後,他獨活的一年那樣漫長,畢安生很寂寞,再握不住愛人的手。


照片來源:李晏榕 FB

畢安生跟曾敬超的生活曾經休戚與共,民國 80 年他們相識,35 年的歲月,像點連成線長出日常,他們在法國巴黎與台北木柵兩地合購置產,想好一起變老的以後。

以後來得很快,措手不及,曾敬超罹癌,他躺在床榻上那一刻,畢安生突然覺得他們好遠。作為同性伴侶,他們無可奈何的是法律前的陌生人,畢安生無權表達曾的生前意願,合購的房產在《民法》規定下,依法過戶給曾的哥哥,而不是如曾生前遺願,留給親密愛人畢安生。

畢安生沒了愛人,失了房,突然什麼都沒有了,他也不知該向誰抗議,該向那遲遲未過的法律嗎?他很無力,一年以後,他選擇往下墜,知道自己會替同志事件簿上長出新的年份。

同場加映:寫在奧蘭多同志夜店槍擊後:還給同志一個安心活著的空間

畢安生的學生李晏榕律師寫下,「畢安生心裡面明白,曾敬超希望一切盡早結束,越快越好。然而,醫師的對口是曾的家人,作決定的是曾的家人,因為他們沒有結婚,在法律上,就是兩個不相關的陌生人。過了3天,曾走了。那一天,畢在家裡,不願意進食,只不斷地喝著伏特加,昏睡,醒來,哭泣。」

你看了想哭,可是畢安生的故事,不過是成千上萬故事裡,極其幸運被看見的一個。

平權不只是伴侶註記:前一個與下一個畢安生

早在 2001 年,同運老先覺祁家威就為同志婚姻平權聲請大法官釋憲,被以「不予處理」的程序方式駁回。15 年過去,我們沒等到法案通過,倒是等到從「農安街案」到「同志酒吧被勒令停業」的諸多血跡斑斑。

推薦閱讀:最深刻的愛情宣言:美國大法官為什麼決定讓同志婚姻合法化?

2015 年婚姻平權法案喊得勢如破竹,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特意在同志大遊行(10/31)當日上傳影片,表態支持婚姻平權,她說「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我是蔡英文,我支持婚姻平權。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去愛、追求幸福。」有其時代意義。

蔡英文上任後,卻像另一個世界。新上任地法務部長邱太三四兩撥千斤,改說政府支持的是成立「同性伴侶法」,修改民法太複雜,所以會替同志伴侶「另立法律」,涇渭分明。

截至目前,同志伴侶等不到婚姻平權的「家庭」保障,只等到一張略顯單薄的同志陽光註記。陽光註記是去年五月,由高雄開始發起的戶役系統註記行動,立意確實良善,註記後,你會得到一張「當事人確曾申請註記彼此為伴侶」的函文說明公文。

推薦給你:同志愛情的真實畫面:愛,有血有汗

而實務面,根據註記規範,若雙方完成註記,可在醫療上被視為「醫療關係人」,在醫療法上擁有部分權利,優先次序排在配偶、親屬之後,於是即便註記了,最理解你的伴侶,仍然被遠遠排除在替你表態的行列之外。

我想了很久,想不明白,為什麼同志爭取權益如此困難?

大法官主張修憲!同志權益不只有婚姻平權

畢安生的故事,隔了三天,闖進國會。

19 日上午,大法官被提名人黃瑞明進行資格審查,民進黨立委蕭美琴提及畢安生一事,認為現行法律歧視,違反憲法賦予人民平等、自由的保障。蕭美琴指出:「婚姻制度給雙方的不只是法律的配偶關係,還有醫療同意權、賦稅優惠、財產繼承、子女收養問題,讓同性戀者無法受到公平對待。」

黃瑞明同意,認為不該在民法外另開「同志伴侶法」,並支持透過修法或釋憲管道,落實婚姻平權。他說「支持婚姻制度就不該對同志有任何歧視,民法婚姻若只限於異性,違反平等權的保障。」

另一位被提名人詹森林也在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詢問「邱太三主張的另立專法」是否違憲下,表態支持同性婚姻,並指出直接修改民法對同性戀者價值維護比較表彰,他比較傾向這樣修法。

看著畢安生的故事,人們感慨地說,你看 35 年,異性戀的婚姻都不見得有如此耐性,同志結婚議題再次浮上檯面。

可是我們不能也不該遺忘,作為一位同志,他們的生命裡遠遠不只有結婚。結婚甚至不該被神化為「已是平權」的象徵,結婚是保障生活細節的一個環節,讓他們無所窒礙地相愛,但生活始終更寬闊,藏有更多艱難。

十月份,黃玉芬議員才提出「同性戀霸凌異性戀」說法,要求中小學課綱撤下多元性別意識教材,在葉永鋕死去後,還有多少同志在校園裡遭受霸凌?我們的教育文本與教育環境真的夠友善嗎?

推薦閱讀:同性戀霸凌異性戀?致黃玉芬議員:你證明了我們活在充滿惡意的世界

再看職場環境,台灣同志友善企業聯盟的數據指出,15%~43%的同志員工曾在職場經歷過歧視與騷擾,8%~17%的同志員工因自己的性取向而未被聘請或遭解僱。我們只有為數極少的同志友善企業連署反歧視公約,多少同志在職場上忍受著歧視語言,看他們的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永遠先於工作能力?


2016 台北市同志公民行動

我們也要問,現行尚未健全的長照政策中,是否記得把同志納入權益保障的一環?同志喪偶與同志自殺事件,我們的社會該如何因應?同志何時有領養權,能落地生根地孵育出一個家庭?

推薦給你:反同志夫婦到彩虹圍城現場的感動:我們想理解兒子的「愛」

同志大遊行走到第 14 屆,今年的主題是「假友善」,給這個時代的我們很深刻的提醒。愛不是萬能,有時候只有愛並不夠,我們不能再用一句「我愛同志」的口號,繼續漠視他們生活的真實需求。

婚姻平權只是一個引子,帶我們看見他們生活的更多細節,不足之處還有太多太多,但若我們願意把同志的生活繫在心上,一步步交還給他們應得的權益,從學校到職場,從年少到老齡,從婚姻權到領養權,直到那時,我們才能問心無愧地說,台灣正堅定地走在性別平權的路上。

推薦閱讀:同婚法案通過,LGBT 真的自由嗎?美國小男孩的眼淚告白